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0207篇“ M30“的相关文章
地质年代差异对V_(S30)预测的影响研究
2025年
为探讨区域地质条件对场地剪切波速V_(S30)的影响规律,采用国内外最常见的7种V_(S30)经验估算模型,利用日本KiK-net提供的641个台站场地钻孔数据,根据地质年代将台站场地划分为6类地质单元,计算了不同地质单元下7种V_(S30)经验估算模型的回归系数和预测总误差,评估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地质单元下各种模型的回归系数存在显著差异,需为每个地质单元建立特定的模型回归系数;K-Pg地质单元推荐采用DEA13-2模型,对深度为5~10 m浅层估算效果最优。Pg地质单元推荐采用DEA13模型。Pz、Mz、N和Q等4类地质单元推荐采用DEA13和MN15模型。此外,所有地质单元中,土层深度不超过20 m时,WW15模型对V_(S30)估算效果优于BCV模型。土层深度超过20 m时,BCV和WW15模型对V_(S30)估算效果与各类单元推荐采用的模型基本相同。这为不同地质条件下V_(S30)估算模型的选择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助于提高场地放大效应的评估精度。
桂飞王延伟鲍余
关键词:土层剪切波速地质年代
液压缸用30CrMo钢管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研究
2025年
30CrMo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淬透性和良好的切削性能等特点,常用于液压支架液压缸中。为了解其性能及热处理参数,研究了30CrMo钢管在不同热处理参数下的硬度、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30CrMo钢管在淬火温度880℃时金相组织、强度及韧性等综合力学性能均更优。
刘振辉秦洪权宋会刘乐威王孖龙
关键词:30CRMO钢淬火金相组织力学性能
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5年
目的对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80例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C肽水平、胰岛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常规组的22.5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6.13±0.34)mmol/L、餐后2 h血糖(8.25±0.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5.48±0.58)%、C肽(1.03±0.12)μg/L、体质量指数(24.01±4.87)kg/m^(2)均低于常规组的(7.97±0.82)mmol/L、(8.89±0.89)mmol/L、(7.47±0.82)%、(2.39±0.38)μg/L、(28.25±4.23)kg/m^(2)(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低于常规组,胰岛素分泌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能够优化患者血糖指标,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改善其胰岛功能,治疗效果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宋长虹刘起群
关键词: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有效性
血清sCD14联合sCD30对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人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联合sCD30对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4年4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合并组24例和非合并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CD14、sCD30水平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检查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分析血清sCD14、sCD30对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及诊断价值。结果合并组sCD14、sCD30水平均高于非合并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FEV_(1)、MVV、MMF水平均低于非合并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14水平高[OR=3.691(95%CI:1.335,10.201)]和sCD30水平高[OR=3.579(95%CI:1.294,9.899)]均是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14、sCD30及两者联合诊断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95%CI:0.599,0.865)、0.712(95%CI:0.576,0.848)、0.851(95%CI:0.754,0.948);敏感性分别为82.4%(95%CI:0.740,0.952)、67.1%(95%CI:0.591,0.756)、89.5%(95%CI:0.784,0.973);特异性分别为64.1%(95%CI:0.585,0.738)、79.2%(95%CI:0.709,0.946)、72.5%(95%CI:0.631,0.842)。结论血清sCD14、sCD30表达升高与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有关,血清sCD14、sCD30可用于辅助诊断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效能良好。
林佳陈善建
关键词:肺癌肺部真菌感染
超声血流参数及KISS-1、GPR30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复发预测效能
2025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超声血流参数、转移抑制基因(KISS-1)、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表达差异及复发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组,另按照1∶1比例取同期9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对照组。统计2组超声血流参数[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组织KISS-1、GPR30 mRNA表达,采用Spearman分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血流参数、组织KISS-1、GPR30 mRNA表达相关性;研究组患者均采取宫颈癌根治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超声血流参数及组织KISS-1、GPR30 mRNA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1)研究组RI、KISS-1 mRNA较对照组低,PSV、EDV、GPR30 mRNA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2)宫颈癌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与PSV、EDV、GPR30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RI、KISS-1 mRNA呈负相关(P<0.05);3)宫颈癌复发患者RI、KISS-1 mRNA较未复发患者低,PSV、EDV、GPR30 mRNA表达较未复发患者高(P<0.05);4)ROC曲线显示,超声血流参数与KISS-1、GPR30 mRNA联合预测宫颈癌术后复发的AUC为0.94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00%、88.06%,明显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效能。结论RI、PSV、EDV、KISS-1、GPR30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值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复发预测效能。
