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琼
所属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 所在地区: 四川省 乐山市 研究方向: 环境科学与工程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江滔 作品数:101 被引量:439 H指数:13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堆肥 产甲烷 菌剂 温室气体 堆肥过程 马旭光 作品数:83 被引量:211 H指数:10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黑曲霉 航天诱变 产甲烷 纤维素酶 玉米秸秆 杨孝容 作品数:97 被引量:300 H指数:9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催化光度法 高碘酸钾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教学改革 成英 作品数:65 被引量:211 H指数:8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苯酚 提取物 光催化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易志刚 作品数:27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光催化 污水处理装置 反应器 光催化反应 菌剂
处理油田废水的多功能阳离子絮凝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1 2004年 为了处理成分复杂,污染大的油田废水,根据油田废水的特性,以有机胺、二硫化碳、金属盐等为原料,制备了多功能絮凝剂。采用这种新型的多功能絮凝剂对油田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对其絮凝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其用量为25mg/L时,气井废水的油、悬浮物、CODCr、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9.2%、91.3%、71.3%、93.1%。与其它絮凝剂相比,多功能絮凝剂具有性能稳定,适用的温度和pH值范围宽,除油效果好等优点。且兼具阻垢、缓蚀、杀菌等多种功能。 唐琼 张新申关键词:絮凝剂 油田废水 阳离子 专一脱硫菌催化氧化原油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燃烧石油所产生的SO2可导致环境污染,为了有效地脱去原油中的硫,采用实验室驯化、富集得到的微生物作为专一脱硫菌株,对原油中含硫化合物二苯并噻吩(DBT)进行了脱硫研究。着重探讨了微生物驯化、富集培养体系,培养温度,摇床转数和微生物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生物催化脱硫效率的影响,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方法对氧化脱硫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甘油作为碳源、DBT作为唯一硫源的培养体系来驯化、富集得到的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将DBT上的硫脱下来。DBT的脱硫率随培养温度、摇床转速、生物接种量的变化而不同;随着培养温度、摇床转速的增加,脱硫效率先增加后降低;生物接种量越大,脱硫效率越高,直至平缓。生物催化脱硫反应条件优化为:温度25℃,摇床转速180 rpm,生物接种量3 m L,使DBT的脱硫率达到了95. 01%。微生物催化脱硫反应是通过4S途径将DBT转化成油溶性的2-羟基联苯(2-HBP)并释放出硫来,同时DBT原有的碳骨架得以保存完好,使得原油的热值不受影响。 唐琼 徐岚清 冯昊 黎贤彬 孙佳欣 谢纤羽关键词:原油 二苯并噻吩 生物脱硫 秦艽药材及其生长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该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光度法,测定云南20个种植地的秦艽及其生长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药材中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并对药材中无机元素含量与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秦艽药材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K>Ca>Mg>Fe>Mn>Zn>Cu有规律的分布态势;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秦艽的特征元素为K、Cu、Ca和Zn;药材中钾含量与土壤中锌,钙与土壤中锰和铜,锰与土壤中钙和镁,铜与土壤中钾和锌元素含量间均分别显著负相关;而药材中镁含量与土壤中钙和镁,铁、铜与土壤中铁元素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对秦艽各无机元素含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秦艽生长土壤有效钙,有效铁和有效锌其次,最后为有效锰。该研究结果为秦艽道地性成因及适宜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为秦艽资源合理利用和GAP研究以及从无机元素的角度品评药材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宋九华 陈兴福 唐琼 刘素君 成英 杨孝容关键词:秦艽 无机元素 土壤 牛粪添加量对油菜秆半固态发酵产甲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提高油菜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效率,该研究以油菜秸秆和牛粪为原料,采用批次发酵工艺,在半固态(含固率为15%)条件下,通过在油菜秸秆中添加不同量(0、20%、40%、60%、80%和100%)的牛粪(按挥发性固体的质量比计),系统研究不同添加量牛粪对油菜秸秆产甲烷效率的影响,并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分析各处理产甲烷过程的动力学特性,旨在为油菜秸秆高效产甲烷提供可靠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增加牛粪添加量有助于平衡发酵体系的C/N和提高缓冲性能,物料产甲烷效率随牛粪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一牛粪的发酵物料产甲烷效率较低;当牛粪添加量为80%时,发酵物料的C/N为33.60,特殊产甲烷效率(239.87m L/g)和容积产甲烷效率(1.01L/(L·d))最高,分别是其他各处理的1.2~2.0倍和1.3~3.6倍;修正的Gompertz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各处理产甲烷动力学过程,在牛粪添加量为80%处理中,模拟预测的最大产甲烷速率Rm、延滞期λ和最短工艺发酵时间T80分别为31.19 m L/(d·g)、1.21d和8.59d,与实验值极其接近。