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 篇“ 高湖面 “的相关文章
青藏高 原纳木错异常高 湖面 重建工作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3年 青藏高 原的许多湖泊发育有湖岸线、侵蚀阶地和高 湖面 沉积物,这些地貌和沉积单元是反映地质历史时期湖面 变化的直接地貌和岩性证据。它们不仅反映了湖泊水文变化历史,还可作为揭示区域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在青藏高 原众多湖泊中,纳木错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纳木错湖岸最高 古湖相沉积物位于现代湖面 之上约150 m,高 出当今溢流垭口约123 m。至今,有关纳木错异常高 湖面 的发育时代、湖侵-湖退过程、异常高 湖面 的形成机制、与其他湖泊之间的水文联系等科学问题仍不清楚或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纳木错异常高 湖面 的特征、时代、期次和成因问题为主题,综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纳木错湖面 变化重建的研究成果,尤其对目前纳木错古湖面 重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此外,基于初步的调查结果,认为纳木错高 湖面 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并指示了一次湖侵-湖退过程。南支槽的异常振荡及其导致的冬半年降水增加可能是引起湖面 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王琨莹 冯金良 裴乐乐 胡海平 陈锋 林永崇 张继峰 胡兆国关键词:青藏高原 纳木错 湖面变化 鄱阳湖晚第四纪一次高 湖面 事件的光释光定年研究 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具有调蓄洪水、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其位于东亚季风控制区,是我国晚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之一。针对鄱阳湖水位研究多限于历史资料的年际观测,缺乏更长时间尺度的晚第四纪水位变化研究... 孙艳关键词:鄱阳湖 晚第四纪 高湖面 水位变化 晚第四纪青海湖高 湖面 研究 被引量:15 2018年 中国西北地区众多封闭湖泊湖岸堤的光释光(OSL)测年结果表明,"大湖"存在于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MIS 5)或者更早,而不是MIS 3阶段。由于高 湖面 测年结果的变化,我们对中国西北以及青藏高 原地区湖泊对晚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也随之改变。本研究对青海湖周边的湖岸堤、湖相沉积物、冲积和风成沉积物进行光释光测年,重建了青海湖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高 湖面 演化历史,得到以下结论:1)最高 湖面 (拔湖26~66 m)出现在MIS 5时期;2) MIS 3c时期湖面 高 出现在约13~17 m,但是在MIS 3a阶段湖面 下降至接近于中全新世湖面 高 度;3)全新世最高 湖面 出现在距今约5.1 ka,湖面 至少高 出现在9.1 m,之后在约2 ka前再一次出现高 湖面 ,高 出现在湖面 约8 m。青海湖高 湖面 的拔湖高 度从MIS 5a到MIS 3时期,再到全新世是依次降低的,使得早期的湖岸堤没有被后期高 湖面 破坏而较好的保存了下来。 刘向军 赖忠平 David B. Madsen 李国强 于禄鹏 黄昶 陈发虎关键词:青藏高原 高湖面 OSL测年 纳木错高 湖面 时期的溢流:基于萝卜螺壳体氧同位素及地貌证据 被引量:6 2017年 湖泊的古水位及古水文状态的重建是湖泊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本文以纳木错高 湖面 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 湖面 沉积中的萝卜螺(Radix)壳体化石,定量重建了纳木错高 湖面 时期(约4.4—2.2ka)湖水古电导率(Paleo—EC)和古水化学特征(δ18OPaleo-water和Sr/CaPaleo-water);进而利用萝卜螺壳体化石δ18Oshell,并结合古湖岸线地貌证据,讨论了古湖水水文状态。重建结果指示纳木错在高 湖面 时期湖水的Paleo—EC、δ18OPaleo-water和Sr/CaPaleo-water的变化范围分别是514~1063μs/cm、-12.0%0-~7.8‰和0.0002—0.0095。本文证实萝卜螺壳体δ18Oshell与其宿生湖泊水文状态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纳木错高 湖面 沉积剖面中,萝卜螺化石壳体的δ18Oshell值指示,纳木错在约距今4.4—2.2ka的高 湖面 期间可能处于一种间歇性外流状态。