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婕
作品数: 17被引量:164H指数:6
  • 所属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向龙斌
作品数:28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油气勘探 企业家创新行为 新农村 现代农业 中美贸易
史强
作品数:2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内贸易指数 比较优势 贸易互补性 中美双边贸易 本科教学
杨继梅
作品数:23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金融发展 金融 主权债务危机 金融开放 跨境资本流动
吕军
作品数:68被引量:33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生活垃圾 资源化处理 城市化 生活垃圾 地质灾害
林芸
作品数:3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主成分分析 生态安全 国际商务 教学 教育事业
资源异质性、东道国因素与中国企业OFDI模式选择被引量:3
2017年
企业OFDI进入模式是资源异质性与东道国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本文从资源异质性角度出发,结合东道国因素,探讨不同的东道国投资环境下资源异质性对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资源异质性对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作用不同,其中具有较强研发资源和创新资源的中国跨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新建投资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具有充裕管理资源的中国跨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但企业营销资源对投资模式的选择效应并不明显;关于东道国因素,本文发现只有东道国市场潜力显著,而东道国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不具备统计上的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企业OFDI模式选择提出有效建议。
吕婕向龙斌唐子仪
关键词:资源异质性绿地投资跨国并购
矿山环境外部性原因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外部性问题日益凸现,矿山环境外部效应的治理及矿山环境管理亟待加强。本文在深入探讨了环境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矿山环境管理提供依据。研究结论认为,应该从明确资源产权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管理模式以及构建生态型矿山开采的新模式等方面改进政策措施,以解决矿山环境外部性问题。
吕婕吕军
关键词:矿山环境外部性
中美外贸竞争力实证分析——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规模强劲增长,但竞争力依然有限。文章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分析工具,对2000年以来中美贸易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衡量了中美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吕婕林芸
关键词: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指数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现状,指出传统的本科教学管理体制存在决策机制不完善、计划缺乏系统性、实施过程管理力度不够和改进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与本科教学质量管理规律相结合,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作为体系构建的指导方针,从教学管理基本规律出发,构建本科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依据现代质量思想将本科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分为质量决策、质量计划、质量实施和质量改进四个系统,并论述了每个系统构建思路与内容,提出质量决策系统、质量计划系统、质量实施系统和质量改进系统四个系统都必须以高校顾客需求为核心。
史强李鹏飞吕婕
关键词:本科教学高校
中美双边贸易互补性研究——基于2000~2006年中美双边贸易数据被引量:7
2009年
为寻求中美双边贸易均衡、稳定、健康、持续发展,针对中美贸易失衡逐年加剧、双边贸易摩擦频发的现状,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分析工具,对2000年以来中美双边贸易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度了中美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分析认为:中美产业间不存在结构性的冲突,中美双边贸易呈现出持久而稳定的贸易互补性,且未来中美双边贸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吕婕史强
关键词:中美双边贸易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互补性
全球生产网络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近年来围绕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引发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冲突不断,而中美贸易失衡背后的利益分配使得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更加复杂。本文在全球生产网络的背景下,构建了双边贸易利益分配的理论模型,选取了要素禀赋状况、技术进步、垂直分工度以及规模经济四个因素作为代表性变量,对1997—2009年中美双边8个制造业部门的贸易利得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生产网络分工模式下,不能仅就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表象来理解中美在贸易中的利益,美国处于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而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间的低附加值环节。因此,中国应利用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本国的要素密集结构,实现国内附加值比重的实际增长,获取更大的贸易利益。
吕婕向龙斌杨先厚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中美贸易贸易利益分配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被引量:30
2010年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和测度了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收入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周茂荣吕婕
关键词:中关贸易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发展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7
2020年
金融开放能够促进跨境资本流动,也具有引发跨境资本流动失衡和波动性增加的风险,而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在其金融开放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58个国家及地区1999-2016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发展对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流入、流出以及总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本身有可能造成跨境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失衡现象,并显著增加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风险,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开放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失衡现象和波动性风险。因此,在扩大金融开放进程中,为获得跨境资本流动的积极效应,应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向和资本波动性变化,提高国内金融发展水平,使之与金融开放水平相匹配。
杨继梅马洁吕婕
关键词:金融开放金融发展跨境资本流动动态面板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道国制度环境因素被引量:49
2018年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2007—2015年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东道国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东道国资源禀赋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其投资的主要因素;其他变量技术禀赋、政治稳定性以及与东道国的距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子样本的检验中,子样本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存在差异,而且子样本的实证结果也各不相同,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王颖吕婕唐子仪
关键词:影响因素制度环境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平衡的影响
本文在具体分析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平衡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文本做了实证分析以探究这中美贸易平衡的放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赤字有长期的平衡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
向龙斌吕婕黄玥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中美贸易贸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