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篇“ 鼻渊方“的相关文章
自拟对脾胃湿热型慢性窦炎术后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 探讨自拟对脾胃湿热型慢性窦炎(CS)术后患者康复的疗效。法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行功能性内窥镜窦手术(FESS)治疗的CS病例102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至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纳入51例。对照组病例术后第2d采取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治疗组病例常规用药同对照组,增服自拟。两组病例均予8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主观病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客观病情窦CT评分与内镜检测评分、脾胃湿热证评分以及分泌物中白细胞介素(IL)-5、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安全性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 8周疗程完成后,治疗组病例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P<0.05)。8周疗程完成后,两组病例VAS评分显著减少,且治疗组病例在同时点分别减少更显著(P<0.05)。8周疗程完成后,两组病例Lund-Mackay与Lund-Kennedy评分显著减少,同时治疗组病例减少更显著(P<0.05)。8周疗程完成后,两组病例脾胃湿热证评分显著减少,同时治疗组病例减少更显著(P<0.05)。8周疗程完成后,两组病例分泌物IL-5、IL-1β、TNF-α水平明显减少,同时治疗组病例减少更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为9.80%,但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3.92%)低于对照组为15.69%,但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本组自拟对脾胃湿热型CS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有助于主观与客观病情的控制,改善中医证候,以及抑制炎症反应,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和复发风险。
沈利民郁燕敏邓永君郭方强
关键词:鼻渊方鼻窦炎脾胃湿热证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Β
自拟腔冲洗对慢性窦炎内镜术后临床疗效和黏膜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慢性窦炎功能内镜(FESS)术后患者使用自拟腔冲洗的临床疗效和对黏膜恢复的影响。法将76例慢性窦炎内镜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喷12周;治疗组:38例予自拟腔冲洗;对照组:38例予0.9%氯化钠注射液行腔冲洗。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包括: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及治疗前后内镜Lund-Kennedy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术腔清洁时间、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36/38),对照组为81.58%(31/38),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均较前降低(P<0.01),除嗅觉障碍外,治疗组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嗅觉障碍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4周、术后12周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腔清洁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粘膜上皮化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慢性窦炎术后应用自拟进行腔冲洗临床疗效确切,对黏膜的恢复起促进作用,可加速上皮化的进程,且安全可靠。
蔡楚君孙欢欢王伟史月莹常尚揆
关键词:鼻腔冲洗慢性鼻窦炎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究金氏治疗窦炎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究金氏治疗窦炎的作用机制。法 通过TCMSP、BATMAN-TCM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金氏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随后,利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与窦炎相关的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输入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的可视化网络图,并进行PPI网络分析、基因本体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最后,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 金氏窦炎之间共发现75个共同靶点。PPI网络分析表明,这75个靶点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其中排名前10的核心靶点分别为TP53、TNF、AKT1、IL-6、IL-1β、CASP3、CXCL8、CCL2、MAPK1和BCL2。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关键靶点与基因表达的正向调控、凋亡过程的负向调控以及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分子对接分析发现,TP53、TNF、AKT1、IL-1β、IL-6、CCL2、MAPK1、BCL2、CASP3和CXCL8与小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并显示出多样的生物功能。结论 金氏可能通过调节TP53、TNF、AKT1、IL-1β、IL-6、CCL2、MAPK1、BCL2、CASP3和CXCL8等靶点,发挥抗炎、抗凋亡、增强免疫反应及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从而实现对窦炎的治疗效果。
朱晓朴杨全
关键词:鼻窦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金氏治疗窦炎肺气虚寒证的疗效及对IL-6、IL-8、TNF-α、TGF-β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金氏治疗窦炎肺气虚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分泌物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的影响。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6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咽喉科门诊接诊的慢性窦炎病例共计1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金氏服用。两组均连续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主观病情评分、窦CT评分与内镜检测评分、治疗效果以及分泌物IL-6、IL-8、TNF-α、TGF-β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例视觉模拟量表(VAS)、Lund-Mackay、Lund-Kennedy评分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显著(P<0.05);1个月疗程后,观察组病例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P<0.05);1个月疗程后,两组患者分泌物IL-6、IL-8、TNF-α、TGF-β1水平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显著(P<0.05)。结论:金氏治疗窦炎肺气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朱晓朴李敏
关键词:鼻窦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转化生长因子Β1
新安加减治疗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观察新安加减治疗中隔前下出血的临床疗效。法 收集6~65岁中隔前下出血患者90例,辨证属于肺经风热或肝胆火热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根据出血情况给予对症止血后,以金霉素眼膏涂治疗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新安加减治疗2周。2周后,观察2组患者止血时间、出血量及再出血率,比较部症状VAS评分与内镜检查评分。治疗后随访2周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血时间、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部症状VAS评分及内镜检查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部症状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周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 新安加减治疗肺经风热、肝胆火热型出血,可以减少出血量、再出血率,促进腔黏膜愈合,改善患者塞、痒、流涕、喷嚏症状。随访2周疗效确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何冬伟时帆祎高士秀宋若会屠彦红
关键词:鼻出血鼻黏膜
新安加减治疗伴有咽喉反流的慢性窦炎临床研究
目的:  本课题基于新安郑氏喉科家传经验——新安加减治疗伴有咽喉反流的慢性窦炎,观察其临床疗效,包括对部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对咽喉反流的影响。创新郑氏喉科治疗病学术研究,为临床治疗伴有咽喉反流的慢性窦炎(...
