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坤
作品数: 106被引量:325H指数:10
  • 所属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汪栋
作品数:97被引量:294H指数:9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
研究主题:肺肿瘤 肺癌 食管肿瘤 外科治疗 P16基因
韩开宝
作品数:53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食管癌 肺肿瘤 肺癌 食管肿瘤
张传生
作品数:98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外科治疗 肺肿瘤 肿瘤 食管癌
周源
作品数:72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肺肿瘤 肺癌 外科治疗 食管癌 高职院校
苏长青
作品数:237被引量:59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基因治疗 腺病毒 肿瘤 肺癌 P16基因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外科手术的依据。方法:总结我科 1993年2月到2003年12月手术治疗46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证实。结果:46例肺炎性假瘤患者术前经痰细胞...
张传生汪栋韩开宝孙宏志孙向东周源路东明许罡叶玉坤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外科治疗经皮穿刺
文献传递
miRNA-145抑制肺癌细胞系A549迁移侵袭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mi RNA-145对肺癌细胞系A549迁移、侵袭和克隆形成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i RNA-145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上调A549细胞中mi RNA-145的表达量,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分析mi RNA-145表达上调前后A549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mi RNA-145表达上调前后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果]RT-PCR结果表明,侵染了mi RNA-145过表达载体的A549细胞中mi RNA-145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 RNA-145的A549细胞过膜数少于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 RNA-145的A549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 RNA-145的过表达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系A549的迁移、侵袭和克隆形成,由此提示mi RNA-145有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徐驰汪栋苏长青杨胜生张剑锋叶玉坤
关键词:肺肿瘤MI细胞迁移肿瘤浸润细胞增殖
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作者自1991年7月~1997年6月选择性外科治疗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14例并进行分析,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40~60岁。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5例,下段癌4例,食管贲门癌1例,食管胃同期原发癌1例;病变长度1.0~15cm;锁骨上淋巴结全部经针吸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转移性鳞癌13例,腺癌1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胸内区域性淋巴结清扫12例,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1例,单纯探查1例。结果:手术切除率92.8%(13/14),无手术死亡;随访3~54个月,平均生存时间14.6个月。结论: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选择性外科治疗并放、化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张传生叶玉坤邵冲汪栋韩开宝孙宏志
关键词: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外科手术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我院1993年2月至2003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肺炎性假瘤46例,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 25~72岁(平均48.5岁);病程2周至3年。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病变位于左上肺...
张传生汪栋韩开宝孙宏志孙向东周源路东明许罡叶玉坤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外科治疗胸膜腔
文献传递
肺癌术前病理诊断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肺癌术前病理诊断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585例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术前病理诊断的方法与结果。结果:585例肺癌患者中,术前病理确诊529例,占90.4%。其中痰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24.3%(68/280),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阳性率56.7%(267/471),经皮穿刺肺活检阳性率91.5%(238/260)。结论:外科治疗肺癌患者术前明确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穿刺肺活检;经皮穿刺肺活检是提高周围型肺癌术前病理确诊率的可靠检查手段。
周源汪栋张传生韩开宝孙宏志孙向东叶玉坤
关键词:肺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手术前
CDKN2/p16^(INK4a)基因克隆、探针制备及其在肺癌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2000年
目的 克隆p16基因 ,制备探针 ,研究p16基因在人肺癌中的变化。 方法 制备总RNA ,逆转录PCR ,构建p16质粒 ,进行基因组DNASouthern杂交 ,检测了 46例人肺癌组织标本和 3例正常肺组织、6例癌旁组织、3例肺癌转移的淋巴结标本中p16基因的情况。 结果 EcoRI酶切进行基因组DNASouthern杂交 ,3例正常组织和 6例癌旁组织标本在 4 3kb处呈阳性杂交带 ,46例肺癌标本有 8例在 4 3kb处缺失 ,缺失率为 17 4%。 结论 p16基因缺失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苏长青叶玉坤汪栋曹祥荣单祥年
关键词:肺肿瘤基因诊断克隆
抑癌基因p16和Rb与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 p16和 Rb 基因失活的比率和失活的机制,探讨其与肺癌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病理和基因分裂诊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重原位杂交、PCR、PCR-SSCP 以及序列分析等方法,检测106例肺癌及...
