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3篇“ T91钢“的相关文章
- 某电厂低硬度P91钢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研究
- 2025年
- 为探究在役P91钢的组织损伤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已服役3.3×10^(4)h的P91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断口、微观组织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早期服役历史使P91钢中的析出相发生粗化,应力与局部应变进一步促进了粗化相附近孔洞的形核和粗化。析出相粗化造成材料硬度及强度下降,孔洞的形核与粗化会促进孔洞连接形成微裂纹。组织损伤对短期蠕变强度未造成明显影响,对长期蠕变强度可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 蔡永江屠博闫凯
- 关键词:马氏体钢
- P91钢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P91钢作为一种新型马氏体耐热钢,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抗高温氧化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火电机组以及电厂锅炉内高温、高压设备的建造,然而,在高温、高压环境中服役,P91钢极易产生损伤而出现性能劣化甚至失效情况。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P91钢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工程安全,也能节约经济成本。综述了目前用于P91钢质量评估的磁粉检测、超声检测、渗透检测、磁检测以及声发射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各检测方法应用的侧重点,提出了P91钢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 欧阳雨丰沈功田宋凯宋凯沈永娜
- 关键词:P91钢高温无损检测
- P91钢低硬度部件监督控制措施研究
- 2024年
- 对某电厂因金相组织异常引起的低硬度P91钢部件进行了硬度、金相和壁厚的跟踪检测,通过安全性评估,提出了此类型部件更经济、更方便的处理措施,认为针对低硬度P91钢部件不能简单更换了之,应分析其造成低硬度的原因并分类处理,以此来保证P91钢的硬度部件符合标准。
- 图嘎
- 关键词:P91钢低硬度
- 低硬度P91钢弯头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 2024年
- 火力发电通过提高发电机组的蒸汽参数可以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但更高的蒸汽参数给火电厂的安全运营带来新挑战。蒸汽管道弯头是火电机组系统中的事故多发区,其组织性能的研究对于指导管件生产与电厂设备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某电厂某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在进行金属监督检验时,发现材质为P91钢的管道弯头背弧面局部硬度偏低。通过硬度试验、拉伸试验、金相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对其硬度偏低部位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经分析,P91弯头局部区域硬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组织老化、析出相长大导致其各项强化作用减弱。
- 李家瑶王松倪燚锋段鹏
- 关键词:P91钢弯头
- 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P91钢变形行为研究进展
- 2024年
- P91钢被广泛应用于热电机组的蒸汽管道中。近年来,峰值负荷调节导致了管道部件的蠕变-疲劳相互作用,构件常出现早于预期寿命的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综述了P91钢在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微观组织演化、裂纹萌生扩展规律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首先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蠕变-疲劳加载方式,论述了蠕变-疲劳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化规律。最后,根据载荷保持时间、加载频率、平均应力与应力幅的关系等外部服役条件的不同,阐述了P91钢微裂纹的萌生、扩展行为。
- 王家璇李梦阳郑泽邦
- 关键词:P91钢微观组织演化
- 坡口角度对P91钢多层多道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 2024年
- P91钢是典型的马氏体耐热钢,被广泛应用于电站锅炉和石油化工等领域的高温、高压器件中。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会与服役过程中的工作应力叠加,加剧蠕变、疲劳和腐蚀,导致焊接接头的早期失效。坡口角度对焊接接头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使用盲孔法测量了P91钢平板多层多道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同时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坡口角度对P91钢平板多层多道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口角度的增加使焊缝宽度及焊接道数增加,下表面横向残余拉应力和压应力峰值均降低。对于纵向残余应力,上表面拉应力峰值从604MPa降低至544MPa,降低约11%。压应力峰值从209MPa升至261MPa,升高约24.9%。下表面热影响区处的拉应力峰值增加约10MPa。对于横向残余应力,上表面拉应力峰值从545MPa升至648MPa,升高约18.9%。压应力峰值从176MPa降至134MPa,降低约23.9%。下表面拉应力峰值从325MPa降至240MPa,降低约26.2%。压应力峰值从102MPa降至37MPa,降低约63.7%。
- 戴玉芬尹孝辉刘良和唐玢王金金
- 关键词:坡口角度多层多道焊P91钢数值模拟残余应力
- 超临界机组长期服役后P91钢微观组织演变研究
- 2024年