此外,基于纳木错古湖岸线分布高 程,推测高 湖面 时期古水位可能高 出现今湖面 约30m左右;而这一湖面 高 度高 于纳木错流域与仁错流域之间分水岭的高 度。因此,萝卜螺壳体化石δ18Oshell和古湖岸线地貌证据指示,纳木错在该高 湖面 期间可能存在间歇性外流;外溢湖水注入毗邻的仁错湖。 陈锋 冯金良 胡海平 田立德关键词:纳木错 溢流 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的高 湖面 与泛湖期 被引量:16 2016年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及东南部湖泊众多,除分布110个常年积水湖泊外,还存在若干季节性湖泊和干涸湖盆.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的实地考察、湖泊遗迹测量及14C和OSL定年,获得了全新世泛湖期存在的地貌学、沉积学和生物遗迹证据,揭示了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早、中期湖盆面积扩大、区域气候相对湿润的特点.测年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泛湖期开始于10cal ka BP,此前为泥炭发育期或湖沼期(11~10cal ka BP),大致在8.6~6.6cal ka BP,湖泊群达到全新世最大高 湖面 ,并于晚全新世(约3.5cal ka至今)普遍出现退缩乃至干涸.根据植物钙质根管的形成时代及其所揭示的降水量阈值研究,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在7.7~5.3cal ka BP期间古降水量可能达到200mm a^(-1).水量平衡计算表明,百年至千年尺度相对暖湿的区域气候条件,特别是南部和东南部深层地下水来水量增多,是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湖泊群维持和史前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王乃昂 宁凯 李卓仑 王奕心 贾鹏 马玲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 全新世 高湖面 水量平衡 史前文化 白碱湖地区20万年以来高 湖面 地质记录及对晚第四纪腾格里高 湖面 的指示 位于中国西部干旱-半干区,特别是季风-西风过渡带的大量湖泊,能够敏感指示季风-西风环流系统的演化历史,客观记录这些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过程,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前人利用碳十四测年法对雅布赖盐湖、居延泽及吉兰泰盐湖等地... 刘文浩关键词:高湖面 晚第四纪 光释光 文献传递 青藏高 原及其邻区晚更新世高 湖面 事件的年代学问题--以柴达木盆地和腾格里沙漠为例 被引量:13 2015年 青藏高 原及周边地区第四纪古湖泊演化时空序列已有诸多研究,然而对于晚更新世高 湖面 出现的时间框架还存在争议.可靠的测年技术是厘清这一科学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14C和光释光(OSL)两种测年手段,以取自柴达木盆地和腾格里沙漠的两套湖相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沉积物定年工作.其研究结果如下:(1)柴达木盆地的湖相沉积岩芯的14C年代数据显示,老于30 ka的14C年代可能存在低估;(2)腾格里沙漠地区的全新世湖相沉积物样品的OSL和14C测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但对于较老(>30 ka)的地层,两种测年技术产生了较大偏差,即OSL年龄远老于14C年龄;(3)两个地区的测年结果揭示了同一个现象:对于老于30 ka的湖相沉积物(尤其是来自干旱-半干旱区),14C测年技术很可能会低估其沉积年龄;(4)以往基于14C数据建立的氧同位素三阶段晚期的高 湖面 事件年代框架可能存在低估,最新的OSL测年结果表明,该高 湖面 事件的真实年代很可能老于80 ka.因此,对接近或老于30 ka的14C年代,我们需要谨慎对待,而对现有的较老的14C年代数据的可靠性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厘清诸多科学问题和争议. 隆浩 沈吉关键词:青藏高原 高湖面 湖相沉积 OSL测年 基于RS和GIS的青藏高 原高 湖面 与现在湖面 对比研究 本文利用RS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对青藏高 原上201个湖泊的现在湖面 的面积与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并对高 原高 湖面 的面积、高 程进行恢复、重建和统计,再分区对比分析高 原现在湖面 与高 湖面 分布及原因,验证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研究中... 