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3篇“ C肽“的相关文章
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胱抑素C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究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胱抑素C(CysC)及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T2DM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有无发生视网膜病变分为视网膜病变组(40例)和无视网膜病变组(14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CysC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3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空腹CCys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视网膜病变组与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空腹CCysC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视网膜病变组CC、TT基因型比较,视网膜病变组患者TT基因型占比明显增加,CC基因型占比明显降低(P<0.05)。血清CysC水平、MTHFR C667T基因多态性等为T2DM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空腹C为T2DM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保护因素(P<0.05)。空腹C、MTHFR C667T基因多态性、血清CysC的AUC分别为0.712,0.627,0.986。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CysC及空腹C水平与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病情存在显著的关系,临床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CysC及空腹C水平对早期诊断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媛朱传卫张青松刘杨
关键词: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CYSCC肽视网膜病变
FBG、HbA1c及血清C水平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在糖尿病诊断中,分析多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应用效果,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三组指标联合检测方法。方法:将本次研究的初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设置为2023年1月—2024年5月,选择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病例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以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检查数据差异、联合指标诊断效能以及病例组治疗前后数据变化评价诊断方法应用价值。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FBG、HbAlc、血清C水平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单一的各项血清指标检测方法相比,采取三者联合指标检测方法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值较高(P<0.05);病例组治疗前后FBG、HbAlc、血清C表达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BG、HbAlc、血清C三组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实现对糖尿病的筛查,且诊断效能良好,能为疾病后续诊疗提供丰富依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许建英赵宇龙
关键词:糖尿病空腹血糖血清C肽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胰岛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究血清C、胰岛素水平变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周口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分为A组(7.0~11.1 mmol/L)、B组(11.2~14.0 mmol/L)和C组(≥14.0 mmol/L),同时选择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在空腹时刻和口服75 g葡萄糖水后的0.5 h、1.0 h、2.0 h分别采集其3 mL静脉血用于C(C-peptide,C-P)和胰岛素(insulin,INS)指标检测,并分析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结果:A、B、C组GLU水平在0 h、0.5 h、1.0 h、2.0 h时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0.5 h、1.0 h、2.0 h时刻C-P、IN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INS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发生有关,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准确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有效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李佩李茹
关键词:2型糖尿病C肽胰岛素
GDM患者C、脂联素及25-羟基维生素D3与产后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性
2025年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C、脂联素及25-羟基维生素D3与产后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GDM患者,追踪随访产后1年内是否出现糖代谢异常分为纳入糖代谢异常组(75例)、代谢正常组(7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娩当天血C、脂联素及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及产后1年时胰岛素抵抗情况,探究各指标与患者产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影响因素。结果:异常组孕前及分娩时体质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均高于正常组,C高于正常组,脂联素及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低于正常组,产后1年时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经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分娩时C与产后1年时FPG、FINS、HOMA-IR水平呈正相关,脂联素、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产后1年时FPG、FINS、HOMA-IR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低、脂联素高、25-羟基维生素D3低及孕前体质指数高、分娩时体质指数高均对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产生影响。结论:GDM患者分娩时C水平与产后胰岛素抵抗指标呈正相关,脂联素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与产后胰岛素抵抗指标呈负相关,C低、脂联素高、25-羟基维生素D3低、孕前和分娩时体质指数高均对GDM产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产生影响。
郭小芳龙丹丹盛瑸樾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C肽脂联素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
血清C、透明质酸、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能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清C、透明质酸、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肾功能损害将其分为糖尿病组(n=90)和糖尿病肾病组(n=60),另选取同期该院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C、透明质酸、GSP、HbA1c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透明质酸、GSP、HbA1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组血清C、透明质酸、GSP、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糖尿病肾病组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透明质酸、GSP、HbA1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0.724、0.827、0.836、0.984,其中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四者单项检测诊断效能。结论:血清C、透明质酸、GSP、HbA1c水平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能高于四者单项检测诊断效能。
仇逸
关键词:血清C肽透明质酸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
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效果
2025年
探讨血清C结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效用。方法 选取10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为诊断参考(金标准),分析一种方法检测和联合检查结果的不同。结果 100例受检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C、糖化血红蛋白检出率分别是85.00%、78.00%、82.00%、84.00%,联合检测为84.00%;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在糖尿病诊断中,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价值更高。
卢立江廖芳苏航就
关键词: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
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效果
2025年
评价血清C(简:FCP)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简:HbAlc)检验对于糖尿病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3年内收入的71例糖尿病患者,以此为患病组;选择同期收入的71例健康体检者,以此为健康组,均行FCP联合HbAlc检验,评价检验结果。结果 患病组的FCP水平低,HbAlc水平高,P<0.05。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简:OGTT)为准,联合检验的诊断效能更高,P<0.05。结论 FCP联合HbAlc可以检出糖尿病病情,而且对于该病的诊断效能比较高,可以作为基础性的诊断方法。
王萍
关键词: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
血清C、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5年
探讨血清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水平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内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纳入作为实验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3年12月),对比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HbA1c、TSH、FT3、FT4。结果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糖尿病阳性100例,血清C阳性80例,HbA1c阳性75例,TH阳性78例,联合检查阳性97例;联合检验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项检验,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空腹C、餐后1hC检测值低,HbA1c检测值均高,TSH、FT3检测值低,FT4高,P<0.05。空腹C、餐后1hC、HbA1c、TSH、FT3、FT4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22,95%CI为0.965。结论 血清C、HbA1c、TH水平联合检验诊断效能较高,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林绮乐唐樱雪黄永俊
关键词: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血清C与胰岛素测定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2025年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应血清C与胰岛素的测定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均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比两组血清C与胰岛素测定结果。结果 病例组餐前、餐后1h、餐后2h和餐后3h的血清C测定为(0.98±0.15)ng/ml、(2.18±0.63)ng/ml、(2.57±0.55)ng/ml、(2.13±0.49)ng/ml,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胰岛素测定为(43.52±18.51)pmol/L、(174.29±49.61)pmol/L、(186.24±51.34)pmol/L、(115.45±24.61)pmol/L,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可有效检出不同时间的血清C与胰岛素变化,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更多帮助。
倪媛谢志芳
关键词:2型糖尿病化学发光免疫血清C肽胰岛素
一种可穿戴的C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的C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应用。该装置中含有一种检测芯片,其包括通过出液通道依次连接的微针阵列、反应腔和注射部。本发明中的可穿戴的C检测装置能够在15min内实现C的快速检测,同时,在经过洗脱...
蒋兴宇陈升波王斗

相关作者

高鑫
作品数:342被引量:2,115H指数:2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脂肪肝
李霞
作品数:243被引量:1,29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1型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张苏河
作品数:93被引量:495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脂联素 妊娠期糖尿病
周智广
作品数:864被引量:6,045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DA
崔世维
作品数:179被引量:739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肾病综合征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