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微
所属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黄勇华 作品数:121 被引量:754 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 脑微出血 脑白质疏松 脑白质疏松症 魏微 作品数:74 被引量:289 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出血 慢性低灌注 脑白质疏松症 血脑屏障 丁苯酞 尹维民 作品数:61 被引量:172 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 脑血管病 脑出血 高血压 王国强 作品数:57 被引量:391 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出血 2型糖尿病合并 血糖波动 急性脑梗死患者 脑梗死 朱光明 作品数:47 被引量:148 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侧支循环 通透性 细胞表型转化 小动脉 细丝蛋白
CADASIL在中国 2004年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于1994年诞生于法国巴黎。这个名字意味着自1955年Van Bogaert报告了俩姐妹中年发病、反复发作的卒中事件和痴呆的特殊类型脑卒中以来。 张微微关键词:CADASIL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CADASIL 脑血管 放射性脊髓病并发带状疱疹1例 2009年 林毅勇 卢擎 尹维民 张微微关键词:脊髓病 放射性 带状疱疹 腺病毒介导BDNF基因转移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2001年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基因转移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将重组腺病毒载体 4 μl注入承受单侧大脑皮质重锤打击的大鼠海马 ,对照组注射病毒缓冲液。伤后 3h及 1,3,7,14d利用免疫组化单标 /双标染色 ,原位杂交 /组化染色及DNA末端原位标记等方法 ,检测伤侧大脑皮质和海马各区iN OS、BDNF及凋亡相关信号表达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 ,各损伤组大脑皮质及海马各区iNOS阳性细胞于伤后 3h开始显著增多 ,7d达高峰。多数iNOS阳性细胞同时呈现凋亡相关蛋白阳性反应或TUNEL阳性反应 ,但很少同时表达BDNFmRNA。注射病毒载体组伤后 3,7d ,海马CA1区和DH区表达iNOS、凋亡相关蛋白的细胞及凋亡细胞显著减少 (P均 <0 .0 1) ,而表达BDNFmRNA的神经元显著增多。提示 ,TBI诱导海马细胞表达iNOS及诱导海马细胞凋亡 ;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通过抑制iNOS表达、增加BDNF表达及减少细胞凋亡的机制保护海马神经元。 王国强 廖维宏 沈岳 李芳 张微微关键词: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BDNF INOS 脑淀粉样血管病和脑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的病理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对脑淀粉样血管病 (CAA)和脑小动脉玻璃样变的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 ,以期了解不同的病理机制。方法 利用ABC法对 10例CAA、8例脑血管玻璃样病变和 8例非脑病患者尸检脑标本的脑小动脉壁血管间质以及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对照组脑小动脉 β A4 为阴性 ,Ⅰ、Ⅲ、Ⅴ型胶原呈阳性反应 ,Ⅳ型为弱阳性。病例组CAA患者中层细胞外间质 β A4 为阳性 ,Ⅳ型胶原和层蛋白纤维型胶原明显阳性 ,外层改变轻微。结论 CAA细胞外间质淀粉样物质异常沉积 ,层蛋白和Ⅳ型胶原堆积及纤维型胶原缺失 ;脑小动脉玻璃样变则是各型胶原层蛋白异常堆积于小动脉中层 。 张微微 黄勇华 魏东宁 周小英关键词:脑淀粉样血管病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细胞外基质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老年性疾病 2004年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proteoglycans,HSPG)又称硫酸肝素蛋白多糖,为蛋白聚糖(proteoglycan,PG)的一种,是构成动脉壁内皮表面糖萼、内皮基底膜及动脉内膜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细胞外基质中蛋白聚糖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特别是上皮细胞表面。 张微微 周小英关键词: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 HSPG 老年性疾病 生物学 蛋白酶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与眩晕 被引量:3 2004年 脑血管疾病是指一切由缺血或出血引起的、短暂或持久的局部脑损害,同时或单独有一支或多支脑血管的基础病变的疾病。本病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据神经功能症状缺失的时间,脑血管疾病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卒中,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根据病理性质又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 张微微 张茁关键词:脑血管病 眩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白质疏松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诊断为老年急性脑梗死279例行MRI检查,并根据脑白质高信号(WMH)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在患者入院时、第7天、第14天及出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比较不同级别脑白质损害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分析患者出院时生活不能自理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WMH 0级27例(9.68%),1级90例(32.26%),2级104例(37.28%),3级58例(20.79%)。严重脑白质疏松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出院时不能自理的比例更高。入院时NIHSS分值和WMH分级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时生活不能自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白质疏松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转归有密切联系。 黄勇华 王伟 郭超 张微微关键词:脑白质疏松 老年 急性脑梗死 转归 神经保护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治疗 2004年 急性脑卒中发生后10分钟之内,中心区神经细胞受到直接的致命性损伤,3~6小时内周边半暗带留有休眠状态的神经元。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目的是挽救缺血半暗带区部分残留的可逆性损伤的神经元。至于溶栓治疗后哪些神经细胞可以被挽救,目前无法判断。但是可以肯定。 黄勇华 张微微关键词:神经保护 急性脑卒中 神经细胞 自由基清除剂 偏头痛的进展 被引量:3 2004年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35~45岁是发病高峰,反复发作的头痛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就偏头痛临床、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概述如下。 张微微 魏微关键词:偏头痛 神经系统 发病机制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2004年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的多肽,它是体内较强的促有丝分裂剂和化学诱导剂,与机体组织的生长、发育、创伤愈合、动脉硬化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发现,在某些心脑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杜娟 张微微关键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受体 缺血性脑血管病 PDGF 胚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