叶玉坤苏长青汪栋Weixing GuoXing Cheng刘菽秋刘彦君刘柏林单祥年吴孟超
关键词:肺癌P16基因RB基因
文献传递
肺癌胸膜全肺切除手术技术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肺癌伴胸膜转移恶性胸水行胸膜全肺切除术手术技术和术中处理体会。[方法]1988年1月至2003年1月对21例肺癌伴胸膜转移恶性胸水患者行胸膜全肺切除术。肺部原发病灶位于左肺8例,右肺13例。其中鳞癌1例,腺癌12例,腺鳞癌2例,肺泡细胞癌6例。采用胸膜外径路整块切除病变,低能混切电刀分离壁层胸膜,尤其注重心包、纵隔大血管表面胸膜、膈胸膜的切除;对确无法彻底切除的少量残余癌灶,局部反复电刀烧灼;心包表面有转移病灶未行心包切除者常规行心包开窗;关胸前以大量蒸馏水反复冲洗胸腔及切口,氮芥留置胸腔。[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脓胸、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已死亡16例,生存期为5 ̄34个月,其余5例患者随访24 ̄29个月仍生存,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死亡原因均为远处转移,无局部肿瘤复发。[结论]Ⅲb期肺癌病人有选择地行胸膜全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改良手术技术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肿瘤局部复发机会,采用该术式再结合综合治疗,能获得明显延长生存时间的良好效果。
汪栋叶玉坤张传生韩开宝周源孙宏志孙向东路东明许罡
关键词:肺肿瘤恶性胸水胸膜全肺切除手术技术
复张性肺水肿的预防及护理
1991年
复张性肺水肿(Reexpansion pulmonary edema,简称RPE)是一种少见的非心源性肺水肿.我们遇见3例,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性,36岁。发生于胸腔积液引流后。入院前院外曾作右侧胸腔穿刺13次,共抽出淡黄色胸液14000ml,胸水找到恶性淋巴瘤细胞.为治疗双侧大量恶性胸水,入院后即行右胸闭式引流黄褐色胸液1000ml,胸管连接水封瓶,间断夹闭。翌日晨松开胸管夹钳,1分钟左右引流出胸液1200ml,随后出现胸闷,剧烈咳嗽,立即夹钳但呼吸困难仍渐加重,咯吐大量白色泡沫样痰,右肺布满水泡音,临床符合急性肺水肿。血压降至0,紫绀,呼吸极度困难,咯吐大量淡黄色粉红色泡沫痰。急行气管切开吸痰,正压呼吸,使用氨茶碱、非那根、吗啡等解痉以及强心利尿、双下肢轮流捆扎减少回心血量等综合措施,持续抢救5个多小时,血压—
葛孝忠张玉莲叶玉坤
关键词:肺水肿护理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多基因突变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建立基于高通量液相芯片技术、可同时检测p53、p16、视网膜母细胞瘤(Rb)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热点突变的方法,并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子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针对p53、p16、Rb和EGFR基因热点突变位点,分别设计正常序列和突变序列探针,将探针固定于标记不同比例荧光物的微球上。分别提取65例NSCLC患者(Ⅰ期23例,Ⅱ期20例,Ⅲ期22例)癌组织标本和其中20例患者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基因组DNA,PCR扩增p53、p16、Rb和EGFR基因。将PCR产物与含寡核苷酸探针的微球混合后用Luminex100多功能流式点阵仪进行流式荧光检测分析。结果单独检测p53、p16、Rb和EGFR基因突变时,NSCLC标本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3.8%(35/65)、20.O%(13/65)、7.7%(5/65)和35.4%(23/65);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为5.0%(1/20)、5.0%(1/20)、0和0。而四基因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1.5%(53/65),特异性为90.0%(18/20),准确性为83.5%(71/85);Ⅰ、Ⅱ、Ⅲ期NSCLC标本突变检出率分别为78.3%(18/23)、80.0%(16/20)和86.4%(19/22)。结论成功建立了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同时检测临床NSCLC标本多基因突变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高NSCLC分子诊断的效率,并可能有助于NSCLC的早期诊断。
汪栋叶玉坤苏长青戎铁华郭爱勇易进华刘彦君
关键词:芯片分析技术突变分子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