郭珊程月红王莉李春梅沈艳
关键词:宫颈癌癌前病变超声转移抑制基因复发
湖北省3例婴幼儿病例中人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30型的遗传进化分析
2025年
湖北省3例婴幼儿病例的咽拭子样本经鉴定均为肠道病毒;年龄均为1月龄;发病时间均为6月龄,均为散发型病例,无明确流行病学关联。VP1基因扩增分析结果显示,3例婴幼儿病例均感染了埃可病毒30型(ECHO30),3例样本分离得到的ECHO30湖北株均归类于H基因亚型的ClusterⅢ簇。全基因组扩增分析结果显示,ECHO30湖北株与GenBank中的ECHO30/MW586892/Ashburton/17WQ2027G/USA/2017-08-20同源性最高,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6%和99.3%。重组分析结果显示,ECHO30湖北株在非结构蛋白区存在重组,重组片段可能来自ECHO30/KY888274/14-397/Germany/2013和ECHO18株Echo18/MN815811/BJ2018-S6363/Beijing/2018。本研究对湖北省流行的ECHO30毒株遗传进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能够为预防ECHO30感染提供基础数据。
周康平胡兵潘锴蔡昆
关键词:埃可病毒30型全基因组
脑小血管病患者外周血GPER30、NPAS4、FKBP5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外周血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GPER30)、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NPAS4)、FK506结合蛋白5(FKBP5)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C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27例CSVD患者,根据有无CD分为障碍组(n=66)与无障碍组(n=16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外周血GPER30、NPAS4、FKBP5 m RNA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CD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程度CD患者外周血GPER30、NPAS4、FKBP5 m 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外周血GPER30、NPAS4、FKBP5 m RNA表达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障碍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分别为(72.49±5.68)岁、(2.69±0.78)年,明显高(长)于无障碍组的(67.51±7.04)岁、(2.31±0.6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障碍组患者的外周血GPER30 m RNA表达水平为1.02±0.17,明显低于无障碍组的1.66±0.31,NPAS4m RNA、FKBP5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79±0.60、3.88±1.12,明显高于无障碍组的1.55±0.51、2.10±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GPER30 m RNA、NPAS4 m RNA及FKBP5 m RNA均为CSVD患者C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轻度组患者的外周血GPER30 m RNA表达水平为1.27±0.25,明显高于中重度组的0.70±0.12,NPAS4 m RNA、FKBP5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31±0.58、3.19±1.07,明显低于中重度组的3.40±0.72、4.76±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GPER30 m RNA表达与CSVD患者Mo CA评分呈正相关(r=0.704,P<0.05),NPAS4 m RNA、FKBP5 m RNA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r=-0.572、-0.542,P<0.05)。结论外周血GPER30、NPAS4、FKBP5是CSVD患者CD的独立相关因素,各指标表达水平与CD病情严重程度均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判断CD、评估CD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以指导后续临床工作。
连浩军侯立维邢媛媛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
CD4^(+)CD25^(+)Treg、sCD30与淋巴瘤临床特征关系及预测化疗后感染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可溶性CD30(sCD30)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83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Spearman分析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与骨髓浸润相关性,同时将研究对象根据利妥昔单抗化疗后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n=26)和非感染组(n=57),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及差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有骨髓浸润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高于无骨髓浸润患者(P<0.05);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与骨髓浸润呈正相关(r=0.612、0.634,P<0.05);化疗后感染组外周血Tregs、sCD30表达高于非感染组,差值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差值联合预测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AUC为0.916(0.834~0.965),优于单一预测。结论淋巴瘤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呈高表达,其值与骨髓浸润呈正相关,联检有助于提高化疗后感染预测效能,指导临床诊治。
刘春艳常炳庆李超任欣刘小琴
关键词:淋巴瘤化疗SCD30
30MnSi钢连铸工艺优化及实践
2025年
为了满足批量生产30MnSi钢的生产需求,在连铸机现有工艺条件下,采取了优化设备参数、强化连铸保护浇注、规范连铸操作、优化二冷配水等措施,达到了30MnSi钢的连铸生产条件,实现了30MnS钢的批量化生产。
姚永强
关键词:连铸工艺二冷配水
30CrMnTi钢盘条生产工艺的优化及效果
2025年
30CrMnTi钢盘条的生产工艺和装备进行了如下优化:将转炉出钢时间控制在4~6 min,精炼吹氩时间控制在15 min以上,精炼过程中铝质量分数控制在0.012%~0.020%;连铸工序增加结晶器液面波动自动控制系统;首搅磁场强度降低0.01 T、末搅磁场强度提高0.01 T、过热度降低20~34℃和拉速提高1.60~1.70 m/min;各段轧制温度下调20~40℃,辊道速度控制在0.12 m/s及控制盘条在800℃入罩。结果表明:连铸坯中心疏松为1.0级,成分偏析指数为0.95~1.05,氧质量分数下降了0.0003%;盘条平均抗拉强度下降了40 MPa,有效改善了盘条的拉拔性能。
谢红委范德国张滨滨张华东姜传辉杨敬福
关键词:盘条冶炼工艺控轧控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