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篇“ 骨髓抑制作用“的相关文章
针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骨髓抑制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常见毒性反应,而针灸对该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笔者收集整理近十年针灸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实验研究,从DNA修复、造血微环境及Notch信号通路3个角度出发,归纳和探讨针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相关作用机制,认为目前针灸对化疗后造血干细胞衰老相关通道的调节机制研究尚少,相关神经调控机制也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且针灸对相关调控因子(如细胞黏附分子等)的调节作用也有待进一步明确,以期为今后临床和科研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
孙晓蓓尹洪娜孙忠人李佳诺
关键词:针灸骨髓抑制DNA修复造血微环境NOTCH信号通路
疏肝益肾方对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骨髓抑制作用和血清凋亡Apaf-1、Ki-67、P53的表达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疏肝益肾方对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骨髓抑制作用和血清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肿瘤抑制蛋白P53的表达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06例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中药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案。对照组服用来曲唑片进行治疗,中药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疏肝益肾方,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骨髓抑制情况及凋亡Apaf-1、Ki-67、P5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结果中药联合组疗效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含量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中药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f-1含量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中药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Ki-67、P53含量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MMP-2、MMP-9含量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益肾方对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骨髓抑制效应,提高血清Apaf-1含量,降低Ki-67、P53表达,同时抑制微血管生成。
王晓玲李江涛赵莉娜王成汪旻琦
关键词:骨髓抑制
当归补血汤治疗化疗相关性骨髓抑制作用机制的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化疗相关性骨髓抑制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当归补血汤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和靶基因.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查询骨髓抑制相关靶基因.使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下载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2个当归补血汤的活性成分,其中与化疗相关性骨髓抑制相关的化学成分8个,作用于46个核心靶基因,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筛选出30个PPI核心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当归补血汤生物学过程和功能集中在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受体配体活性,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磷酸酶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恰加斯病通路,HIF-1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路等是比较重要的通路.结论当归补血汤治疗化疗相关性骨髓抑制体现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以及多作用途径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罗伊扬江婷丁诗意王彬彬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当归补血汤骨髓抑制靶基因
参芪地黄汤联合化疗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骨髓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有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35岁以上的群体中,尤以老年群体发病为主[1]。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XELOX)是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常见化疗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且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随着药物耐受问题的不断出现,而绝大部分的患者为老年人,XELOX的化疗方案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且毒副作用明显,尤以骨髓抑制较为严重[2]。参芪地黄汤治疗是中医学中一种汤剂疗法,具有补肾益气,补脾养胃的功效,能够延缓疾病的进程,促进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临床应用安全可靠[3]。本研究针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探究参芪地黄汤联合化疗对骨髓抑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鄄9(MMP?鄄9)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谢燕华陈捷侯赵英
关键词:晚期消化道肿瘤参芪地黄汤联合化疗药物耐受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究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探究泗阳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反应且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实验患者根据骨髓抑制程度分为Ⅱ级组(33例)、Ⅲ级组(21例)、Ⅳ级组(6例),三组实验患者均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的数量、用药3d后及用药停止后各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患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3d后,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分别有30例(90.91%)、11例(73.33%)、1例(3.33%)患者恢复,三组恢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P<0.05)。停止用药后,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实验患者用药后分别有33例(100.00%)、15例(71.43%)、3例(50.00%)患者恢复,三组恢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后应尽早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进行治疗,以降低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
赵礼达宋晓菲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化疗骨髓抑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分析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骨髓抑制时期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化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且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恶性肿瘤患者资料,通过对患者用药前后血常规的检查,观察恢复天数和用药前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比较不同骨髓抑制时期给药后患者的恢复程度,以此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有显著升高,恢复正常值平均需要2.72 d,药物的有效率为96.50%,其中Ⅱ度骨髓抑制患者治愈率可达到100%.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骨髓抑制的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最佳给药时机为Ⅱ度骨髓抑制时期.
张泽绪徐健孙晶波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骨髓抑制
蜂疗减轻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蜂疗减轻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陕西省渭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67例肺癌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蜂疗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KPS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92. 9%和95. 3%,均高于对照组的74. 4%和74. 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及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KPS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且容易控制。结论蜂疗可以拮抗肺癌化疗后所致的骨髓抑制作用,维持化疗中患者的身体状况,过敏反应可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
康平利曾伟
关键词:蜂疗白细胞中医证候积分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作用的疗效评价
2017年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作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38例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治疗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以下简称ET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评价两组患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41%高于对照组为49.27%(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59%低于对照组为39.13%(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优于ET方案的治疗。
张乐张利群徐胜昔郭翔取
关键词:表阿霉素多西紫杉醇头孢哌酮-舒巴坦晚期乳腺癌
利可君在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疾病中预防骨髓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常见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也有可能由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同时造成骨髓抑制副反应。临床解决骨髓抑制的主要方法为口服或注射升白药物,最为常见的口服用药为利可君,化学性质独特,具有稳定升高白细胞水平以及一定的抗癌作用。在131Ⅰ治疗甲亢、甲状腺功能自主毒性腺瘤和大剂量131Ⅰ治疗甲癌术后残留、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患者配合使用利可君可有效预防骨髓抑制或提高白细胞水平。
吴茜王荣福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骨髓抑制利可君分化型甲状腺癌
麦考酚钠肠溶片与吗替麦考酚酯对肾移植受者骨髓抑制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应用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和吗替麦考酚酯(MMF)后的骨髓抑制作用。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底,102例肾移植受者用随机数法分配入组,EC-MPS组和MMF组各51例,两组受者的免疫抑制方案为环孢素A+EC-MPS(或MMF)+泼尼松,观察两组受者治疗后骨髓抑制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EC_MPS组受者血红蛋白的抑制作用强于MMF组(P=0.0454),MMF组受者血小板抑制作用强于EC-MPS组(P=0.0016),EC-MPSN和MMF组受者白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4)。结论EC-MPS和MMF在肾移植受者骨髓抑制方面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张岩何龙范连慧张培敏王军刘龙史国兵李昕
关键词:霉酚酸肾移植骨髓

相关作者

邓意辉
作品数:401被引量:881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脂质体 葫芦素 包封率 乳剂 唾液酸
张厚利
作品数:48被引量:244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收缩性 抗炎作用 平滑肌条 胃平滑肌 活性研究
齐艳
作品数:55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薯蓣皂苷 保护药物 药物合用 亲水 前处理
王荣福
作品数:583被引量:1,70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肿瘤 放射性核素 核医学 放射性核素显像
汤新强
作品数:53被引量:266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稳定性 配伍 糖尿病 临床药师 皮肤癣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