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09篇“ F1代“的相关文章
杭白菊及其F1单株头状花序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2024年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对杭白菊及其F1优选单株的花朵(头状花序)进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杭白菊、杭F1-17和杭F1-22中分别检测到502、505和496个谢物,三者共有谢物309个。结合差异倍数值FC≥1.5和≤0.8筛选杭白菊vs杭F1-17和vs杭F1-22的差异谢物中分别有135和206种上调、144和154种下调,其中,杭F1-17和杭F1-22的黄酮类谢物山奈酚(FC为16.77和18.69)、木犀草素(FC为7.35和3.74)、异鼠李素(FC为3.21和6.38)、人体必须氨基酸之一的甲硫氨酸(FC为103.22和67.71)、主要有机酸苹果酸(FC为306.73和2.76)和柠檬酸(FC为4.82和12.16)、菊花主要保健成分绿原酸(FC为1.53和3.11)等物质的相对含量均明显上调。此外,与母本杭白菊相比,杭F1-17特有熊果酸、维生素A和K3等成分,杭F1-22特有鼠尾草酚、杨梅素、维生素B1等成分。以上研究表明杭白菊F1优选单株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相对含量明显较母本高,同时在F1单株中还检测到特有营养成分,且杭F1-17头状花序的托桂特性也为开发观食两用的优良茶用菊新品种提供了参考。
吕金李凤马天贵周厚高王凤兰王凤兰罗红辉伍青
关键词:杭白菊营养成分
‘长富2’15;‘金红’F1苹果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2024年
以‘长富2’ב金红’及其F1为试材,对花期、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初花期以4月25日最多,开花持续天数以七八天居多。所有叶片性状、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型指数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叶片性状低于低亲率40.18%~83.04%,表现出明显的偏低遗传趋势;单果重、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均小于亲本亲中值,且杂种优势率均为负值,表现出偏小的遗传倾向;酸低于低亲率48.21%,也表现出偏小的遗传倾向;果肉硬度表现出趋中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高亲率为70.54%,表现出明显的超高亲遗传倾向。总之,杂交后农艺性状呈现较广分离,有趋向于高糖和低酸的遗传趋势,同时叶片性状、单果重有趋向于低亲的遗传趋势。
黄金凤吕天星闫忠业王冬梅刘志田帅
关键词:性状
不同种类粗饲料日粮对西杂F1犊牛育肥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选择16头5~6月龄、体重166.47±3.71 kg的西杂F1犊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公母各半,进行育肥试验。从第1组到第4组依次饲喂含10%稻草、花生秸秆、羊草、野稗谷的日粮,日粮营养水平相同,试验期105 d,测定育肥牛生产性能、日粮消化性能和育肥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第2组日增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第3组与第1组、第4组差异显著(P<0.05);第4组与第1组差异显著(P<0.05)。(2)第2组的料重比最低,并与另外3组差异极显著(P<0.01)。(3)第2组DM、CP、EE的表观消化率最高,并与第1组差异显著(P<0.05);第2组的CF、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的钙、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第1组。(4)第2组的单位增重成本最低,增重收益和盈利最高,第2组盈利额分别比第1组和第4组每天多2.88元和2.22元。因此,肉牛育肥生产中利用花生秸秆作为主要粗饲料比较有利。
徐晓江孙亚波于明王景春崔伟
关键词:粗饲料育肥
不同LED光质对大花蕙兰‘大凤’15;豆瓣兰‘太极圣梅’F1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2024年
以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组培苗为试材,采用不同LED光质照射方法,研究了不同LED光质照射对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兰花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种苗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黄光(Y)照射下,植株最高、根最粗壮;红光(R)照射下植株根长最长;红蓝黄复合光(RBY)照射下,不定芽增殖系数最大,为2.03;红蓝绿复合光(RBG)照射下植株的叶长、叶宽、叶片数、茎粗、鲜质量效果最佳,分别为3.82 cm、4.36 mm、11.66片、7.97 mm、1.49 g。2)蓝光(B)照射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0.1157 mg·g^(-1);红蓝复合光(RB)照射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RBG照射下,叶绿素含量最高,为2.15 mg·g^(-1)。综上,与白色荧光相比,LED光质对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组培苗生长有促进作用;RBG处理促进植株生长和叶绿体色素合成,RBY照射有利于芽增殖,B处理促进蛋白质合成,RB处理促进可溶性糖积累;RGB可作为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光源。
张金龙赵红梅瞿素萍李枝林和凤美王玉英
关键词:生理指标
“长富2号”15;“金红”苹果F1糖酸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2024年
以苹果品种“长富2号”ד金红”及其杂交后的实生群体为试材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杂交后果实中以积累果糖和苹果酸为主,含量范围分别为29.11~65.71 mg/g和2.79~8.24 mg/g。各糖酸组分含量均呈正态分布(除柠檬酸),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柠檬酸含量呈偏正态分布,其遗传可能存在主效基因。果糖、葡萄糖和奎尼酸的遗传是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蔗糖和苹果酸含量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影响。各糖酸组分含量在杂交后中出现广泛的分离,变异系数均超过21%。本群体倾向于高果糖及低苹果酸亲本遗传,具有筛选风味优良单株的潜力。
黄金凤黄金凤闫忠业吕天星闫忠业王冬梅杨锋
关键词:苹果F1代糖组分
基于ISSR标记的冰薰1号薰衣草亲本及其F1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年
为探究实验室培育的冰薰1号薰衣草的亲和子的遗传多样性,选用32株冰薰1号植株为亲本,及其中6株亲本的F1群体为试验材料,在进行PCR反应体系优化的基础上,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冰薰1号的亲本群体及自由授粉的F1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的最佳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0μL,rTaq 1.0μmol/min,引物浓度为0.7μmol/L,dNTP浓度为0.3 mmol/L,DNA模板浓度为40 ng/μL,最适反应循环数为35。ISSR分析结果表明,冰薰1号薰衣草个体间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稳定。
郭佳欣李瑞航马天意张梅娟蔡璨王韬彭疑芳黄荣雁阎爽赵井泉沙伟
关键词:薰衣草ISSR-PCR
检测异常棉与戴维逊氏棉F1杂种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异常棉与戴维逊氏棉F1真假杂种引物对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该引物对包括引物F和引物R,可以特异性扩增出异常棉、戴维逊氏棉及F1的DNA片段,通过一次性扩增即可检测出异常棉与戴维逊氏棉的杂交后待测样品...
