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篇“ 高位胆道梗阻“的相关文章
高位胆道梗阻支架引流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高位胆道梗阻是由于胆管结石、术后胆管狭窄以及胆管、肝或胰腺的恶性肿瘤侵袭压迫导致胆管阻塞,胆汁排泄受阻,继而引起胆管炎、肝功能异常等,这类患者早期诊断困难,临床确诊一般为晚期,基本失去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机会[1-2]。因此,姑息性治疗是缓解梗阻性黄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目前,已有多种对高位胆道梗阻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如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经内镜引导下胆管腔内射频消融术、内镜下光动力治疗、超声内镜引导胆管支架置入、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等。本文将对ERCP下置入不同胆管支架的效果做以综述。
赵倩杨卓贾雯洪丹丹
关键词:胆道梗阻胆管支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一种用于高位胆道梗阻引流的“J”型胆道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位胆道梗阻引流的“J”型胆道支架,包括:用于设置在胆总管内部的胆管部和用于设置在十二指肠中的肠道部,所述肠道部与所述胆管部一体连接,所述肠道部形成的大“C”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J”型胆道支...
沈伟毕义亮刘岩刘鑫谢聪颖
文献传递
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高位胆道梗阻的疗效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高位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9月接受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治疗的失去或放弃行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2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比较患者在行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术前和术后1、3、6个月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酸氨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差异。结果术后患者黄疸消退明显,肝功能出现显著的改善,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3和6个月血清中ALT、AST、TBIL、DBIL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半年生存率70.8%,1年生存率23.1%。结论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针对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段,且具有创伤小,安全,易于操作,手术禁忌证少等优点。
王炜刘会春庞青李宗狂金浩周磊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一种用于高位胆道梗阻引流的“J”型胆道支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位胆道梗阻引流的“J”型胆道支架,包括:用于设置在胆总管内部的胆管部和用于设置在十二指肠中的肠道部,所述肠道部与所述胆管部一体连接,所述肠道部形成的大“C”型结构。本发明提供的“J”型胆道支架,通过...
沈伟毕义亮刘岩刘鑫谢聪颖
文献传递
高位胆道梗阻外引流患者的护理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高位胆道梗阻外引流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36例高位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m drainage,PTCD)外引流,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引流管护理、胆汁处理、居家护理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6例患者在成功实施外引流术后,经过化学药物或放射性治疗抗肿瘤方法,有20例患者顺利拔除引流管。还有16例患者尽管经过治疗与护理,但仍不能拔除引流管,须终生带管生存。术后1-2周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高位胆道梗阻首选PTCD外引流,并充分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引流管护理、胆汁处理、居家护理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
刘雪融王江滨张彩滨张俊娟赵晓琳
关键词:高位胆道梗阻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护理
高位胆道梗阻内镜下选择性胆管插管导丝引导方法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导丝引导技术在高位胆道梗阻内镜下选择性胆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4例经ERCP诊治的高位胆道梗阻患者,乳头部胆管插管成功后应用导丝直通法、导管导丝法、乳头切开刀法、导管导丝+导丝弯曲法、导丝α及反α结袢法、导丝旋转法、导丝直通联合取石球囊法及多孔导向导管法等多种导丝引导方法进行选择性胆管深插管,使其通过胆管狭窄段,进入目标胆管。观察插管效果。结果336例高位胆道梗阻患者顺利完成超选择性目标胆管插管,随后完成相应内镜下治疗,总成功率为97.67%。所有患者在插管过程中无合并胆道出血及穿孔等病例。结论高位胆道梗阻内镜下选择性胆管插管中不同导丝引导方法可以提高微创诊疗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刘素丽刘丽霞王鼎鑫邢国璋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导丝胆道梗阻
使用增剪侧孔的PTCD引流管治疗高位胆道梗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使用增剪侧孔的PTCD引流管治疗高位胆道梗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36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肝门部胆管癌32例,肝转移癌4例。经皮穿刺一侧肝内胆管,增剪侧孔的PTCD外引流管通过闭塞段,猪尾型头端置于接近闭塞部的肝总管或胆总管,侧孔位于梗阻近段,实现全肝(Bismuth-CorletteⅠ、Ⅱ型梗阻)或一侧肝脏(Ⅲ、Ⅳ型梗阻)无肠液返流的内外引流。Ⅳ型梗阻病变累及肝段胆管时,引流管侧孔置于穿刺道所在肝管,头端通过闭塞段置于另一闭塞的肝段肝管,增强引流效果。结果 31例成功施行跨越闭塞段后置管,完成内外引流27例和多闭塞段的单引流管外引流4例,技术成功率86%。5例因导丝未能通过闭塞段,用常规方法行一侧肝叶或肝段胆管外引流。术后1周左右总胆红素平均值由术前(189±53)μmol/L降至(135±34)μmol/L,平均下降幅度(33±13)%;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应用增剪侧孔的引流管治疗高位胆道梗阻灵活、方便,近期疗效肯定,可选择做为临床常用方法。
李京雨路军良张强刘涛
关键词:胆汁淤积胆道外科手术引流术
恶性高位胆道梗阻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方式的疗效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方式对术后近远期疗效影响,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比较单侧引流(68例)和双侧引流(40例),左右肝管是否相通,引流材料对近期胆红素下降值和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三组术后3-5天胆红素的下降值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36个月,单侧组和双侧组、单枚引流管与单枚支架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高位胆道梗阻以右侧入路单侧引流为主,生存期预计大于3个月,放置胆道支架,否则置入胆道引流管。
杨福玲苏洪英刘静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治疗引流方式疗效
合理选择介入方式治疗高位胆道梗阻的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高位胆道梗阻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治疗高位胆道梗阻患者45例。13例行胆道内外引流加支架置入术,17例行支架置入后肝动脉化疗和/(或)栓塞。6例行单纯经皮胆道内外引流.3例行射频治疗后置入胆道支架.3例肝动脉栓塞后置入支架。2例行单纯射频治疗,1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结果:39例患暂术后1周黄疸减轻或消失(总胆红素〈100mol/L),总有效率87%;患者术后生存时间1~17月,平均7.2月;术后出现胆道感染5例.胆道出血3恻.胆汁性腹膜炎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高位胆道梗阻.减轻黄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张光崔书安
关键词:胆道梗阻支架成形术胆道引流
恶性高位胆道梗阻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方式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方式对术后近期胆红素下降及中远期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恶性高位胆道梗阻的患者术后胆红素...
杨福玲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道引流胆红素中远期疗效外科治疗胆道内支架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高雪梅
作品数:216被引量:886H指数:1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介入治疗 MRI MRI表现 介入放射学
同俊义
作品数:16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诊断 超声鉴别诊断 眼眶 玻璃体混浊 病变
杜兴云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阿托品治疗 阿托品 乐果 中毒
曹志宏
作品数:49被引量:141H指数:8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海马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损害
杨晓鹏
作品数:8被引量:28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磁共振成像 MRI MRCP 胆胰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