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82篇“ HIV感染人群“的相关文章
HIV感染人群新冠病毒感染期间焦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掌握HIV感染人群新冠病毒感染期间的焦虑状态,分析影响因素,为做好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选取苏州市相城区HIV感染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问卷调查获取所需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资料和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情况。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406人,HIV感染人群新冠病毒感染率81.28%,同住家人感染率85.97%。感染期间,30.90%人群出现焦虑心理(22.42%轻度、8.48%中度)。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30岁(OR=2.812,95%CI:1.141~6.930)、HIV阳性诊断时长<3年(OR=3.090,95%CI:1.092~8.745)、新冠病毒感染后有症状(OR=2.526,95%CI:1.465~4.354)、出现临床症状种类≥5种(OR=1.891,95%CI:1.060~3.373)、恢复时间≥2周(OR=2.854,95%CI:1.331~6.116)的人群更容易焦虑。结论HIV感染人群新冠病毒感染率低于同住家人,但焦虑率较高。疫情期间应加强对HIV感染人群特别是年轻、新发群体的干预,关注其疾病发展和心理状况。
文玉凤凌群元杨晨徐青松余秋夫侯婕
关键词:HIV/AIDS焦虑影响因素
茚地那韦治疗HIV感染人群中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发病风险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中服用茚地那韦与泌尿系结石发病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服用茚地那韦与服用其他抗HIV逆转录病毒药物患者的结石成分差异,为HIV感染患者泌尿系结石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7月至2023年1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50例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服用茚地那韦组(观察组)与服用其他抗HIV逆转录病毒药物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泌尿系结石发病率,并收集180例结石标本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分析比较两组结石成分构成及差异。结果观察组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石成分均以草酸钙类为主,在磷酸钙类、磷酸铵镁、尿酸类结石分布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草酸钙类结石少于对照组,茚地那韦药物结石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结石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茚地那韦治疗HIV感染会增加泌尿系结石发病风险,其药物性结石,即茚地那韦结石发生率高于其他药物组,可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如服药时水化尿液等重要举措,以降低结石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杜勇超唐智旺李南南
关键词:茚地那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泌尿系结石结石成分分析发病风险
HIV感染人群肺隐球菌病29例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总结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江西省人民医院确诊的29例非HIV人群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29例患者中男21例,女8例,中位年龄为56.5岁。基础疾病情况:肾移植术后5例(5/29),自身免疫系统疾病9例(9/29),糖尿病2(2/29),脾切除1例(1/29),无任何相关基础疾病12例(12/29)。首发症状常见为:咳嗽10例(10/29)、胸痛6例(6/29)、发热5例(5/29);肺部影像表现为结节肿块型19例,浸润型10例,混和型3例。29例患者气管镜灌洗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阳性24例(24/29),外周血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20例(20/29),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3例(3/29)。29例患者通过气管镜灌洗及活检确诊8例,手术切除确诊6例,经皮肺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5例,另外10例通过血清学及治疗后随访临床确诊。29例患者均按照指南规范治疗,疗程6~12个月不等,治愈25例,失败4例(其中3例为免疫缺陷宿主,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 非HIV人群肺隐球菌病临床症状不典型,需重视血清学的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必要时需要行电子气管镜、经皮肺穿刺等有创检查明确诊断,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郭玲玲周洪刘娜
关键词:肺真菌病隐球菌肺炎
BIC/FTC/TAF联合用药方案在不同HIV感染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2024年
系统评价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BIC/FTC/TAF在不同HIV感染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知网和PubMed等数据库中BIC/FTC/TAF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对HIV初治人群和经治人群接受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BIC/FTC/TAF,必妥维?) 联合抗病毒治疗进行亚组分析,采用R ”metafor” 软件分析各亚组治疗失败风险和不良反应风险差异。结果 共纳入9篇随机临床试验文献,包含1648 名HIV初治患者和2856名HIV经治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初治人群接受BIC/FTC/TAF三联给药治疗48周后的抗病毒失败风险是对照组给药方案的0.82倍(OR=0.82,95%CI:0.61,1.09);经治HIV感染人群接受BIC/TAF/FTC三联方案治疗后发生病毒学失败的风险升高(OR=1.35,95%CI:0.96,1.90)。在安全性上,初治人群接受三联给药(BIC/FTC/TAF)治疗48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是基于多替拉韦(DTG)的治疗方案(DTG/3TC/ABC或DTG/3TC)的1.37倍(OR=1.37,95%CI:0.36,5.25),但是其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并无显著差异(OR=1.06,95%CI:0.73,1.55)。经治人群接受BIC/TAF/FTC三联给药治疗48周后不良反应风险是低于对照组给药方案(OR=0.88,95%CI:0.49,1.59)。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OR=1.08,95%CI:0.79,1.47)。结论 相较于其他以整合酶抑制剂为核心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BIC/FTC/TAF方案在经治人群中的抗病毒失败风险更低,BIC/FTC/TAF在初治人群中的安全性更高。
王燕许景旭肖经纬陈海龙朱年青
关键词:整合酶抑制剂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对HIV感染人群结核潜伏感染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价重组结核融合蛋白(EC)对艾滋病(HIV)感染人群结核潜伏感染(LTBI)的诊断价值。方法将EC注射在受试者的右前臂1/3处,结核菌素(PPD)注射于受试者左前臂1/3处,观察注射部位72小时后红晕和硬结直径的大小,判断是否为结核潜伏感染。结果对122例HIV/AIDs进行了2种方法的结核潜伏性感染(LTBI)筛查,PPD阳性人数31名,阳性率25.41%;EC阳性人数22名,阳性率18.03%;2两种筛查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筛查方法均为阳性21人,均为阴性90人,不一致11人,一致率90.98%,Kappa值0.737。结论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对HIV人群筛查结核潜伏感染有一定的价值,该产品不受卡介苗疫苗接种的影响,且该产品特异度实优于TST,值得推广。
杨正贵马瑛龙马玲玲程瑞霞顾春娥蒋泽顺李振刚杨超任立芳韩雪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FKBP5及has-miR-320a-3p在HIV感染人群中诊断结核病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FKBP5及has‑miR‑320a‑3p在HIV感染人群中诊断结核病的应用。本发明发现FKBP5及has‑miR‑320a‑3p可以作为诊断HIV/AIDS人群感染结核病的生物标志...
