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188篇“ BANKING“的相关文章
开放银行的数据风险及其法律防范
2025年
开放银行商业模式对传统银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为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放银行的核心是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共享激活银行内海量金融信用数据的价值,创建共赢的生态体系。但数据共享也带来了数据授权风险、数据安全风险与数据滥用风险。数据风险的主要成因是:知情同意机制失灵;未对接受数据共享的主体设置明确的准入标准;缺少数据共享阶段的信息披露机制导致数据使用的透明度降低。防范开放银行带来的数据风险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现有的授权机制,保障客户基于自由意志作出授权;建立第三方准入审核机制,阻挡不合规的第三方机构加入数据共享链;强化参与方的信息披露义务,缓解信息不对称。
刘辉姜莉莉
关键词:数据风险数据共享法律规制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内部收入不平等
2025年
本文选取中国2007-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有显著正向影响,即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扩大会加剧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通过金融收益和劳动收入份额分配机制加深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异质性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显著正向影响效果主要体现在非东部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
钟华明肖月
关键词:金融收益劳动收入份额
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与国有企业影子银行化
2025年
本文以《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的出台为冲击,检验了追责制度对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追责制度整体上使国有企业加大影子银行投资,表现为增加规范性较高的委托贷款类业务,抑制风险性最强的民间借贷类业务。国家监管力度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加是其主要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在高管风险偏好低、业绩压力高和政府干预强度大的企业中更显著。在追责制度压力下,国有企业影子银行化会削弱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长期价值和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李世辉王诗丽牛珂贺勇
关键词:国有企业
银行业开放能带来更多的FDI流入吗?
2025年
扩大银行业开放是金融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区域贸易协定(RTA)有关规则,构建了银行业开放指标,并利用2014—2022年47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业开放对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经济体银行业开放水平的提升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非线性关系。机制分析表明,银行业开放水平的提高会扩大跨国公司(MNC)的信贷可得性并降低银行业信用风险,进而对FDI流入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双边开放,各经济体积极拓展多边开放更能吸引FDI;细分开放限制来看,降低入境限制、人员流动、竞争障碍和其他歧视性措施四方面的开放壁垒均有利于吸引更多FDI流入;在产业和行业层面,发现银行业开放有助于吸引第二、第三产业的FDI流入,且对第二产业的正向作用主要是来自对制造业的积极影响。目前,我国仅在降低入境限制方面的表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表明我国银行业还存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空间。本文建议从稳步实行制度型开放、积极拓展多边合作、精准建设开放的薄弱之处三个方面扩大银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李平王云云党修宇
关键词:银行业开放外商直接投资信贷可得性信用风险
数据资产视角下银行机构数据管理研究
2025年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商业银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据资产的有效集成与管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商业银行需积极拥抱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通过构建高效的数据集成平台,实现内外部数据的无缝对接与深度融合。这不仅有助于银行精准洞察市场动态、客户需求及风险趋势,还能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拓宽盈利渠道,优化产品服务及运营策略。文章深入探讨了商业银行数据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银行数据管理整体优化的实际建议,进一步推动银行数据管理效率的显著提高。
黄伟晴
关键词:数据管理银行机构
大模型技术在银行业法律审查智能化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5年
大模型的应用开创性地改变了银行业传统的法律审查纯人工方式,辅助提升了法律审查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审查意见不一致、问题点遗漏等风险。同时,借助智能法审辅助工具,由大模型自动作出辅助提示意见,有助于缩短法律审查的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陈慧强王雁南刘路
关键词:审查意见银行业智能化
基于金融业的近代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
2025年
