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6篇“ LACZ基因“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lacZ基因和pUC复制子的原核启动子报告系统的构建及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构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原核启动子报告系统,以质粒pFLX107为骨架,通过多克隆位点替换和序列改造,构建出基于lacZ基因和pUC复制子的pFGH系列报告载体,然后以lacZ基因缺失株MC4100为宿主菌筛选背景活性最低的质粒作为最终的报告系统,并利用诱导型启动子araBAD和组成型启动子rpsM分别对其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所构建的pFGH系列质粒中,pFGH06的背景活性显著低于同系列其他质粒,在28℃培养条件下甚至显著低于低拷贝参考质粒pRCL的活性(P<0.01)。进一步的评估测试显示,质粒pFGH06可用于诱导型启动子或组成型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测定,且在模拟应用于启动子筛选时,通过蓝白斑筛选即可实现对目标启动子的完全识别。与已报道的原核启动子报告系统相比,pFGH06具有体积小、克隆位点多、背景活性可调、对启动子筛选识别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付立霞付立霞韩先干韩先干赖迎迢赖迎迢黄志斌
- 关键词: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定点突变
- 一种筛选LacZ基因标记山羊痘病毒的宿主细胞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筛选LacZ基因标记山羊痘病毒的宿主细胞的方法,包括检测细胞的培养;将检测细胞置于底层胶为LMA,顶层胶为X‑gal、LMA混合液的培养介质中进行培养,观察培养介质中胶色变化,选择胶色...
- 杨柳许国洋余远迪牟豪
- 文献传递
- 基于lacZ基因和pUC复制子的原核启动子报告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基于lacZ基因和pUC复制子的原核启动子报告系统,该报告系统包括源自pFLX107的pUC复制子,Cat基因,rrnbT1T2,lambda t0转录终止子,源自质粒pRCL且内部ClaI、SacI和NdeI...
- 付立霞徐敬潇杨辉黄志斌龚建森韩先干
- 文献传递
- 基于lacZ基因和pUC复制子的原核启动子报告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基于lacZ基因和pUC复制子的原核启动子报告系统,该报告系统包括源自pFLX107的pUC复制子,Cat基因,rrnbT1T2,lambda t0转录终止子,源自质粒pRCL且内部ClaI、SacI和NdeI...
- 付立霞徐敬潇杨辉黄志斌龚建森韩先干
- 文献传递
- 慢病毒介导稳定表达FRT-LacZ基因的MDCK细胞株构建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通过慢病毒载体系统获得稳定表达FRT-LacZ基因的MDCK细胞株。[方法]PCR扩增FRT-LacZ基因,亚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 LVX-PGK-Puro。经四质粒包装系统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重组慢病毒并检测病毒滴度,获得的慢病毒感染MDCK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和β-半乳糖苷酶原位染色检测筛选鉴定转基因细胞株。[结果]测序证实,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p LVX-FRT-LacZ-PGK-Puro。包装产生的慢病毒滴度为4.04×107TU/m L,重组慢病毒感染MDCK细胞后筛选获得稳定表达FRT-LacZ基因的MDCK细胞株。[结论]构建了稳定表达FRTLacZ基因的MDCK细胞株。
- 谢宝明于国伟令世鑫马忠仁柏家林
-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MDCK细胞位点特异性重组
- 马奶酒样乳杆菌乳糖酶LacZ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活性分析
- 2016年
- 从开菲尔粒(Kefir)中分离出1株马奶酒样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 ZW3),具有较高的乳糖酶活性,以此菌株为材料,从其基因组中克隆得到LacZ型乳糖酶基因,该基因全长2007 bp,编码669个氨基酸。随后将该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过量表达,获得了其重组蛋白,纯化后分析了该重组蛋白的乳糖水解活性特点。结果显示,此蛋白在50℃,pH 7.0时乳糖水解活力最高,并在30-55℃,pH 5.0-9.0的范围仍能保持50%以上的酶活力,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潜力。
- 何熹耿伟涛韩宁王艳萍
- 关键词:Β-半乳糖苷酶原核表达
