杨占秋
作品数: 285被引量:1198H指数:19
  • 所属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病毒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肖红
作品数:89被引量:561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抗病毒作用 抗柯萨奇病毒 盐酸阿比朵尔 抗病毒 鼻病毒
侯炜
作品数:132被引量:366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肾综合征出血热 抗病毒作用 大黄素 基因多态性 汉坦病毒
申元英
作品数:173被引量:563H指数:12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大学生 基因型 艾滋病 木脂素
刘媛媛
作品数:38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病毒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抗病毒作用 大黄素 盐酸阿比朵尔 抗病毒 药物
罗凡
作品数:61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抗病毒作用 抗病毒药物 汉坦病毒 大黄素 肾综合征出血热
大黄提取物和大黄素体外抗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大黄提取物、大黄素体外对轮状病毒的作用,为临床上治疗轮状病毒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人轮状病毒R709株感染恒河猴肾细胞(MA-104),通过光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并结合噻唑蓝(MTT)比色法,采用治疗指数(TI)作为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的评价指标。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从药物对病毒入侵细胞的阻断作用、直接灭活作用及增殖抑制作用3种方式分别检测大黄提取物、大黄素体外对轮状病毒的作用效果。结果在轮状病毒感染细胞不同阶段加入大黄提取物后,病毒诱导的CPE程度明显减轻,且有量-效关系。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大黄提取物对轮状病毒入侵细胞的阻断作用、直接灭活作用及对病毒增殖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01.08±1.57)mg/L、(111.27±4.94)mg/L、(46.88±3.50)mg/L;三种作用方式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3.13±0.13)、(3.45±0.06)、(7.45±0.56)。大黄素混合液对轮状病毒三种作用方式的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35.94±6.80)mg/L、(12.25±0.93)mg/L、(13.65±1.08)mg/L;TI分别为:(0.37±0.07)、(1.07±0.08)、(0.95±0.08)。结论大黄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较好抗轮状病毒作用,大黄素对轮状病毒的作用不明显。
贺凤兰刘强卫飞刘媛媛熊海蓉周显凤杨占秋
关键词:轮状病毒抗病毒作用
湖北省不同地区汉坦病毒的基因型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对分离自湖北省不同地区的 30株汉坦病毒 (HV)RNAM片段进行分析 ,以了解湖北省不同地区HV的基因特征及基因组功能。方法 参考HV的基因文库软件设计M片段G1 区型特异性引物 ,用适合于湖北省HV分型的逆转录 -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heminestedPCR) ,并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 ,对湖北省不同地区分离的 30株HV进行分型、酶切。结果 分离于湖北省不同地区的 30株HV的分型结果为汉滩型 2 1株、汉城型 9株。 2 1株汉滩型靶基因被HinfⅠ、HaeⅢ消化的图形与标准株 76/ 1 1 8株的图形一致 ,未见与H - 1 1 4株相似的图形 ,其中武汉和洪湖各有l株靶基因HaeⅢ消化只见 1个片段 ;应城、江夏、黄陂和麻城各有 1株靶基因HinfⅠ消化有 3个片段。另外 2 1株汉滩型靶基因除前述的应城毒株外均被HincⅡ消化。 9株汉城型靶基因不能被HaeⅢ消化 ;HinfⅠ消化只见 2个片段 ,而EcoRⅠ消化却见 2个片段 ,与R2 2 株消化的图形不一致。结论 湖北省HFRS流行为混合疫区 ;汉城型M片段基因稳定 ,汉滩型M片段基因不稳定 ,且在湖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地理聚族性。
侯炜杨占秋杨继江赵旻刘汉燕曲虹刘东瀛丁晓华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基因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HFRS
大黄素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_4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为研究大黄素的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4(CVB4)作用,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用MTT法从药物抑制病毒增殖、直接杀灭和抗吸附3种方式评价了大黄素抗CVB4效果,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了大黄素对CVB4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用空斑法测定了大黄素对病毒感染细胞不同时间空斑形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素不能直接杀灭病毒或阻断病毒吸附细胞,但能显著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其IC50=(14.10±0.74)μM,TI=(4.35±0.60),能显著降低细胞内CVB4基因mRNA表达(p〈0.05),其抑制作用发生在病毒进入细胞0-4 h.故大黄素主要通过抑制CVB4穿入细胞后复制环节发挥抗病毒作用,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刘钊马年钟研杨占秋
