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俐
作品数: 293被引量:1688H指数:19
  • 所属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周沐科
作品数:116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卒中 META分析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
陈宁
作品数:85被引量:188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脑卒中患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溶栓 偏头痛
郭建
作品数:93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 META分析 卒中 房颤
周东
作品数:529被引量:1,796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癫痫 癫痫患者 马桑内酯 抗癫痫药物 癫痫持续状态
郑洪波
作品数:49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脑动脉夹层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支架置入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缺血
中国西南地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处理模式的调查
目的 目前国外主要采取'门诊、急诊评估单元及卒中单元'3种处理模式实现指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管理要求,但关于中国TIA处理模式的具体情况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西南地区的TIA处理模式及相应的预后,探...
赵晶晶周沐科陈宁郭建何俐
脑卒中一级预防
卒中危险因素·一般不可控危险因素年龄、低出生体重、种族和遗传因素卒中危硷因素·证据充分的可控危险因素缺乏体力活动、血脂异常、饮食和营养、高血压、肥胖和体脂分布、糖尿病、吸烟、房颤与其他心脏病、无症状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
何俐
C-反应蛋白与卒中后癫痫发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研究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与卒中后癫痫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既往无癫痫病史且发病24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受试者入院后7d内且痫性发作前的CRP水平.所有纳入的卒中患者按照有无卒中后早发性痫性发作(Post-stroke early-onset seizures,ES)和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以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确定CRP与ES和PSE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纳入1 11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36例出现ES,65例发生PSE.伴发ES的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有ES的患者(51.4 ±49.2 vs15.9±12.9,P=0.023),且以多因素分析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这一趋势仍然存在[OR=1.008,95% CI(1.003,1.018);P=0.003].研究未发现PSE组和其他患者CRP水平的差异.结论 研究首次发现卒中后急性期的CRP水平与卒中后癫痫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为探索卒中后癫痫的炎性预测因子提供了依据.此结果还需要在更大样本量,更严格的排除众多CRP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以进一步证实.
郭建周沐科陈宁周东何俐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癫痫痫性发作卒中
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与用药原则被引量:2
2018年
在我国,卒中已超过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成为第一致死病因,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预防首次卒中,即对有卒中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个体,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达到减少卒中发生的目的。目前,76%以上的卒中为首次发作,所以有效的一级预防对于降低卒中的发病尤其重要。
何俐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用药原则
偏头痛患者间隙期血小板5-HT含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何俐宋峰生袁光固江群英吕太平施林邹波王一军
关键词:偏头痛血小板血清素
自发性椎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自发性椎动脉夹层(sVAD)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5例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sVAD患者,进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的全面分析。结果 15例sVAD患者,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40岁。12例有同侧头部、后颈部疼痛;13例发生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表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者8例;14例给予抗凝治疗,1例予抗血小板治疗。随访6~12个月,MRS评分5例0分,9例1分,1例2分。结论 sVAD发病年龄较轻,男性居多。临床多表现为后循环缺血及后枕部或颈部疼痛,预后较好。
雷蕾杨觅何俐
关键词:椎动脉夹层影像学特征预后
不同卒中相关肺炎预测量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预测能力的比较
目的 卒中相关肺炎(SAP)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SAP预测量表的适用人群、量表构成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现有的SAP预测量表的特点,质量及预测能力,对其在中国西南...
龚思引周沐科陈宁郭建何俐
骨发生蛋白BMP调控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
目的:脑卒中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是如果高效均一性神经干细胞仍不明确。随着成纤维细胞成功诱导为多潜能干细胞,自体移植得以实现并且避免了许多伦理问题。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在形态、功能和诱导过程上...
余丽华王雅楠陈宁郭建周沐科何俐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酪氨酸激酶A和酪氨酸激酶B与脑缺血缺氧性损伤被引量:1
2008年
酪氨酸激酶A(TrkA)和酪氨酸激酶B(TrkB)是神经营养因子的高亲和力受体,通过与其特异性配体(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结合,发挥对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它们与脑缺血缺氧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TrkA和TrkB在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后的表达、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肖力何俐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112例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1
2002年
目的科学地评价早期康复方法能否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改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obath疗法和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结果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FMA、MESSS、BI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改善仍明显(P<0.05)。结论早期应用Bobath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明显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降低致残率。
任宇熊海张秋芳何俐蒋毅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