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篇“ NINO事件“的相关文章
- El Nino事件影响热带气旋生成的新发现
- 2024年
- 热带气旋通常在相对温暖的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生成,这是因为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加强主要依赖于海洋提供的能量.早在Gray(1968)的研究中就已经发现,热带气旋的生成需要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不低于26.5℃.因此,在与热带气旋生成相关的环境参数中, SST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参数(Gray, 1979;Emanuel和Nolan, 2004).
- 吴立广
- 关键词:热带气旋海表温度洋面SST
- 1971—2020年El Nino事件对珠峰地区冬季气候可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对珠峰地区冬季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El Nino事件当年大部地区降水偏少,翌年大部地区偏多;东部型当年大部地区偏少,翌年大部地区偏多;中部型当年帕里和中西部偏少外各地偏多,翌年大部地区偏多。(2)在El Nino当年,冬季降水距平随El Nino的峰值强度呈反比,El Nino强度越强;在El Nino翌年,冬季降水距平随El Nino的峰值强度的相关性不显著。(3)珠峰地区冬季降水量与同期赤道中西部太平洋的海温呈负相关,与赤道中东太平洋、赤道印度洋和赤道大西洋呈较明显的正相关。
- 索南才吉平措次旺强久卓玛
- 关键词:厄尔尼诺事件冬季降水
- 两类El Nino事件对中国近海及毗邻海域海表温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为研究东部型和中部型两类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与中国近海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变化间的联系,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连续80年(1940—2019年)的SST再分析数据,采用EOF分解、合成分析等方法做了初步分析,发现中国近海及毗邻海域近80年SST变化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并且两类El Nino事件对中国近海SST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型El Nino事件发展过程中,中国近海及毗邻海域SST在发展年主要为负异常,衰退期为正异常;中部型El Nino事件发展过程中, SST变化区域差异大,发展年日本附近海域为正异常, 28°N以南为弱的负异常。两类El Nino事件引发西太平洋风场反气旋涡的时间、位置与强度等的不同,是造成中国近海风场与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差异的主要原因。
- 李玲莉王林慧宋军郭俊如富砚昭蔡宇
- 关键词:中国近海海表温度
- 东部和中部型El Nino事件对云南冬季降水影响的差异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利用1981-2017年云南125个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两类El Nino事件期间云南冬季的降水差异,发现东部型El Nino有利于冬季云南大部地区降水显著偏多,而中部型El Nino的影响却不明显。进一步从两类事件相应的大气环流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降水差异的物理原因。研究表明:(1)东部型El Nino年,Walker环流在西太平洋为异常强的下沉气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Hadley环流在20°N为异常上升气流,造成云南水汽输送和辐合加强,中高纬度巴尔喀什湖和贝加尔湖脊发展,冷空气沿高原东侧南下影响云南,冷暖空气在云南频繁交汇,导致云南冬季降水日数明显偏多,相应降水偏多;(2)中部型El Nino年,Walker环流在西太平洋下沉支强度较东部型弱,相应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东部型偏弱偏东,Hadley环流在20°N为下沉气流,对云南区域水汽输送影响较弱,同时中高纬度环流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云南,除对应冬季云南东部降水日数偏少外,对其他地区降水的影响不明显。
- 周建琴晏红明
- 热带太平洋盐度年际变化对海表温度异常作用比较:1997/1998、2014/2015和2015/2016年El Nino事件被引量:3
- 2020年
- 海洋盐度变化为研究气候变化的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比1997/1998年、2015/2016年两次强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和2014/2015年特殊El Nino事件,对盐度变化及其影响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El Nino和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发展的强弱与热带西太平洋大范围海表层盐度异常(SSSA)及其向东扩散的差异有明显关联。1997/1998、2015/2016年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增暖,对应两次强El Nino事件,在发生年4月,中西太平洋海域出现了明显的负SSSA,之后东移至日期变更线以西,SSSA引发的混合层深度(MLD)变浅、障碍层厚度(BLT)变厚,导致热带中—西太平洋表层升温增强,促使了赤道中太平洋的早期变暖;2014/2015年弱El Nino事件虽然在发生年4月,位于赤道中西太平洋出现了负SSSA,但没有发展东移,导致BLT的增厚过程减弱,对表层温度的调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三次事件对应的盐度变化过程中,水平平流和淡水通量(FWF)引起的表层强迫是影响盐度收支的主要因子,水平平流影响盐度异常的前期变化,触发事件的发生;热带太平洋西部降水引起的FWF负异常的影响最为显著,对ENSO异常信号出现后SSSA的维持起决定性作用。相比较两次强El Nino事件,2014/2015年El Nino对应的早期FWF负异常没有发展和东移,并且之后迅速减弱,导致中西太平洋盐度负趋势减缓,MLD加深,BLT变薄,促使上表层海水冷却,抑制了赤道东太平洋的早期变暖和ENSO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变化与ENSO密切相关,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早期表层盐度变化可能可以作为SSTA的指数。特别地,SSSA在调节SSTA时,不仅影响它的强度,而且可以作为判断ENSO是否发展及其强弱的前兆因子。
