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沐
作品数: 24被引量:25H指数:3
  • 所属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狄荣科
作品数:64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褪黑激素 小儿 儿童 骶疗 发育
苗登顺
作品数:116被引量:19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小鼠 甲状旁腺素 基因敲除 儿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汤先忻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小儿 肺毛细血管 儿童 高压氧 高压氧中毒
苗华
作品数:73被引量:263H指数:8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临床应用解剖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儿 儿童 解剖学 年龄 新生儿
胎儿和婴儿股骨近端的血供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88年
对54侧8个月胎儿至1岁儿童股骨近端的血供进行了研究。骨外以前、后、外侧、内侧颈升动脉和股骨头韧带动脉,骨内以前、后、上、下、内骺动脉和前、后、上、下于骺动脉分布于股骨头颈部。对动脉分布特点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苗登顺吴永沐
关键词:股骨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头坏死
肋间动脉和肋(骨)的血液供应
1983年
肋(骨)的血液供应与临床的带血管游离肋移植术有关。为提供临床参考和累积国人资料。本文研究了100侧成人肋(骨)的血供。肋(骨)的血供来源有发自胸主动脉的肋间动脉(肋间后动脉);发自胸廓内动脉的肋间支(肋前动脉);发自肋颈干的最上肋间动脉发出的第1、2肋间动脉和发自腋动脉的胸最上动脉等。肋(骨)的血供主要来自肋间动脉。
吴永沐
关键词:肋间动脉肋间隙滋养动脉植骨块血液供应胸主动脉
小儿上肢动脉干的测量分析
1995年
采用从初生到身长为150cm的重尸180具,分为六个组.分别测量了小儿上肢动脉干各段的长度和起始部外径,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初步得出从初生到青春前期各生长发育时期小儿的上肢动脉干长度和外径的系统资料,填补了有关方面的空白.其结果表明:1.小儿上肢动脉干的长度和外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组间差有显著性意义,并与成人资料相衔接,2.两侧锁骨下动脉长度和外径的均数存在侧差,左侧锁骨下动脉较右侧锁下动脉长(左:右=1 .25:1),较右侧锁骨下动脉稍细(左.右=1:1.04);3. 左、右两侧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长度和外径均数相差无几,t检验无显著位差异,两侧基本对称.
狄荣科吴永沐汤先忻苗登顺
关键词:上肢动脉儿童
肋骨及其血供的研究
1981年
肋骨作为临床施行带血管蒂游离骨移植术的常选骨之一,但其有关资料尚不多见。为提供临床参考,本文对100侧(左右各50侧)肋骨,计1200根和100侧(左右各50侧)肋间的血管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一、肋骨的长度:全肋骨弧长以第6肋骨为最长,平均31.3±0.19(左为30.09±0.26,右为31.07±0.28)cm;全肋骨直长以第7肋骨为最长,平均19.31±0.13(左为20.07±0.18,右为19.69±0,18)cm;肋骨体弧长以第6肋骨为最长,平均为26.34±0.17(左为26.28±0.24,右为26.45±0.26)cm;肋角前端弧长,以第5肋骨为最长,平均为23.41±0.17(左为23.17±0.2,右为23.67±0.26)cm。
吴永沐
关键词:肋骨血管滋养孔肋间动脉
小儿主动脉的观察被引量:3
1993年
为了积累小儿主动脉的形态学资料并探讨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性,本文采用从初生到身长为150cm的童尸180例,分为六个身长组,观察了小儿主动脉各部与脊柱椎骨平面的关系,测量了小儿主动脉的长度和外径以及讨论了二者与身长间的关系,并初步得出以身长推算小儿主动脉长度和外径的直线回归方程.
狄荣科吴永沐汤先忻苗登顺
关键词:主动脉发育儿童
胎儿和婴儿股骨近端的静脉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1988年
对54侧8个月胎儿至1岁儿童股骨近端的静脉进行了研究。股骨近端的静脉与其动脉伴行。骨内静脉先以静脉网套在小动脉外周,再汇集成一或二条静脉与动脉伴行引流至骨外。骨外回流途径包括前、后、内侧和外侧颈升静脉,股骨头韧带静脉,闭孔静脉,臀上、下静脉,旋股内、外侧静脉。结合静脉分布特点,对髋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讨论。
苗登顺吴永沐
关键词:股骨股骨头股骨颈
中国小儿颈部血管的研究——颈外动脉分支的观察
1994年
本文为系统研究小儿脉管系形态学课题之一,采用从初生到身长为150cm童尸75具(150侧),观察了小儿颈外动脉分支的起始状况,测量了小儿颈外动脉分支的外径、颈外动脉始端到各分支始端的长度以及颈外动脉主干与各分支间的夹角,为小儿头颈部血管形态及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并填补了有关方面的空白.
狄荣科苗登顺汤先忻吴永沐
关键词:颈外动脉血管儿童
小儿胸导管的解剖学研究
1993年
本文为系统研究小儿脉管系形态学课题之一,采用从初生到身长为150cm的童尸180具,分为六个组,观测了小儿胸导管的起始、长度和外径,探讨了小儿胸导管的年龄特征。
狄荣科吴永沐
关键词:小儿淋巴系胸导管
小儿丘纹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1993年
对60个儿童脑动脉进行了研究,外侧丘纹动脉和返动脉起始角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锐,外侧豆纹动脉始径较粗,多有外径大于0.8mm的干.各丘纹动脉穿前穿质的位置相对恒定.本文讨论了丘纹动脉在大脑中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介入神经放射术中的应用.
汤先忻吴永沐
关键词:儿童脑动脉解剖学
100侧腓动脉与腓骨血供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1981年
100侧成人下肢腓动脉及其与腓骨血供关系研究的主要结果:1.腓骨全长29.8~40.0厘米(平均34.26±0.23)。2.腓动脉起自胫后动脉占90.0±3.0%,起自胫前动脉占1.0±0.99%,腘动脉占1.0±0.99%,腓动脉代替胫后动脉占8.0±2.71%。3.腓动脉起始部外径为0.15~0.60厘米(平均0.37±0.01)。4.腓动脉与腓骨靠近点(二者开始相距0.5厘米之点)距腓骨小头尖平面6.30~17.01厘米(平均10.35±0.22)。5.腓骨滋养动脉共发现94条,包括双滋养动脉2条。未发现腓骨滋养动脉8侧。其长度为0.4~2.0厘米(平均0.96±0.07)。6.腓骨滋养孔最多位于腓骨后侧,占51.06±5.15%。7.弓状动脉分布于腓骨骨膜及其骨皮质,有1~5支,以3~4支多见。8.肌支多分布于小腿后群和外侧群,支数差异较大。9.腓动脉根据起始动脉分为四型。Ⅰ型于胫后动脉,占90.0±3.0%。10.讨论了腓动脉与腓骨血供的密切关系,指出了腓骨中/上、下/上、上/中和中/中部分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
吴永沐丁训诏
关键词:腓动脉腓骨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