- 筛选化学诱变原的RNR3调控重组LacZ基因酵母细胞的建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可筛选化学诱变物的RNR3调控重组Lac Z基因酵母细胞。方法:利用降式PCR技术从酵母基因组中扩增RNR3启动子,将其插入到pMP206/ERE酵母报告载体,构建成RNR3调控的Lac Z酵母报告载体,将该载体转入W303-1A酵母细胞,构建成RNR3调控的重组Lac Z基因酵母细胞。用数种化学诱变原作用于该重组基因酵母细胞,观察其对RNR3的诱导表达。结果: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C、阿非迪霉素和溴乙锭不能诱导RNR3的表达,而甲磺酸甲脂、瘤可宁、顺铂、4-硝基-N-氧化喹啉、博来霉素、福莱霉素、5-氟尿嘧啶、喜树碱和羟基脲诱变原与RNR3表达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该重组酵母可用于对多种化学诱变原的快速筛选。
- 王瑞鲲葛宜枝陆益新吴倩倩李湘鸣
- 关键词:酵母Β-半乳糖苷酶LAC
- 含LacZ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其在大鼠脊髓中的表达
- 目的: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仍然是困扰着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的一道难关。但由于其自身结构及再生特点,仅依靠外科手术修复断裂神经,其远期结构和功能恢复,尤其是运动功能的恢复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在治疗外周神经损伤的各种方法中,基因治...
- 沈朝
- 关键词:外周神经损伤腺病毒载体LACZ基因基因治疗
- 文献传递
- 四环素调控复制缺陷性疱疹病毒载体介导LacZ基因在原代培养神经元中的表达
- 2011年
- 目的利用四环素调控复制缺陷性单纯疱疹病毒I型重组载体(QR9TO-LacZ)感染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探讨其介导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基因调控效能;并检测该载体对神经元活力的影响。方法用RUL9-8细胞系扩增QR9TO-LacZ病毒株,收集后采用噬斑法测定病毒滴度;体外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将培养的原代神经元分为强力霉素(DOX)组和对照组。两组细胞均用QR9TO-LacZ转染,强力霉素组加入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0.5μg/ml),对照组加入等剂量空白对照液。同时根据感染复数(MOI),即MOI=3、5、10、30 PFU/cell,将两组培养细胞进一步分为亚组。病毒转染48h后行X-gal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元形态,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400),计算每高倍镜视野中平均蓝染细胞率,比较不同MOI病毒感染神经元的效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感染病毒48 h(MOI同上)后神经元的活性。结果在含有DOX的培养环境中,不同MOI亚组(3、5、10、30 PFU/cell)QR9TO-LacZ感染神经元出现蓝染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35%±0.84%、10.64%±1.92%、19.73%±2.87%、34.41%±2.58%;在无DOX的培养环境中,各亚组均未观察到蓝染细胞。上述MOI感染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24%±8.16%、88.00%±5.69%、83.95%±3.82%、78.90%±5.49%。结论 QR9TO-LacZ载体能有效地将目的基因导入原代培养神经元中并表达;目的基因表达的开启受强力霉素调控;QR9TO-LacZ对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毒性较低。
- 翟登月魏宁朱幼玲吴波娜姜永军朱双根徐格林刘新峰
- 关键词:基因调控LACZ基因神经元
- 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转染表达效率。方法常规重组腺病毒Ad-LacZ扩增、滴度测定及转染HepG2细胞,并检测细胞表达LacZ的情况。结果当病毒感染繁殖数(MOI)为100时,24小时后接近100%的HepG2细胞被感染并表达LacZ。感染后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异常。结论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在HepG2细胞中能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和有效表达。
- 曾云杨颖张建武曹弟勇周春阳
- 关键词:肝癌基因转移腺病毒
相关作者
- 侯云德

- 作品数:422被引量:2,000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干扰素 大肠杆菌 病毒 克隆 痘苗病毒
- 汤健

- 作品数:410被引量:2,488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内皮素 高血压 基因治疗 心钠素 心血管疾病
- 岳占碰

- 作品数:100被引量:3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 研究主题:精原干细胞 小鼠 哺乳动物 鹿茸 梅花鹿
- 安铁洙

- 作品数:113被引量:29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小鼠 绵羊 逆转录病毒载体 启动子 逆转录病毒
- 曹佳

- 作品数:495被引量:2,285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微核 昆明山海棠 三峡库区 细胞凋亡 多环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