刘壮蔡小彦周忠丽郑杰许艳超侯宇清王玉红刘记刘方
澳加F1荷斯坦母牛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澳加F1荷斯坦母牛(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加拿大奶牛性控冻精)生长发育规律,为其选育和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对70头健康的澳加F1荷斯坦母牛进行0、3、6、9、12、15、17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数据统计。结果得出澳加F1荷斯坦母牛在犊牛阶段,3~6月龄的体重和体尺增长最快,尤以体重增加最为明显,增重了95.25±9.50 kg;在育成母牛阶段,9月龄以前体重增长最快,其次是胸围、体斜长和十字部高,且各项指标增长均高于育成母牛阶段其他月龄,到15月龄以后体重增加和体尺增长均较为缓慢;澳加F1荷斯坦母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和胸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体重和体高拟合效果最好的生长模型为Gompertz,十字部高和体斜长的Gompertz和Logistic生长模型拟合指数相同,胸围拟合效果最好的生长模型为Logistic。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得出Gompertz模型与真实值之间的残差范围较小。综上可得,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澳加F1荷斯坦母牛的体重和体尺随月龄的变化规律,生产中可通过月龄及该模型估测澳加F1荷斯坦母牛的体重和体尺,有利于提高牧场科学的饲养管理水平。
李安润刘双玲赵敏霖文泽芳张萌张浩毛华明王莉兴段文学杨润承张发强李清
关键词:生长发育
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F1生长性能研究
2024年
[目的]对比研究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育性状优势,通过选种培育适合奶牛养殖场的乳肉兼用新品种牛。[方法]测定杂交F1和荷斯坦青年牛出生到25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杂交F1牛在不同月龄的生长发育比荷斯坦牛均快,最显著的是20月龄,虽然出生体重小2.8 kg,但20月龄体重多76 kg,日增重多0.16 kg,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分别多13 cm、8 cm、2cm、2 cm,尻长无差异。[结论]杂交F1的日增重、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生长发育都优于荷斯坦牛,具备弗莱维赫牛生长快、增重快的品种优势。
杨阳叶翠芳李广陈爱江王刚景磊王德泽欧四海
关键词:荷斯坦牛
枇杷F1果实性状遗传倾向分析及综合品质评价
2024年
为探讨枇杷果实的多个性状在杂交后中的变异和遗传倾向,以‘宁海白’(白肉,母本)、‘大房’(黄肉,父本)枇杷及其F1100个稳定开花结果的株系为材料,对成熟果实的品质、色泽、次生谢功能组分、细胞壁组分等4个方面共14个性状进行了测定,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杂交后果实综合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光泽明亮度(L^(*))、色饱和度(C^(*))、总酚、类黄酮、果胶、细胞壁纤维素、总半纤维素和总木质素含量等10个性状在F1中广泛分离且呈正态分布,可滴定酸、固酸比、色调角(H^(*))、类胡萝卜素含量等4个性状在F1中呈偏态分布。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表现为趋高遗传的变异趋势,L^(*)、C^(*)、H^(*)、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胶含量、细胞壁纤维素含量表现为趋中遗传的变异趋势,果实质量、固酸比、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总半纤维素含量、总木质素含量表现为趋小遗传的变异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质量与L^(*)、C^(*)、类胡萝卜素含量、总酚含量、总半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H^(*)、类黄酮含量、果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到了5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0.424%,主要归纳为果实色泽、风味以及质地等3个方面,并根据综合品质得分成功筛选出了26个品质优良的株系。
朱启轩李晓颖武军凯葛航陈俊伟徐红霞
关键词:枇杷果实性状主成分分析

相关作者

梁小军
作品数:104被引量:275H指数:8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奶牛 枸杞多糖 F1代 滩羊 繁殖性能
陈发棣
作品数:639被引量:3,098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菊花 切花菊 菊属 菊花品种 菊属植物
王建东
作品数:72被引量:165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奶牛 枸杞多糖 F1代 滩羊 蛋氨酸锌
马吉锋
作品数:70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奶牛 枸杞多糖 滩羊 F1代 蛋氨酸锌
周波
作品数:133被引量:935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母猪 小麦 二花脸猪 胴体 大白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