- P91钢因优异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作为高温承压部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超临界火电机组中。然而,长期在高温环境中服役会导致材料微观组织的退化,进而影响其力学性能及机组的安全运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表征技术,分析和对比了P91钢管道在超临界火电机组中长期(66000—68000 h)服役前后的微观组织变化,并探讨了微观组织转变的机理。结合P91钢显微硬度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微观组织转变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役前后的P91钢管道金相组织均保持典型的板条马氏体结构,但服役后P91钢中马氏体板条内的位错密度下降,且部分板条出现宽化。在析出相方面,服役前的P91钢中主要存在富Cr的M_(23)C_(6)相、富V、Nb的MX相,而服役后的P91钢中除了原有的析出相外,还在原奥氏体晶界和板条边界发现了富Mo的Laves相。另外,服役后析出相的面积分数相比服役前增加了3.06%,但析出相的数量却减少了28.1%,这主要归因于M_(23)C_(6)相的Ostwald熟化和Laves相析出长大。析出相的粗化与聚集减弱了对位错和晶界的钉扎作用,导致板条合并宽化,以及亚晶粒的形成更加容易发生。服役后的P91钢,其平均显微硬度下降了20.70 HV0.5,直接反映为力学性能的降低。一系列的微观组织的演变,是导致P91钢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P91管道的长期安全服役提供了基础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意义。
- 夏锦炎明洪亮王俭秋张志明黄星铭马清和向天笑郭凯郦晓慧
- 关键词:超临界机组P91钢马氏体组织LAVES相显微硬度
- P91钢在高流速液态铅铋介质中的冲蚀行为
- 2024年
- 基于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和需求,铅冷快中子反应堆(Lead-cooled fast reactor,LFR)是下一步优先发展的6种主要堆型之一.铅冷快堆以液态纯铅(Lead)或铅铋共晶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作为冷却剂,然而在高温、高流速条件下,LBE与结构材料的冲刷腐蚀磨损严重限制了其工程应用.本文以P91钢为研究对象,在相对流速为5 m·s^(−1),温度分别为350℃和450℃,不进行控氧处理的LBE中进行了3000 h的动态测试.研究发现,350℃时P91钢表面生成的氧化层为多层结构:从外到内分别为疏松的Fe_(3)O_(4)层、Fe–Cr尖晶石层、内氧化区(Internal oxidation zone,IOZ),合金表面氧化层经历了“生成—剥落—再生成”的动态平衡过程.当介质温度为450℃时,试样表面氧化腐蚀现象更加严重,但是不同冲击迎角区域的试样表面腐蚀特征有较大差异.试样表面损伤的严重程度排序为:30°>90°>−90°.30°迎角区域氧化层完全剥落,且LBE渗透入基体;90°迎角区域部分氧化层剥落,内部基体未受到LBE侵蚀;−90°迎角区域氧化层结构保持完整.本文分析了P91钢在高流速(5 m·s^(−1))LBE中的冲蚀行为,阐明了合金氧化层的生成和剥落机制,可以为我国第四代核反应堆LFR结构或包壳材料研发及其在LBE中腐蚀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实验数据与参考.
- 李季声王彦斐王显宗
- 关键词:P91钢冲蚀
- 焊接热输入对P91钢焊接修复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为进一步揭示补焊热输入对补焊接头焊缝区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微观组织表征、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实验和冲击实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P91钢焊接接头焊接缺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输入为10kJ/cm时,补焊区焊缝金属中树枝晶呈平行状;热输入增加到15kJ/cm时,补焊区焊缝组织呈现出交叉互锁的燕尾搭接状形态;而热输入进一步增加到20kJ/cm时,补焊区的焊缝组织以平行状树枝晶为主和少量的交叉互锁的燕尾搭接状树枝晶组成。补焊区的析出相主要由NbC、Cr_(23)C6和Fe_(2)Nb(Laves相)组成,且随着热输入的增加,析出相熟化长大。力学性能分析表明,补焊区焊缝金属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随热输入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热输入为15kJ/cm时,补焊区焊缝金属的枝晶形态和析出物形态所导致的“协同效应”使得显微裂纹形核、发育、扩展所需的能量阈值有所不同,进而补焊区的焊缝金属可以保持相对较高的韧性,因此热输入为15kJ/cm时,补焊区焊缝组织的强韧匹配最优。而3种热输入下的补焊区的焊接热影响区由于晶粒粗大以及补焊过程中的高拘束应力使得该区域的冲击韧性最差。
- 晏嘉陵齐彦昌刘明星常子金崔冰
- 关键词:P91钢补焊热输入
- 国产P91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各亚区域的热处理模拟
- 2024年
- 采用不同温度(800,850,950,1 300℃)×25 min的正火+755℃×60 min回火处理分别模拟P91钢接头热影响区不同亚区域,采用650℃×200 h高温加速时效热处理工艺模拟服役50 000 h工况,通过对比热模拟和实际接头试样研究了服役50 000 h后P91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不同亚区域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粗晶区、细晶区服役态热模拟试样的马氏体板条形态以及MX相、M_(23)C_(6)碳化物和Laves相的数量、分布、颗粒尺寸与实际接头相应亚区域均十分接近;除粗晶区外,热影响区各亚区域服役态热模拟试样和实际服役接头相应区域的平均晶粒尺寸十分接近,相对误差不超过12.5%,显微硬度和微型杯突力学性能相近,强度、韧度和断裂挠度率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断口呈典型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特征;热影响区部分相变区显微硬度最小,为191 HV,在细晶区和粗晶区硬度大幅上升,在熔合线处达到最大,为314 HV;热影响区粗晶区的微型杯突强度最大,塑性最差,部分相变区的强度最低,塑性最好;相比粗晶区,部分相变区的颈缩程度更高,韧窝更大更深。
- 方利鹏要玉宏金耀华冯琳杰张巍刘福广
- 关键词:P91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显微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