- 石世玮智海林鹏飞陈涛
- 关键词:年际变化热带太平洋
- 两类El Nino事件对Hadley环流及中国气候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1979-2014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两类El Ni?o事件对Hadley环流及中国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冷季还是暖季,El Ni?o事件使得Hadley环流增强但并未改变Hadley环流中上升支及下沉支的位置;在暖季El Ni?o Modoki事件使得Hadley环流的上升支和下沉支均发生北移,在冷季则没有这种特征.El Ni?o对Hadley环流的影响较El Ni?o Modoki要大,是由两类El Ni?o事件下海温异常分布型的不同造成的.El Ni?o事件下中国南方易出现低温、洪涝,北方易发生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且易导致暖冬现象.当发生El Ni?o Modoki事件时,在冷季,中国地区气温分布表现为北部和东部地区偏低,西部及西南部地区较高;在暖季,中国东北地区表现为较强的增温现象,长江以南地区的降水较气候平均态偏少.选择两类El Ni?o事件对Hadley环流影响最大的个例,发现中国气温、降水的异常特征与两类El Ni?o事件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统计规律基本相符,表明两类El Ni?o事件对中国气候影响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对Hadley环流的影响不同造成的,其他环流系统的作用使得最终影响更为复杂.
- 李艳马百胜王琪路瑶王嘉禾
- 关键词:ELNINO事件ELHADLEY环流中国气候
- 关于El Nino事件过程中热带MJO能量变化的SVD分析
- 2017年
- 热带MJO垂直方向表现为斜压结构,其对流活动以上层风场辐散、下层风场辐合为标志,对流活动越强,MJO能量越强。当海表面温度(SST)升高,局地对流活动就会发展,从而对MJO能量产生积极影响。所以,理论上在El Ni?o事件过程中,由于SST异常变化,MJO能量也会产生波动。本文通过进行海表面温度(SST)场与MJO能量场之间的SVD分析,得出结论:当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偏高时MJO能量异常偏大;当SSTA偏低时MJO能量异常偏小,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表现良好。
- 于毅周艺孙树壮
- 关键词:MJOSSTSVD
- 2014年赤道东太平洋El Nino事件发展以及停滞过程的成因被引量:3
- 2015年
- 2014年2~3月,在赤道西太平洋出现西风事件后,赤道东太平洋产生了显著的暖海表温度异常(SSTA),标志着一次El Ni?o事件开始发展,但随着4月份之后西风事件的减弱消亡,赤道东太平洋暖SSTA也随之衰减,指示着2014年El Ni?o事件的发展在6~8月停滞.资料分析表明,2014年2月,来自印度洋的MJO湿位相到达赤道西太平洋后,西风事件产生,触发了2014年El Ni?o事件.3月初,MJO干位相传播至赤道西太平洋后,西风事件开始减弱.3月中旬以后,东传MJO信号明显减弱,这时赤道西太平洋海表东风异常的发展维持与赤道西-中太平洋SSTA的纬向梯度联系紧密.在MJO信号消亡后,赤道西太平洋的海表异常东风通过风-蒸发反馈作用令当地暖SSTA逐渐加强,降低了局地海平面气压;同时该异常东风令赤道中太平洋混合层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冷平流,抑制了赤道中太平洋的持续增暖,使局地海平面气压升高,从而加大了赤道西-中太平洋的纬向海平面气压梯度负异常,使得赤道西太平洋的表面异常东风维持加强.这种赤道西太平洋表面异常东风和赤道西-中太平洋SSTA纬向梯度异常的正反馈能够维持到8月份,导致西风事件减弱消失,造成El Ni?o事件的发展停滞.
- 刘伯奇李健颖毛江玉任荣彩刘屹岷
- 关键词:EL海气相互作用
- 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对中国东部次年夏季降水季节内演变影响及成因研究
- 本文利用1950年1月~2011年12月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ONI (Oceanic Nino Index)序列、SODA的海洋多要素逐月资料、NCEP/NCAR风场、高度场、湿度场等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160站逐...
- 宋哲
- 关键词:夏季降水异常大气环流异常
- 文献传递
- 不同El Nino事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本文利用JTWC热带气旋资料、HadISST以及NCEP大气资料分季节讨论了不同El Ni(?)o事件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差异以及引起差异的原因。文章首先分夏季和秋季讨论了东太型El Ni(?)o与中太型El Ni...
- 朱赛智
- 关键词:热带气旋IOD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唐佑民

- 作品数:34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学 太平洋海温 海温 降水 旱涝
- 李丽平

- 作品数:141被引量:86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华南前汛期 年代际变化 季内振荡 极端降水 海表温度
- 曾婷

- 作品数:3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气温 ENSO 降水量 气候变化特征 LA
- 宋哲

- 作品数:2被引量:2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夏季降水异常 NINO事件 厄尔尼诺事件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东亚大气环流
- 阮均石

-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厄尔尼诺 环流特征 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