蒋瑛关键词:湖泊学 湖面变化 遥感技术 文献传递 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晚第四纪高 湖面 与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变化 被引量:26 2012年 干旱区晚第四纪已有较多高 湖而与湖泊演化的报道和研究,对于认识区域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但高 湖面 出现的时间尚存争议,高 分辨率的气候环境记录仍相对缺乏。本文通过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湖岸地貌考察和AMS ^(14)C年代学研究,讨论达连海古湖晚第四纪高 湖面 出现的可能时间;并通过达连海DLH99孔岩芯年代和高 分辨率代用指标,讨沦高 原东北缘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达连海周围存在6级高 湖面 岸线或台地,^(14)C测年结果显示,最低的两级湖岸堤形成于全新世,其余湖岸台地年代均老于44cal.kaB.P.,当时在达连海地区形成一个较大的古湖泊。DLH99孔显示达连海近15cal.kaB.P.沉积了40.92m的湖相沉积物,平均沉积速率高 达2.7mm/a。孢粉资料揭示出,现代干旱的共和盆地在末次冰消期以来存在两个山地针叶林发育阶段,分别位于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全新世早中期是适合山地针叶林植被发育的气候最宜期,而晚全新世山地森林植被整体衰退。粒度分析结果显示,达连海全新世低水位时期对应于岩芯中部山地森林植被发育的晚期,出现较强烈干旱事件(岩芯深13~15m段),这种湖泊水位与植被所指示的气候变化不一致现象(即低水位时期盆地内耐旱植物和山地乔木花粉同时增加),可能揭示出干旱区山地与盆地环境对区域气候不同响应。达连海存在的系列高 湖面 和冰消期以来的完整气候记录,为理解晚第四纪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条件。 陈发虎 张家武 程波 杨太保关键词:青海共和盆地 湖泊记录 气候环境变化 末次冰消期 阿拉善高 原晚第四纪高 湖面 与大湖期的再探讨 被引量:26 2011年 中国西北地区晚更新世湖泊演变和水文循环是第四纪科学研究的热点,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存在一些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晚更新世高 湖面 形成的时代.通过对阿拉善高 原的野外考察、岸堤测量及14C定年,在该区域晚更新世高 湖面 与大湖期的研究上,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地貌学、沉积学证据,而且对高 湖面 的形成时期有了新的认识,为开展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考察发现,居延海地区至少存在10道不同海拔高 度的砂砾质岸堤,吉兰泰盐湖西北岸发现至少存在4道古湖岸堤,猪野泽东北岸存在9道砂砾质岸堤和一级湖成阶地.对上述古湖岸堤中遗存的瓣鳃类、腹足类生物壳体等14C测年结果及雅布赖盐湖地层年代进行分析,确证MIS3阶段阿拉善高 原存在最大高 湖面 .现有的OSL年代数据虽然与已报道的14C年代及本研究的14C年代结果存在较大分歧,甚至有些OSL年代结果不支持MIS3阶段存在高 湖面 ,但不足以否定MIS3阶段存在高 湖面 的基本结论.这两种测年结果的差异很可能指示了两个不同时期在同一区域均存在高 湖面 ,也暗示了阿拉善高 原可能在MIS5阶段和MIS3阶段早期均存在高 湖面 . 王乃昂 李卓仑 程弘毅 李育 黄银洲关键词:阿拉善高原 MIS3阶段 高湖面
相关作者
王乃昂 作品数:317 被引量:2,712 H指数:30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 气候变化 全新世 沙漠化 李卓仑 作品数:64 被引量:427 H指数:1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巴丹吉林沙漠 全新世 气候变化 巴丹吉林 河西走廊 程弘毅 作品数:60 被引量:475 H指数:1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沙漠化 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 毛乌素沙地 全新世 陈发虎 作品数:372 被引量:5,289 H指数:4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全新世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干旱区 环境变化 赖忠平 作品数:75 被引量:490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研究主题:光释光测年 柴达木盆地 光释光 黄土 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