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4篇“ 高等教育评价“的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国际借鉴被引量:1
2025年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牵引力。充分发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推动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是人工智能赋能行动的重要任务。文章以活动理论为基础,从评价主体的协同性改革、评价客体的适应性改革、评价工具的创新性改革、评价原则的突破性改革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将现有国际研究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的关键要素概括为三个方面:科学研制评估指标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评估主体作用,实现人机协同评估的重要前提;多模态数据深度分析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推动评估方法创新的重要举措;完善相关标准、制度或规则是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此为鉴,为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我国应在以下五个方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制度规范,保障评价活动公平有序;优化指标体系,科学牵引高等教育改革;升级数字底座,全面普及数字教育形态;强化自评能力,保障技术赋能改革效度;注重文化培育,推动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
李运福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评价人机协同自我评价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动因、内涵及路径
2025年
在运用“目标达成说”、应答模式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等评价理论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动因进行分析基础上,明晰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内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其教育属性、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正成为高等教育评价改革驱动力。通过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问题分析,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多元综合评价体系、个性化评价与学习支持体系、高效评价与管理体系、伦理与隐私保护体系和持续优化与反馈体系,强调试点与示范推广,为保障高等教育评价科学性、公平性、透明性与持续性,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增值提供路径。
吴中元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评价动因
迈向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路径优化
2025年
高等教育评价作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其价值取向和实施路径亟待优化。本文通过剖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其评价价值取向的应然选择,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刘智梁
关键词:高等教育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下高等教育评价的绿色转向
2025年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现实要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重要趋势。《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大学影响力榜单”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种可观测、可追踪、可评估的新型高等教育评价标准,旨在敦促大学职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双向融合。文章基于“世界大学影响力榜单”分析国际高等教育评价新路径后发现,相较于传统高等教育评价模式,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等教育评价中的影响力逐年扩大,已初步形成以社会贡献衡量办学水平的价值理念。“世界大学影响力榜单”围绕“研究、教学、管理与服务”的评价支柱,以及以“命题—开放—择优”原则为指引的“17+3X+N”评价模式,推动了高等教育评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转向。
刘骥张文静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价可持续发展大学职能
高等教育评价的逻辑与功能被引量:3
2024年
评价既有评学生的,也有评教师的,还有评机构的。与工业产品不同,教育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评价采用的是一系列确定性的原则。这就导致有些评价比较受欢迎--它们促进学校发展,对学校有好处;而有些评价就不是那么受欢迎--它们会使学校急功近利,搞一些形式主义的事情,产生不好的结果。
林建华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教育强国大学评价
现阶段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问题分析和着力方向
2024年
一、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中的问题观察与分析。第一,量化评价思维惯性还需彻底扭转。过度依赖量化评价可能产生目标置换的现象。目标置换是评价对象以在评价标准上获得高分作为目标,而不是追求被评价活动的内在价值或忽略未纳人评价的活动的价值。
吴合文李旭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改革思维惯性
现阶段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理念澄清和着力方向被引量:6
2024年
高等教育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治理手段,对学生学习、教师发展和学校改进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等教育评价有着内在的价值和规律,体现在评价类型与评价应用的契合、评价价值与实践的契合以及评价体系与治理的契合等方面。在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尊重教育评价的内在价值与规律,出现了阻滞评价改革的问题,包括量化评价惯性思维、评价指标科学性和精准性有待提升和评价体系缺乏协同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面向质量提升,将转变评价理念并改进评价实践、重拾学术信任文化以及提升评价参与者的评价素养作为改革推进的重要支撑。
吴合文李旭
关键词:教育治理教育评价高等教育评价信任文化
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主要成效、基本经验与完善之策
2024年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以党政、学校、师生和社会为主体,切实破除“五唯”顽瘴瘤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以政策集成、破立结合、多方协同为重要方法,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刘振天
关键词:教育评价体系立德树人高等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改革学生身心健康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
2024年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为教育领域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评价服务,引发教育评价领域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高等教育自身变革的积极尝试,是对国家战略的重大响应。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工智能具有科学性、多元性、发展性的特征,它大大提高评价效率、改善评价结果、丰富评价主体、促进资源配置。另外一方面,由于算法复杂性、抽象性、排他性等特征,人工智能在伦理安全、评价标准、技术更迭、数据处理方面存在诸多挑战。研究主要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评价主体层面、评价标准层面四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价值最大化,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ables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provides mor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evaluation services for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triggers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is a positive attempt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tself and a major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a double-edged sword. On the one h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valuation efficiency, improve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enriches the evaluation subject, and promote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complexity, abstraction, exclusiv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re are many challenges in the aspects of ethical safety, evaluation standard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data processing. This study mainly puts forward specific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rom four levels: system level, technical level, evaluation subject level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level, so as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AI-enabled hi
余娅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评价
面向高质量时代的高等教育评价:问题审视与改进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我国构建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了促进建成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对高等教育评价进行变革。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评价导向偏离人才培养本位,学术评价的量化弊病损害大学科研的实质性发展,官方评价的“宰制效应”损害高等教育自主发展,商业性大学评价裹挟高等教育发展。为了使高等教育评价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亟需改进教师评价体系,回归人才培养本位;优化学术评价体系,引领大学科研的实质性发展;超越评价的宰制与裹挟,促进高等教育自主发展。
薛文涛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价

相关作者

王洪才
作品数:246被引量:3,410H指数:3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现代大学制度 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治理 教育
沈志莉
作品数:11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 教育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
叶怀凡
作品数:70被引量:363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文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方高校 高等教育 绩效工资 新建本科院校 义务教育
唐华生
作品数:151被引量:501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民主党派 新建本科院校 参政党 地方高校 高校
王燕
作品数:84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 医学遗传学 血管平滑肌细胞 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