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0篇“ 麻醉技术“的相关文章
- 纤维支气管镜诊治中麻醉技术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自1897年德国科学家KILLIAN首次应用食管镜从气管内取出骨性异物,开创内镜下支气管镜操作的历史,到1968年可弯曲的纤维支气管镜(FOB)问世,支气镜技术逐渐发展应用于临床,目前FOB诊疗是肺部疾患的确诊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的数量和复杂性都在增加,对舒适化的麻醉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儿童、高龄患者等特殊人群。本文就应用于FOB诊疗的新型麻醉药物及气道管理方式等麻醉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阙沁虹曾海波杨珍刘才华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麻醉药物气道管理镇静麻醉
- 免插管自主呼吸麻醉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免插管自主呼吸麻醉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新思路、新策略。方法40例择期行肺大疱、肺活检和手汗症等胸腔镜短小手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静脉麻醉+完善的区域阻滞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于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单肺通气条件下接受胸腔镜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术中手术视野暴露满意情况、麻醉效果、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手术视野暴露满意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进食时间(0.34±0.16)d、下地活动时间(0.69±0.22)d、住院时间(2.17±1.54)d均短于对照组的(0.62±0.37)、(1.18±0.65)、(5.85±2.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两组术后24 h的WBC、NEUT%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实验组WBC(5.17±2.25)×10^(9)/L、NEUT%(60.31±7.20)%均低于对照组的(7.24±3.16)×10^(9)/L、(67.42±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道症状、声嘶、咽痛发生率分别为10.00%、5.00%、5.00%,均低于对照组的40.00%、50.00%、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插管自主呼吸麻醉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获取满意的手术视野暴露和麻醉效果,缩短手术和麻醉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使患者尽早进食和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陈大广张捷陈庆亭李耿华谭国成李水娇
- 关键词:胸腔镜快速康复
- 低浓度局麻药经超声引导下臂丛+颈浅丛神经入路的分离麻醉技术在肩关节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 随着医疗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目前在临床中,超声引导在神经阻滞方面的应用更加的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肩关节微创手术是临床中对于肩部骨折、肩袖损伤等疾病进行治疗的常见方式,该治疗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肩关节开放性手术而言,更...
- 刘志国
- 关键词:颈浅丛肩关节微创手术颈浅丛神经阻滞分离麻醉
- 精准可视化麻醉技术在快速康复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分析对快速康复骨科患者实施精准可视化麻醉技术的具体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快速康复骨科患者(观察组43例实施超声定位下椎管内麻醉,对照组43例实施盲穿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股神经阻滞的情况、术后 疼痛的情况、氧化应激的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操作时间更短、操作时最大AVS评分更低,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均更高(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MDA和SOD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精准可视化麻醉技术在快速康复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价值,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也提升了患者的康复体验和生活质量。
- 王锡静
- 关键词:快速康复骨科
- 改良后的针刺麻醉技术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4年
- 观察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采取改良后的针刺麻醉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收治的30例胸腔镜肺部手术并接受早期针刺麻醉技术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22年7~12月收治的30例胸腔镜肺部手术并接受改良后针刺麻醉技术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分别给予麻醉处理后,观察两组HR、MAP、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情况、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HR(86.45±2.63)次/min,MAP(92.14±2.59)mmHg,疼痛评分(3.62±1.28)分,住院时间(7.89±2.65)d,术后康复良好率73.33%,满意度66.67%。观察组HR(70.45±1.68)次/min,MAP(71.36±1.12)mmHg,疼痛评分(1.14±0.08)分,住院时间(6.33±1.49)d,术后康复良好率96.67%,满意度93.33%更优(P<0.05)。结论 在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中,通过采取改良后针刺麻醉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王明春
- 关键词:疼痛评分住院时间
- 现代临床麻醉技术
- 胡瑞花
- 骶尾骨麻醉技术治疗猫自发性膀胱炎一例
- 2024年
- 猫自发性膀胱炎(FIC)是公猫常见的下泌尿道系统疾病,与猫应激反应有极大的关联性,临床常见尿道功能性阻塞,进而引起患猫水、电解质、生化指标紊乱,严重时致死。传统治疗方案为留置导尿管并住院观察,有较多副作用,如住院环境常对患猫促发应激反应,不利于病情恢复,且治疗周期长而费用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宠物医生倾向于采用镇痛、舒缓情绪的治疗方案来治疗FIC。
- 洪馨兰王毅楠李婷郭娟黄雪纯
- 关键词:麻醉技术膀胱炎住院观察公猫住院环境
- 一例骶尾骨麻醉技术治疗猫自发性膀胱炎的病例报告
- 2024年
- 1例5月龄英国短毛猫因尿道阻塞就诊。尿常规检查可见鸟粪石结晶、细菌,未见白细胞吞噬相。超声波检查可见腔内有散在高回声光点,重力侧有高回声带,膀胱三角区轻度扩张,提示膀胱结晶、尿闭。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猫自发性膀胱炎引起的尿道阻塞。通过骶尾骨麻醉技术进行膀胱泄压、尿道解痉挛和止痛,配合费洛蒙舒缓情绪,治疗第二日患猫恢复自主排尿,第三日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异常,给予居家护理表并出院。患猫出院一年,至今未复发下泌尿道疾病。该病例为猫自发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黄雪纯郭娟陈一丹
- 关键词:尿道阻塞
- 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技术在胸腔镜辅助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 祖拉亚提·吐尔逊
- 剖宫产手术中椎管内麻醉技术的应用和剂量研究进展
- 2023年
- 本文着重阐述剖宫产手术中椎管内麻醉技术、局部麻醉药剂量和临床中椎管内麻醉操作中超声的应用。旨在为产妇提供精确的个体化局部麻醉药剂量与麻醉方案,减少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促进产妇术后康复。
- 范韩梁叶鹏郑艇郑晓春
-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剖宫产局部麻醉药超声
相关作者
- 连庆泉

- 作品数:482被引量:2,085H指数:21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姜黄素 丙泊酚 儿童 小儿 异丙酚
- 于布为

- 作品数:567被引量:3,871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 丙泊酚 麻醉学科 异丙酚 全身麻醉
- 李军

- 作品数:606被引量:3,136H指数:25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姜黄素 麻醉 小儿 丙泊酚 术后镇痛
- 易阳艳

- 作品数:135被引量:33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激光 脂肪干细胞 腋臭 血管瘤 疗效
- 石炳毅

- 作品数:785被引量:1,930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肝移植 肾移植受者 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