关键词:大黄素抗病毒作用
习惯性流产的病毒病因探讨
2006年
目的用多种技术方法研究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CBV)与习惯性流产的病毒病因。方法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对86例习惯性流产和40例人工流产妇女进行了CBV-IgM抗体、病毒RNA和病毒粒子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表明习惯性流产和人工流产两组妇女柯萨奇B组病毒IgM阳性率分别为87.2%和35.0%,血淋巴细胞CBVRNA阳性率则为53.5%和17.5%;而胎盘组织中病毒RNA阳性率各为59.3%和17.5%,胎盘组织中病毒分离阳性率在两组妇女各为41.9%和6.9%。其各项指标经!2检验,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柯萨奇B组病毒可能是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因素之一。
蒋文玲刘钊杨占秋徐顺先罗宪玲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柯萨奇B组病毒核糖核酸
大黄茶抗柯萨奇病毒B_3(CVB_3)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黄茶抗CVB3的作用。方法:通过活细胞计数评价了大黄茶对Hep一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通过观察病毒感染后的细胞病变效应计算病毒抑制率,并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冻融液中的病毒核酸(CVB3-RNA),评价了大黄茶在细胞培养中的抗CVB3作用。结果大黄茶对Hep-2细胞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在0.4mg/ml以上,对CVB3的半数抑制浓度在90μg/ml以内。结论:大黄茶安全性较高并能有效的抑制柯萨奇病毒B3在Hep-2细胞中的增殖。
王薇杨占秋钟琼赵玲敏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3细胞培养抗病毒作用
苦瓜提取液体外抗腺病毒的作用被引量:8
2004年
幸建华杨占秋邱国福肖红
关键词:抗病毒作用腺病毒
夏桑菊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评价夏桑菊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疗效。方法以病毒唑为对照,通过体外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滴度、抗病毒指数;在体内观察其对染毒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以及对小鼠心、脑、肺内病毒增殖的影响,从而判定夏桑菊抗RSV作用。结果夏桑菊能抑制RSV的增殖,其有效浓度为544.59μg/ml,并显示出病毒的感染性滴度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治疗RSV感染鼠结果发现夏桑菊对RSV感染鼠有保护作用,10g/(kg·d)时,RSV感染鼠的存活率为50%,平均存活天数为(10.9±2.3)d,随着药物剂量增加,疗效增强,该药物还能降低组织内病毒滴度,阻止体内病毒复制,抗RSV作用类似于同剂量的病毒唑。结论夏桑菊是一种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有效药物。
黄孝军侯炜赵颖岚罗凡杨占秋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抗病毒活性夏桑菊
红霉素微球对支原体感染Wistar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明确红霉素微球对支原体感染Wista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乳糖酸红霉素为阳性对照药物,选择红霉素微球低、中、高3个剂量组(0.1、0.5、1.2g·kg-1·d-1)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进行治疗,连续给药6d,通过观察大鼠症状,测定肺指数以及观察肺部病变程度来评价红霉素微球对大鼠支原体肺炎的保护作用。结果大鼠感染后第5天开始出现明显症状,支原体感染组,未经治疗的大鼠症状持续存在,而给药组能逐渐恢复正常,所有实验鼠均未出现死亡;支原体感染对照组肺指数为1.75,较正常组的肺指数(0.98)明显增加(P<0.01);红霉素微球低、中、高3个剂量组大鼠的肺指数分别降至1.45、1.38、1.25;红霉素微球减轻了大鼠肺组织病变程度,并有量效关系。结论红霉素微球具有较好的体内抗支原体的活性。
李桃温劲蒋文玲龚铭杨占秋肖红
关键词:支原体WISTAR大鼠
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假病毒的构建
近年来,新型别、新亚型的汉坦病毒不断被发现,对造成人类疾病有着潜在的威胁,而汉坦病毒的M 片段编码的包膜糖蛋白(G 蛋白)承受来自宿主的免疫压力最大,变异最为显著。构建含G 蛋白的假病毒来研究其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钟研李金林杨占秋
关键词: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
空心莲子草有效部分的分离及抗病毒作用被引量:23
1989年
采用铅盐沉淀法和两相溶剂萃取法提取空心莲子草的若干部分,进行抗病毒研究,结果表明石油醚,乙醚和醋酸乙酯提取物有抗EHFV作用。抗病毒有效成分为香豆精类化合物。
杨占秋张美英刘建军胡珍姣朱宝莲刘焱文汪国珍万明吴晓玲
关键词:空心莲子草抗病毒免疫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