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篇“ 麻醉药用量“的相关文章
-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肌(SAPB)联合肋间神经阻滞(ICNB)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阻滞组(n=50)和ICNB组(n=50)。联合阻滞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SAPB+ICNB,ICNB组接受超声引导下ICNB。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总出血量、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及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用量、术前及术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每分最大通气量(MVV)]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总出血量、PACU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的下床时间为(25.61±3.04) h,显著短于ICNB组[(31.64±3.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2、4、8、12、24 h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2.24±0.81)、(2.68±0.79)、(2.19±0.80)、(1.68±0.52)、(1.09±0.33)分,咳嗽时VAS评分分别为(3.78±0.98)、(3.88±1.06)、(3.09±0.67)、(1.96±0.43)、(1.59±0.38)分,显著低于ICNB组相同时间点的VAS评分[静息时:(3.41±0.94)、(3.89±0.94)、(3.40±0.92)、(2.44±0.58)、(2.05±0.29)分,咳嗽时:(4.67±0.91)、(4.56±1.09)、(4.15±0.62)、(2.99±0.60)、(2.53±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和48 h舒芬太尼用量和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为(360.85±81.64) mg、(1.29±0.38) mg、(27.45±5.73) mg、(65.40±10.07) mg和(6.85±2.34)次,均显著少于ICNB组[(398.47±90.12) mg、(1.56±0.32) mg、(34.83±5.28) mg、(69.65±9.42) mg和(8.91±2.5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术后FEV1、FEV1/FVC
- 李晨张慧玲刘秀祥王超王晴晴
- 关键词:肋间神经阻滞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早期肺癌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药用量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早期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时血流动力学和术中麻醉药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拟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TEAS组患者术前30 min于双侧内关和曲池穴行TEAS,频率为2/100 Hz,持续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在相应穴位贴上电极片,但不予电刺激。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和术中用药原则相同。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和气管插管后5 min(T3)血压和心率。观察术中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记录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术后复苏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即刻的血压和心率降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103±6)mmHg,TEAS组平均动脉压:(94±7) mmHg,P=0.001;对照组心率:(91±8)次/分,TEAS组心率:(80±10)次/分,P=0.001],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减少[对照组:(1.18±0.48)mg,TEAS组:(0.89±0.32)mg,P=0.004],术后复苏时间缩短[对照组:(53.2±6.8)min,TEAS组:(46.2±6.0)min,P=0.001]。结论 TEAS有助于维持早期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时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麻醉药的用量,缩短复苏时间。(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No.ChiCTR2200057529)
- 刘洁刘慧慧吴财能马武华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血流动力学内关曲池
- 超声引导下肋间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后急性疼痛及麻醉药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后急性疼痛及麻醉药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拟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肋间组与胸椎旁组,各38例。肋间组采用全麻联合肋间神经阻滞,胸椎旁组采用全麻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2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24 h内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麻醉药用量、手术前后血清疼痛应激指标[前列腺素E2(PGE2)、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不良反应。结果胸椎旁组下床时间早于肋间组(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点(2、4、8、12、24 h),胸椎旁组患者在静息和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低于肋间组(P<0.05);术后2 h、24 h胸椎旁组血清PGE2、NE及Cor水平均低于肋间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 h、24 h 2组血清PGE2、NE均升高(P<0.05),术后24 h胸椎旁组Cor水平与术前无差异(P>0.05)。2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旁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肋间组(P<0.05)。肋间组与胸椎旁组恶心(28.95%vs.34.21%)、呕吐(7.89%vs.5.26%)、嗜睡(2.63%vs.7.89%)、咳痰无力(2.63%vs.5.26%)及肺部感染(2.63%vs.0.00%)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缓解肺楔形切除术后急性疼痛及减少术后24 h麻醉药用量方面效果较好,两种神经阻滞方案在术后总麻醉药用量方面相当,且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临床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镇痛方案。
- 朱联周阿尔达克·夏买提佘志佳
- 关键词:肺楔形切除术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急性疼痛麻醉药用量
- 链霉蛋白酶联合不同剂量西甲硅油对电子胃镜检查中视野清晰度及麻醉药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对电子胃镜检查中视野清晰度及麻醉药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本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231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小剂量组(200 mg西甲硅油)、中剂量组(400 mg西甲硅油)与大剂量组(600 mg西甲硅油),每组77例。比较三组患者胃镜视野清晰度及优良率、丙泊酚用量、胃镜检查总时间、胃镜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减缓、呛咳、呕吐、头晕),并于给药前(T_(0))、诱导给药即刻(T_(1))、入镜时(T_(2))、检查开始3 min(T_(3))、检查结束(T_(4))测定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三组患者视野清晰度优良率比较,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丙泊酚用量及胃镜检查总时间比较,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同时点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霉蛋白酶联合400 mg西甲硅油较为适宜应用于电子胃镜检查中,既可提升电子胃镜视野清晰度,又可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 吴小配于智慧房晓文
- 关键词:胃镜检查麻醉药
