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1 篇“ 骨转换 “的相关文章
象山县成人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 转换 标志物和骨 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象山县成人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和缺乏情况,分析25(OH)D水平与骨 转换 标志物(BTMs)、骨 密度(BMD)的关系。方法2020年8—11月招募来自宁波市象山县的志愿者3117例,其中男性1122例,女性1995例,年龄为22~95岁。采集研究对象血清样本进行25(OH)D、BTMs检测,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研究对象的腰椎、股骨 颈及全髋部BMD。结果研究人群25(OH)D不足比例为39.7%(1236/3117),25(OH)D缺乏比例为9.1%(284/3117)。按年龄分组后,在小于50岁人群中,男女25(OH)D缺乏比例均最高,分别为11.1%(21/189)和31.0%(139/449)。按性别分组后,25(OH)D水平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男性:r=-0.161,P<0.001;女性:r=-0.069,P=0.002)。男性25(OH)D水平与股骨 颈BMD(β=0.001,P=0.019)、全髋部BMD(β=0.001,P=0.034)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宁波市农村地区25(OH)D缺乏和不足仍较为普遍,尤其是<50岁的女性,需引起重视,并及早调整生活方式或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此外,本研究发现人群中25(OH)D水平与BMD呈正相关关系,与β-CTX呈负相关关系。 鲍红丹 周雅芬 史琼瑶 郭婧怡 章振林 高超关键词:25羟维生素D 骨转换标志物 骨密度 绝经激素治疗对绝经期女性骨 转换 标志物的影响 2025年 目的:了解绝经激素治疗(MHT)对绝经期女性骨 转换 标志物(BTMs)的影响,探讨BTMs作为MTH的疗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更年期门诊及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绝经期女性,接受MHT并定期复查BTMs的患者。根据启动MHT时的治疗方案分为雌激素组(连续序贯治疗或连续联合治疗)及替勃龙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及24个月均复查BTMs,包括骨 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血清I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同时收集其在本院的骨 密度检查结果。比较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BTMs情况和两组治疗后BTMs较治疗前的变化量,同时分析骨 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雌激素组和替勃龙组治疗后6、12、24个月BTMs(β-CTX、P1NP、OC)水平及异常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BTMs较治疗前的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个月患者骨 量减少及骨 质疏松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 密度在MHT治疗后12、24个月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 颈及髋骨 骨 密度在MHT治疗后12、24个月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两种MHT方案抗骨 吸收效果相似,BTMs(OC、β-CTX、P1NP)在治疗6月后明显降低并能维持效果,BTMs可作为MHT效果的重要监测方法之一。 王威 胡红霞 孙晓乐 耿力 李蓉 周江华 毕仙民 梁菊艳 闫小艳关键词:绝经后女性 骨转换标志物 骨密度 常用骨 转换 标志物在绝经后骨 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 2025年 血清骨 转换 标志物(BTMs)检测是绝经后骨 质疏松症(PMOP)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本文着重介绍常用血清BTMs(包括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和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在判断PMOP患者骨 质丢失快慢、选择治疗方案中的价值,并对如何使用血清BTMs来指导临床医师暂时停止和重启抗骨 吸收治疗进行探讨。 边平达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转换标志物 中青年男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骨 密度及骨 转换 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中青年男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serum uric acid,SUA)与骨 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 转换 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于山西省汾阳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10例中青年男性痛风患者,根据SUA水平分为低血尿酸水平S1组(≤420μmol/L)、中血尿酸水平S2组(420~600μmol/L)及高血尿酸水平S3组(≥600μmol/L),比较3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和就诊当日的血清肌酐(creatinine,C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ormone,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β-胶原特殊系列(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 钙素(OC)及患者腰椎(L1-L4)、左股骨 颈的BM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SUA与BMD及BTMs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入院时的TG、PTH、25(OH)D、腰椎BMD、β-CT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3组中SUA与左股骨 颈BMD均呈负相关,但仅在S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02,P<0.05),在S2、S3组中,SUA与腰椎BMD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60、-0.491,P<0.05);在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年龄、体质量指数(BMI)、TC、TG、Ca、P、PTH、25(OH)D、ALP]干扰后,SUA与腰椎、左股骨 颈BMD及BTMs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中青年男性痛风患者中,在校正混杂因素后未发现SUA水平与BMD和BTMs间存在相关性。 方天 张丽卿 谢戬芳关键词:痛风 血尿酸 骨密度 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 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血清骨 转换 标志物、IL-1β、MMP-9、SOD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 质疏松症(T2DO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骨 转换 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T2D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维生素D钙片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第1~4腰椎(L_(1~4))、股骨 颈的骨 密度(BMD),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骨 转换 标志物{25羟基维生素D[25(OH)D]、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骨 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以及IL-1β、MMP-9、SOD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两组L_(1~4)BMD以及血清25(OH)D、Total-P1NP、N-MID、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FPG、2 h PG、HbA1c以及血清β-Crosslaps、IL-1β、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L_(1~4)BMD以及血清25(OH)D、Total-P1NP、N-MID、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FPG、2 h PG、HbA1c以及血清β-Crosslaps、IL-1β、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维生素D钙片治疗T2DOP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骨 转换 标志物、IL-1β、MMP-9、SOD水平,改善糖代谢与骨 代谢,提高临床疗效。 张娜娜 马凌云 刘德峰 刘伯宁关键词:金匮肾气丸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转换标志物 电动起立床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对慢性意识障碍儿童骨 密度及骨 转换 标志物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电动起立床联合全身振动训练(WBV)对慢性意识障碍(pDoC)儿童骨 密度(BMD)及骨 转换 标志物(BTMs)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5例pDoC患儿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7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干预,包括感觉训练、知觉功能重塑训练、高压氧(HBO)、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及康复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电动起立床及WBV训练。