何冬伟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咽喉反流临床疗效药理活性
联合克拉霉素对慢性窦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究联合克拉霉素对慢性窦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窦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疗效,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塞、流脓涕、头痛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血清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联合克拉霉素应用于慢性窦炎患者中,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塞、头痛等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李小娟汪玉婷林浓浓彭征程谢晓明
关键词:鼻窦炎克拉霉素鼻渊方临床症状炎症反应
基于SDF-1/CXCR4信号通路探讨新安流浸膏对急性窦炎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基于SDF-1/CXCR4信号通路探讨新安流浸膏对急性窦炎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法 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注射法构建急性窦炎模型,对照组予以无菌生理盐水代替。造模后第7天开始采用灌胃式连续给药1周,每天1次,治疗组给药新安流浸膏按照大鼠体重计算(7 g/kg),抑制剂组给予1mg/kg CXCR4特异性抑制剂AMD3100,对照组以及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观测大鼠窦炎病理特征并进行评分以鉴定模型的建立,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嗅上皮组织的炎性因子TNF-α以及IL-1β的表达情况,通过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嗅上皮组织中细胞凋亡数量,免疫组化检测SDF-1、CXCR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中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 3、Bax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窦炎病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相比与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炎性因子表达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以及抑制剂组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抗凋亡蛋白Bcl-2、SDF-1以及CXCR4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 3、Bax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相比于模型组抗凋亡蛋白Bcl-2、SDF-1以及CXCR4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 3、Bax显著降低(P<0.05)。结论新安流浸膏可改善急性窦炎大鼠嗅上神经元细胞的凋亡,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DF-1/CXCR4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张田喻国冻顾平叶惠平金莹
关键词:急性鼻窦炎
治疗(肺经风热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流浊涕,经久不愈,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窦炎,-窦炎指窦及腔黏膜的炎性疾病,其中根据临床症状是否超过12周界定为急性或慢性。窦症状如头痛、面部疼痛为特征,但对患儿来说更会影响患儿学习、生活,造成夜间睡眠质量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情绪低落等.
易巍鲁艳芳
关键词:鼻渊鼻-鼻窦炎鼻渊方
自拟四黄对慢性窦炎内镜术后患者嗅觉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自拟四黄对慢性窦炎内镜术后患者嗅觉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法选取某科104例慢性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52例,均行内镜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伯克纳丙酸倍氯米松喷雾剂喷,观察组加用四黄口服,同时腔冲洗,4周后对比两组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ucoeiliary fransport rate,MTR)、内镜评分(Lund-Kennedy,L-K)、窦CT评分(Lund-Mackay,L-M),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deukin-6,IL-6)、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E,TIgE)水平。结果观察组MTR高于对照组;L-K、L-M评分、hs-CRP、TNF-α、IL-6、T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四黄可加快MTR,改善嗅觉功能评分,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抑制变态反应。
付志刚张刚强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嗅觉功能炎性因子

相关作者

郑日新
作品数:92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安医学 地黄汤 养阴清肺汤 耳鸣 急性扁桃体炎
屠彦红
作品数:57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安医学 变应性鼻炎 地黄汤 滴鼻灵 腺样体肥大
宋若会
作品数:95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滴鼻灵 新安医学 疗效观察 地黄汤
刘西舟
作品数:2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鼻渊方 急性鼻窦炎 流浸膏 外周血象 组织病理学
高士秀
作品数:24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安医学 反流性咽喉炎 地黄汤 腺样体肥大 郁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