该研究对实际产甲烷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马旭光 江滔 唐琼 杨娟关键词:厌氧发酵 动力学参数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06年 本文以乙二胺、二硫化碳、金属盐等为原料,制备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重金属的配位性,并对其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重金属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且其配位化合物对微生物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唐琼 刘志昌关键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抑菌性 一种秸秆腐解菌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腐解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秸秆腐解菌剂,它的活性成分是由黑曲霉、拟康氏木霉、鲜绿青霉、解木聚糖梭菌、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秸秆腐熟菌剂对农作物秸秆有快速分解效果,施用本发明... 马旭光 江滔 唐琼 易志刚文献传递 高含固率木质纤维素厌氧发酵物总DNA的4种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1 2020年 不同的样本特性和提取方法对获得微生物总DNA的质量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高含固率木质纤维素厌氧发酵物腐殖酸、酚类物质含量高、质地均一性差、微生物浓度低的特点,研究了4种方法提取不同高含固率粪秸厌氧发酵物中微生物总DNA的效果。结果表明,常规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结合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 and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SDS-CTAB)和商业的粪便试剂盒法提取的DNA质量均较差,SDS法和试剂盒法未能获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的条带,SDS-CTAB法得到的条带较模糊;改进SDS-CTAB法获得的DNA杂质少、纯度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A260/A280和A260/A230值分别为1.74~1.86和1.65~1.86,每克样品的DNA浓度在50 ng·μL^-1以上,电泳条带单一齐整、清晰明亮,PCR扩增的目的条带清晰度高,适宜后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分析。林格氏液洗脱、聚乙烯吡咯烷酮-40(Polyvinyl Pyrrolidone-40,PVP-40)洗涤液除杂以及裂解液和多种酶联合破壁是改进SDS-CTAB法获得该类专一性样本高质量微生物总DNA的关键步骤。 马旭光 刘素君 江滔 常佳丽 唐琼关键词:PCR扩增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34 2002年 本文从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及环境监测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分析了生物处理工艺的特点及优越性 。 唐琼 李正山 尹华强关键词:生物技术 大气污染 环境保护 废气净化 废物处理 环境监测 解偶联代谢对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作用 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有效减少活性污泥法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采用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工艺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减量化研究。研究比较了5种化学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减量化短期效应以及对基质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影响其作用的因素和解偶联剂在水和污泥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解偶联剂,减量化效果差异明显,硝基类化合物比含氯类化合物的污泥减量化效果好。所有解偶联剂在对微生物进行解偶联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降解去除效果。污泥产率随着解偶联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所选择的温度范围内(20℃~30℃),温度对解偶联作用的影响甚小;酸性条件能提高解偶联剂对污泥的减量效果。 唐琼 林海波 林松关键词:活性污泥 剩余污泥减量 解偶联剂 腐熟堆肥筛上粗颗粒对堆肥化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5年 以猪粪和玉米秸秆按湿重7∶1混合为原料,研究腐熟堆肥粗颗粒在堆肥化过程中减排温室气体作用。试验在1.2 m3发酵仓中进行,采用自然通风,每周翻堆一次,设混匀、覆盖、覆混、对照4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混匀处理能提高堆体的通气性能,提高堆肥产品的腐熟度,同时降低CH4排放41.8%,但不能显著降低NH3排放。覆盖处理能降低NH3排放49.1%;腐熟堆肥覆盖层具有CH4氧化能力,降低CH4排放67.4%。覆混处理既能在堆肥翻堆前降低氨气排放(22.7%),又能在堆肥翻堆后减低甲烷排放(46.6%)。同对照相比,混匀和覆混处理分别减少N2O排放35.7%和74.1%。腐熟堆肥粗颗粒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氧化菌,混入堆肥后可促使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减少通过反硝化途径产生N2O,但是在堆肥初期将促进硝化途径产生N2O。堆肥结束后,覆盖、混匀、覆混处理的总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下降35.2%、50.4%和58.1%。覆混处理因其操作便捷性、良好的减排效果,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江滔 李国学 唐琼 马旭光 王钢关键词:温室气体 氨气 粗颗粒 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