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观察对比2组患儿BMD及BTMs[包括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变化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患儿BMD均显著降低,P1NP、β-CTx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后2组患儿BMD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P1NP、β-CTx的增加幅度均不及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电动起立床联合WBV训练对pDoC儿童骨 质维持具有积极作用,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景刚 李庆云 余春宇 曹建国关键词:骨密度 Graves病诊治与骨 转换 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相关指标与骨 转换 标志物(BTMs)的关系及其治疗前后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58例GD患者和109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2组的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BTMs[骨 钙素、Ⅰ型前胶原N-末端肽(PⅠN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水平。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探讨GD患者14项相关指标与BTMs的相关性。所有GD患者均接受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组)或放射性碘治疗(RAI治疗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后FT3、FT4水平/治疗前FT3、FT4水平(FT3-P/FT3-A,FT4-P/FT4-A)的变化对BTMs是否恢复正常的预测价值。结果GD组FT3、FT4、骨 钙素、PⅠNP、CTX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下降。FT3、FT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血钙和碱性磷酸酶(ALP)是预测骨 钙素升高的危险因素。病程、FT3、25-羟维生素D(25-OHD)、ALP是预测PⅠNP升高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FT3、血钙和ALP是预测CTX升高的危险因素。ATD治疗组FT3-P/FT3-A和FT4-P/FT4-A预测骨 钙素恢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和0.640(P<0.05),临界值分别为0.535和0.595。RAI治疗组FT3-P/FT3-A和FT4-P/FT4-A预测骨 钙素恢复的AUC分别为0.730和0.670(P<0.05),临界值分别为0.355和0.595,2个治疗组对PⅠNP和CTX的恢复无预测价值(P>0.05)。结论GD患者的BTMs异常升高。ATD治疗6个月后FT3下降超过46.5%,FT4下降超过40.5%;RAI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FT3下降超过64.5%,FT4下降超过40.5%是GD骨 形成指标骨 钙素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 柴锦燕 苏孟雪 张瑞国 郑薇 贾强 谭建 门剑龙 刘伟 任静 孟召伟关键词:骨转换标志物 骨钙素 骨 转换 生化标志物在骨 质疏松症早期筛查中的应用进展2024年 骨 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 病,中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在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OP及其引起的脆性骨 折对个体及社会的影响日益严重,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骨 转换 生化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是骨 重建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代谢产物,其灵敏度高,可反映骨 组织的变化情况,可用于辅助OP的筛查。然而BTMs种类繁多,来源不一,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检测标准。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报道了一些新的标志物,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就BTMs在OP早期筛查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孙浩鹏 吴炯林 丁悦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早期筛查 活力骨 康方治疗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 转换 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活力骨 康方对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及对骨 转换 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力骨 康方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并在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随访1、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骨 密度T值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随访1、6个月骨 转换 标志物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1NP)及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随访1、6个月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随访1、6个月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随访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随访6个月第1~4腰椎、右侧髋骨 及右侧股骨 颈骨 密度T值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随访6个月第1~4腰椎、右侧髋骨 及右侧股骨 颈骨 密度T值均高于对照组随访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随访1、6个月骨 转换 指标血清t-P1NP水平均升高(P<0.05),β-CTX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随访1、6个月血清t-P1NP水平高于对照组随访同期(P<0.05),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随访同期(P<0.05)。结论活力骨 康方治疗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骨 痛症状,改善肢体功能,提高骨 密度,提高t-P1NP水平,促进骨 形成,降低β-CTX水平,抑制骨 吸收。 张根 杨澔侠 王正凯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骨形成 骨吸收 中药疗法 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血清钠浓度与骨 转换 相关性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常血清钠浓度与骨 转换 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4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钠浓度将患者分为A组(浓度<135 mmol/L,n=57)、B组(135 mmol/L≤浓度≤145 mmol/L,n=464)、C组(浓度>145 mmol/L,n=25)。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钠浓度与各生化指标、骨 转换 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进行血清钠浓度与骨 转换 标志物独立关联分析。结果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骨 钙素(O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HbA1c等因素时,血清钠浓度与OC、P1NP存在正相关性(r=0.324、0.340,P<0.05),与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无相关性(r=-0.070,P>0.05);调整年龄、BMI、HbA1c等因素后,血清钠浓度仍与OC、P1NP存在正相关性(r=0.252、0.322,P<0.05),与β-CTX无相关性(r=-0.086,P>0.05)。血清钠浓度与OC呈正相关性(B=0.10,t=2.981,P<0.01,R2=0.255),与β-CTX无相关性(P>0.05);在完全调整的模型中,血清钠浓度仍与PINP呈正相关性(B=0.0.039,t=3.198,P<0.01,R2=0.111),与β-CTX无相关性(P>0.05)。结论T2DM患者低正常血清钠浓度与低骨 转换 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朱海伟 梁琳琅 于浩 王宇 李钰婕关键词:2型糖尿病 骨转换 骨形成 骨吸收
相关作者
边平达 作品数:260 被引量:630 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老年人 骨质疏松 老年女性 陈锦平 作品数:252 被引量:642 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老年男性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任辉 作品数:232 被引量:654 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 龟板 大鼠骨量 骨质疏松 骨转换指标 江晓兵 作品数:402 被引量:1,560 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 骨水泥 沈耿杨 作品数:179 被引量:524 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 大鼠骨量 骨转换指标 雌激素水平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