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208篇“ SYMBOLIZATION“的相关文章
- 关于象征被引量:3
- 2008年
- 象征现象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传统密切相关,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象征按照来源可分为6大类:源自自然界;源自神话、童话和民间传说;源自宗教;源自社会习俗;源自历史事件以及源自艺术作品。就象征和隐喻的关系而言,二者都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象征突出形象,隐喻凸显语义;象征侧重于行使指示功能,隐喻侧重于行使评价功能。
- 刘光准黄苏华
- 关键词:文化内涵隐喻
- 想象孝子:论南北朝王祥的符号化
- 2024年
- 通过对比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典籍发现,魏晋时王祥的孝子形象乃是精心经营下的产物,政治气息浓厚;而南北朝的王祥却是众人想象中的孝子,具有理想孝子的特征。当王祥成为众人想象中的完美孝子,他就不可避免地被符号化了。这种符号化表现在王祥之孝的典故化和王祥姓名含义的衍生上。其主要原因则在于记载王祥之孝的文献文体和叙事手法的改变,王祥从历史人物转向文学人物。又因王祥其人其事寓意美好、其身份特殊,故而能够成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孝文化符号之一。
- 范子依
- 关键词:孝子符号化
- 基于ArcGIS addin的地图要素批量符号化技术研究
- 2024年
- 空间地理信息是通过地图符号表达,显示在电脑屏幕内或图纸上的。论文通过对ArcGIS符号化接口的研究,利用ArcGIS addin技术,研发出地图要素批量符号化工具;解决了目前地图制图过程中,对地图要素进行符号化重复性人工工作量大、易出错的问题,提高了符号化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阐述了批量符号化工具的设计路线及关键程序设计流程,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批量符号化工具的实用性、便利性和高效率。
- 孙逊
- 关键词:地图制图
- 物理符号系统假说——系统观中的心智、机器与符号
- 2024年
- 物理符号系统假说在认知科学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集哲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逻辑学为一体的交叉性假说。该假说用系统观思想将人类和计算机都置于符号系统中来考察,用符号来探究心智的本质,不仅是认知方法论的转折点,也打开了新的哲学研究视角。但是现代认知科学对心智的研究已逐渐转向精确化,那么该假说的价值是如何体现的?作为经典假说它又是如何通过范式融合而与时俱进的?所以时常审思经典假说对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李宁宁宋荣
- 关键词:心智
- 领导的AI时尚:AI符号化与领导效能被引量:1
- 2024年
- 领导谈论和支持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探讨员工与人工智能技术互动的影响,忽视了领导角色在此背景下的关键作用。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本研究揭示了领导的人工智能符号化对领导效能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一个情境实验和一项多时段问卷数据结果显示:领导的人工智能符号化通过增加员工对领导变化准备度的感知提升领导效能;当员工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任务互依性较高时,以上效应会增强。本研究补充了人工智能符号化与领导效能的相关文献,为新技术背景下的领导方式提供了实践指导。
- 洪贝尔毛江华郭紫俊刘泽邦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殷商甲骨“纹”艺术寓意特性及视觉符号化创新设计
- 2024年
- 本文以甲骨文作为研究对象,以设计学视角进行“纹”样视觉符号化创新设计研究,总结出甲骨“纹”样视觉符号化设计的相关理论,论述甲骨文视觉符号化的文化内涵。其次,从设计学角度对甲骨文视觉符号化进行艺术特性分析,分析甲骨文构成特性及寓意特性,总结分析甲骨“纹”样视觉符号化设计的形式方法,为此后甲骨“纹”视觉符化应用与实践提供相应的设计素材,也为甲骨文多学科研究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 殷程科
- 步数记录:健身运动符号化的产生逻辑及道德风险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符号理论对健身运动的符号化过程进行分析。以步数记录为例,讨论健身运动符号化的产生逻辑及道德风险。体育符号化在人类文明之初就已体现,现代科技发展加速了健身运动的符号化进程。手机、手环等电子设备与健身运动的结合,方便了使用者对体育符号的读取,符号的价值评判成为运动参与的考量因素。健身运动符号化带来诸多道德风险:对健身运动符号的不当认知易导致体育本质的异化,以体育符号为中心的社会互动易产生越轨行为,商业对健身符号的塑造易引发攀比、炫耀等现象。健身运动的符号化呼唤更为有效的体育伦理教育,在尊重运动个性参与、发挥群体助力作用的同时,应强化体育符号的商业监管和认知引导。
- 郑航
- 关键词:健身运动符号化道德风险
- 歌剧现代制作的符号化倾向——以策姆林斯基独幕歌剧《侏儒》三个版本为例
- 2024年
- 经典歌剧的“现代制作”已成为歌剧表演、歌剧评论和接受史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值得从学理层面进行思考。近年来西方对经典歌剧的制作呈现出符号化倾向,或许可以成为解决歌剧“现代制作”问题的方案。以策姆林斯基的独幕歌剧《侏儒》为例,其三个版本都运用了剧中标志性的符号,并在舞台上呈现,建构起音乐与戏剧、舞台与表演之间的逻辑关联,最终形成令人信服的舞台诠释方案。符号化的制作方式注入更多个性化创造,突出戏剧与音乐中的符号意义,并由此关联到歌剧的表演,引导观众去联想符号背后的寓意,进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引领其进入深层次精神体验。
- 李晶
- 关键词:符号化歌剧表演
- 声音地图:元素解析与符号化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声音地图在描述自然人文环境、记录历史文化、辅助城市规划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当前的声音制图以噪音制图为主,对声音景观的关注不够,还存在声源数据获取成本高,听觉信息难以视觉表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带位置标签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制图的方法。首先,综合声音景观理论和城市印象理论,梳理出声音地图的四类构成元素:声音标志、声音路径、声音区域和背景声音。然后引入深度学习、空间聚类等方法,设计了从带位置标签的声音数据中解析声音地图元素,提取声音类型、声压级、频率以及情感的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联觉的概念,设计了声音标志点符号、声音路径线符号和声音区域面符号,给出了它们的多变量颜色编码方案。最后,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对所提出的数据分析和符号化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有效性和效率均优于象形符号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望丰富声音数据的分析手段、丰富声音的符号化方法。
- 吴明光孙彦杰路威王静文
- 关键词:联觉声音符号地图符号设计
- 基于属性驱动和信息化映射的地理实体符号化
- 2024年
- 基于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存量转换生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和基于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派生地形图是当前新型基础测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属性驱动的地理实体转换技术,可解决数字线划图中部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到基础地理实体的转换问题;同时提出基于信息化映射的动态符号化技术,能够解决转换后的基础地理实体再派生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符号化问题,并分别应用于广州市1∶500基础地形图到基础地理实体的存量转换,以及基础地理实体再到数字线划图的派生。
- 张鹏程
- 关键词:地图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