本文采用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的连锁网络模型方法,基于1935年《全国银行年鉴》所载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和票号钱庄2702所(1397家)近代金融机构数据,构建了基于金融业的近代中国城市网络并分析其网络特征、空间结构和凝聚子群分布,最终运用广义线性回归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基于金融业的近代中国城市网络由中资银行主导,其次为外资银行和票号钱庄。(2)在网络联系强度方面,中资银行的城市网络联系形成以“(上海—南京)—(天津—北京)”为顶点的发展轴结构。外资银行的城市联系网络重心在沿海和东北地区。票号钱庄联系网络呈现离散分布。(3)在凝聚子群方面,中资银行城市网络的0子群覆盖长江以北与沿海省份,长江以南遗存多个省域子群。外资银行城市网络分为东北地区与沿海各省两大子群。票号钱庄城市网络子群空间范围差异较大,子群间多处重叠。(4)相较于近代埠际贸易网络,基于金融业的城市网络南北分布更加均衡,整体上空间分布也更为整合;较之基于金融业的现代城市网络,近代网络顶点分布更集中,并更多地与政治中心重合。(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特权,民族资本的繁荣和新式交通条件是影响基于金融业的近代城市网络的重要因素。
党荧王哲张晓虹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空间结构
异质性房地产冲击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
2025年
基于双重ΔCoVaR模型,从风险贡献和风险敞口两个方面,考察我国房地产市场对银行业的净风险溢出效应,分析不同房地产冲击下银行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的截面与时序特征,并实证分析影响净风险溢出效应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异质性房地产冲击对银行金融机构的净风险溢出效应显著,相较于房贷冲击,房价冲击的净风险溢出作用更为明显。在截面维度,房地产冲击下银行净风险贡献与净风险敞口存在明显错配,国有大型银行起到“稳定器”的作用,而中小型银行更多担任“放大器”的角色。在时间维度,不同房地产冲击对银行业净风险溢出效应的时序走势存在差异。房地产价格净风险贡献与敞口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房地产贷款净风险贡献与敞口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性。此外,银行信贷扩张是房地产风险传染外溢至银行业系统的关键,银行间直接关联网络和间接关联网络分别对房地产价格、房地产贷款的净风险溢出效应起驱动作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可以有效抑制房地产风险在特定渠道下对银行业系统的净风险外溢。
侯宇峰徐晓光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风险溢出效应
影子银行融资对上市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促进还是阻碍
2025年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影子银行融资数据,本文从企业创新的微观视角实证研究了影子银行融资对实体经济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多样化的影子银行融资对企业创新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金融租赁融资加剧了企业创新水平下降趋势,而委托贷款融资却缓解了企业创新水平下降趋势,信托贷款融资的影响并不明显。导致这种影响差异的原因在于影子银行融资契约的异质性。委托贷款大多为成本较低的关联贷款,资金提供者有机会分享创新成功的收益且对创新失败更加容忍,因此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促进其创新发展。金融租赁较高的成本和更为严苛的等额本息偿还方式加剧了创新与资金偿还现金流的不匹配,抑制了企业风险承担,阻碍了创新。进一步研究显示,影子银行融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风险承担机制而不是财务流动性机制。
郝项超胡慧杰梁琪
关键词:影子银行委托贷款
银行部门扩张、市场竞争与出口模式分化之谜
2025年
在当前中国出口局势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如何依靠金融改革力量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构建一个包含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双寡头市场竞争博弈模型,以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放松城商行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管制的规定构造了准自然实验,深入探究了中小商业银行部门扩张如何塑造不同规模企业在出口模式上的分化。研究发现,中小商业银行部门扩张有助于增加规模以下企业的出口数量,由此形成的市场竞争效应会引发规模以上企业减少出口数量进而提升产品质量。此外,市场集中度和出口三元分解维度的机制检验,诠释了中小商业银行部门扩张的非对称信贷冲击会加剧规模以下与规模以上企业间的竞争效应。本文为健全多层次金融体系、助力贸易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启示。
司登奎宋敏刘贯春胡浩然

相关作者

刘晶晶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盛京银行
研究主题:理财业务 银行理财业务 BANKING 银 网上银行业务
徐倩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
研究主题:BANKING 服务外包基地 科尔尼 金融服务外包 外汇收支
张媛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经济责任审计 下人 人民银行 责任观 IMF
张明明
作品数:39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会计信息化 价值链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信息技术 中策橡胶
郭俊秀
作品数:8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律问题研究 投资者保护 私募 证券私募发行 法律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