李同心徐蕾李安龙包嘉佳高思佳
三种结核潜伏感染试验在HIV感染人群中的应用评价
2023年
目的评价AIMTB和T-SPOT检测方法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中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2年9~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HIV感染者的血样标本,使用雷德AIMTB、迪奥T-SPOT和凯杰QFT三种方法进行检测,以QFT作为参照对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AIMTB方法检出阳性率为54.6%,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4.72%、76.19%;T-SPOT方法检出阳性率为57.6%,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89%、73.02%。AIMTB方法和T-SPOT方法与QFT方法比较结果具有一致性(P<0.001)。结论AIMTB方法和T-SPOT方法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与QFT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可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及推广。
周崇兴梁大斌黄彦崔哲哲覃慧芳黄莉雯区进叶婧
关键词: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
IL-23R和IL-17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百色地区TB-HIV感染人群的易感性研究
2022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和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广西百色地区人群TB-HIV双重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09例确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TB组)、95例确诊为HIV感染的患者(HIV组)及42例结核分枝杆菌-HIV双重感染患者(TB-HIV组)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时期的9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rs10889677、rs227591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TB、TB-HIV双重感染的关系。利用哈迪温伯格平衡分析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情况。结果 TB组、HIV组、TB-HIV组和对照组的rs10889677和rs2275913位点的基因分布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经校准各项影响因素后,两个位点的各基因型和各基因模型均未增加百色地区人群的TB、TB-HIV发病风险(P>0.05)。rs10889677位点、rs2275913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与百色地区TB和HIV-TB的易感性无相关(P>0.05)。结论 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和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百色地区人群TB及TB-HIV双重感染的易感性无关。
韦必晓周伟杰谢德龙余飞冯国钢李桂妹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
江苏泰州地区HIV感染人群的血浆病毒群落研究
2022年
为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血浆病毒群落组成,分析HIV感染人群血浆病毒群落的特点,研究病毒载量对HIV感染人群血浆病毒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对江苏泰州地区203份HIV感染人群的血浆样本进行了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43824条注释为病毒的序列,可注释到至少17个不同的病毒科(包括未分类病毒),包括12种哺乳动物类病毒(占99.87%),2种昆虫病毒(占0.05%),1种植物病毒(占不到0.01%),2种其他病毒(占0.02%)及未分类病毒;检出HIV病毒载量组的病毒群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细小病毒科,其次是黄病毒科和指环病毒科,未检出病毒载量组中的主要病毒为黄病毒科,其次为指环病毒科和细小病毒科;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注释为细小病毒的序列与已知病毒的同源性较高,而注释为指环病毒和人佩吉病毒的序列中有部分序列与已知病毒同源性较高,另有部分序列与已知病毒的差异较大,疑似有新型病毒的存在;应用PCR扩增对部分病毒序列进行验证,将验证后的部分序列与原始序列进行比对,一致性达到近99%。
窦安华韩崇旭韩崇旭周成林张文
HIV感染人群肾结石流行病学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2年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人群数目的逐渐增多,同时HIV感染患者的寿命也逐渐延长,这类人群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情况。而对于泌尿外科来说,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仅表现在普通人群,也表现在HIV感染人群中,因此对HIV感染人群肾结石的流行病学及其治疗深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赵洋乐刘庆军(审校)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肾结石流行病学

相关作者

吴南屏
作品数:413被引量:316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HIV HAART HIV-1 艾滋病 HIV感染
张洁云
作品数:59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肺结核 IFN-Γ 外周血 结核病患者
王辉
作品数:1,125被引量:12,945H指数:5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 艾滋病 抗药性 艾滋病患者 HIV
冯磊
作品数:156被引量:757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HAART HIV感染者 HIV 感染者 DC-SIGN
彭巧丽
作品数:33被引量:106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HIV-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AIDS患者 CD59 HIV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