- 术中利多卡因维持注射对胸腔镜下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麻醉药用量及CPSP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术中利多卡因维持注射对胸腔镜下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麻醉药用量及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 syndrome,CPSP)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择期胸腔镜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麻醉方法分组,对照组(n=36)术前采取利多卡因诱导麻醉,研究组(n=44)采取利多卡因术前诱导麻醉并术中维持注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苏醒、术后指令恢复、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围术期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术后苏醒期镇静-躁动评分(SAS)、术后急性疼痛情况及术后3个月CPS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5.32±2.54)h、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丙泊酚(263.01±40.95)mg、瑞芬太尼(0.63±0.16)m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9、5.844、6.614,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CPS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PSP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期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后3、6、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利多卡因维持注射能提升胸腔镜下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镇痛、镇静效果,并有效预防CPSP发生,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朱状辉单忠贵柯少凡许佳承
- 关键词:术后慢性疼痛利多卡因胸腔镜心脏瓣膜置换麻醉
- 一种麻醉剂的麻醉药用量计算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剂的麻醉药用量计算方法,涉及数据计算技术领域。该一种麻醉剂的麻醉药用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计算步骤:S1、首先测量患者的体重T以及身高L的具体数值,并由此根据净体重Z以及体表面积S公式计算出患者的净体重Z...
- 徐同生刘祯庆陈晓东
-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药下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对初产妇患者麻醉药用量、NR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药(PIEB)下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对初产妇麻醉药用量、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来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分娩且孕周37~42周的初产妇9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实施传统硬膜外阻滞(EP)+PIEB,研究组实施DPE+PIEB。比较两组初产妇麻醉药用量、NRS评分、阻滞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罗哌卡因用量为(65±30)mg,明显低于对照组[(85±2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分娩镇痛前,两组产妇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15、30 min、宫口扩张8 cm时及分娩后1 h,两组产妇NRS评分逐渐降低,且研究组产妇NRS评分分别为(4.42±1.04)、(3.23±0.68)、(2.72±0.49)、(2.03±0.71)、(1.87±0.31)分,低于对照组[(6.89±1.02)、(4.95±0.93)、(4.21±0.68)、(3.79±0.81)、(2.04±0.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为(440.36±50.64)、(380.75±40.22)、(46.58±4.74)、(5.68±1.7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470.25±50.52)、(409.63±41.55)、(57.26±5.89)、(7.69±2.4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恶心、瘙痒、头疼、胎心过缓、低氧血症、产间发热、低血压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联合PIEB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起效较快,可以缓解产妇疼痛,并且可以有效降低产妇麻醉药用量,缩短产程,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 吴演文曾伟徐波
- 关键词:初产妇
-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以及术后镇静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及术后镇静镇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根治性胃癌手术121例患者的资料。右美组62例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定辅助方案进行麻醉,盐水组59例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辅助方案麻醉,分析比较组间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右美组HR、MAP及BIS指标对比盐水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2)右美组麻醉药用量对比盐水组明显较少(P<0.05)。(3)右美组术后镇静、镇痛影响对比盐水组有均明显优势(P<0.05)。(4)右美组E、NE水平对比盐水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胃癌根治术中全身麻醉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减少麻醉药用量,能够增强术后镇静镇痛效果。
- 闫丽娜关双成尚宇
- 关键词:全身麻醉胃癌根治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
- 电针对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麻醉药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电针减少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麻醉药用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手术,试验组全麻的同时予以电针内关、合谷穴。记录全麻药物追加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试验组术中丙泊酚、芬太尼追加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6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采用电针刺激,可减少全麻药追加量,并不影响手术安全和降低麻醉效能。
- 张治军马文章静怡童秋瑜
- 关键词:针刺疗法针刺麻醉针药复合麻醉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气管插管
- 不同硬膜外麻醉给药方案对足月初产妇分娩疼痛、麻醉药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硬膜外麻醉给药方案对足月初产妇分娩疼痛、麻醉药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拟接受硬膜外麻醉镇痛的足月初产妇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2例,予以硬膜外持续给药方案;观察组53例,予以硬膜外规律间断给药方案。比较2组分娩时疼痛程度(VAS评分)、麻醉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麻醉镇痛前比较,2组硬膜外麻醉镇痛后各时间节点(镇痛后2 h、镇痛后3 h、分娩时及分娩后1 h)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后各时间节点(镇痛后3 h、分娩时及分娩后1 h)VAS评分、麻醉药物(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用量、不良反应(发热)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镇痛时采取规律间断给药方案能显著改善足月初产妇镇痛效果,减少药物用量,降低常见发热现象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 郑丽宾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初产妇分娩给药方案
相关作者
- 张治军

- 作品数:138被引量:3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研究主题:突发性耳聋 变应性鼻炎 慢性鼻-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甘桔汤
- 严春燕

- 作品数:14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围术期 麻醉药用量 苏醒时间 人工流产术 血糖控制
- 李钧

-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阻滞 麻醉药用量 苏醒时间 胸背部 老年患者
- 李进进

- 作品数:12被引量:100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针灸 经皮穴位电刺激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复合全身麻醉
- 麻海春

- 作品数:208被引量:99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丙泊酚 老年患者 舒芬太尼 麻醉 右美托咪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