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篇“ 骨科伤员“的相关文章
骨科伤员空运后送的特点及医学准备被引量:2
2019年
空运医疗后送是平战时伤病员医疗后送的主要方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伤病员的病死率和伤残率。由于骨科伤员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救护人员采用特殊的治疗措施:稳定的固定;创面的负压吸引治疗;抬高患肢;监测生命体征;神经、血液循环状态监测,并严格掌握空运后送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进行仔细的空运后送前的医疗准备。现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多次参加大型联合作战演习的实践与体会,就骨科伤员空运后送的特点及医学准备介绍相关经验。
张金康张珊珊李松林杜俊杰蔡成雄张波
关键词:空运后送骨科伤员
骨科伤员空运后送飞行中的监护及常见急症的对策被引量:5
2019年
空运医疗后送可以极大地降低骨科伤员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是目前战时伤病员医疗后送的主要方式。由于骨科伤员的特殊性,空运后送飞行中除需常规护理外,救护人员还需监测伤员生命体征及肢体血管神经状态的变化,观察并记录伤员的疼痛、运动及感觉功能变化,观察创面、引流管及引流液变化情况,评估负压吸引装置工作状态等。骨科伤员在飞行中可能会出现神经、血管损伤、休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肺栓塞及气性坏疽等急性并发症,现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多次参加大型联合作战演习的实践与体会,介绍骨科伤员空运后送飞行中的监护及常见急症的对策。
张金康魏琳岚吴迪杜俊杰李松林张波
关键词:骨科伤员急症
岷县成批地震骨科伤员药学监护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地震成批骨折伤员实施药学监护的作用及监护要点。方法:分析16例岷县地震骨折伤员病情特点、药物治疗过程及药学监护的情况。结果:地震伤员入院后在药学监护下药物治疗安全有效,临床治愈。结论:临床药师应第一时间参与地震伤员的救治,发挥自身专长,加强药学监护,参与地震伤员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这对于伤员的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及优化医疗资源极为重要。
徐丽婷孙爱军田晓薇葛文佳杜慧
关键词:药学监护骨科伤员地震
甘肃岷县地震成批骨科伤员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地震成批骨科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作用及监护要点.方法:分析16例岷县地震骨折伤员病情特点、药物治疗过程及进行药学监护的情况.结果:地震伤员入院后在药学监护下药物治疗安全有效,临床治愈.结论:临床药师应第...
徐丽婷
关键词:骨科伤员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文献传递
雅安地震骨科伤员伤害调查与分析
2014年
目的 研究分析此次四川雅安7.0级特大地震后,本救援队就诊、巡诊骨科患者共1832例的受伤情况与受伤特点,以利于再次遇到同类情况提前预案.方法 对此次雅安地震中损伤的骨科伤员进行分类分析,按就诊时间,如早期后送和中后期巡诊,将骨科伤员分为三组.同时根据患者有无骨折、是否为开放性、有无多发伤和复合伤等等,进行创伤评分分析.结合地震情景,分析处置方案及利与弊.结果 骨科伤者中,就诊的骨折患者较多,但软组织及运动损伤或隐性损伤则更多.早期搜救后送患者中,骨折多,且普遍较重,均为严重暴力,伤情复杂,若处理不当,预后较差,易遗留残疾.后期巡诊或再来就诊患者则以运动损伤、韧带损伤、隐性损伤等闭合性为主,不危及生命,及时处理,预后较好.结论 应根据受伤时间,受伤地点,受伤环境,分别制定不同方案及预案,准确判断,及时采用急诊或择期方案施治.
唐烽明樊毫军侯世科李子龙丁辉刘子泉董文龙
关键词:地震手术治疗创伤评分多发伤开放性骨折
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骨科伤员伤情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伤员损伤特点,探讨地震伤员的救援及治疗方法。方法:以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骨科伤员为对象,分析比较伤员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部位、就医时间以及伤员转运速度等信息。结果:两次地震伤员的年龄分布及性别构成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芦山地震伤员从受伤到入院平均2.1天,收治高峰出现早、持续时间短,而汶川地震伤员从受伤到入院平均8.3天,收治高峰出现晚且持续时间长。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截肢、气性坏疽、血管损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芦山地震。汶川地震以倒塌建筑及滚落山石砸伤/掩埋为主,占所有受伤原因的79.6%,而芦山地震砸伤/掩埋占所有受伤原因的39.2%,低于高坠伤和跌伤(56.8%)的发生率。芦山地震足部、脊柱骨折及多发骨折的发生率高于汶川地震,而开放性骨折、小腿骨折的发生率低于汶川地震。结论:快速的现场救援和病员转运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早期救援和病员转运可以显著降低创面感染、挤压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截肢的发生率,而正确的地震应急避难知识的普及有利于降低因地震而盲目跳楼、逃跑等逃生引起的损伤。
石小军王光林裴福兴宋跃明杨天府屠重棋黄富国刘浩林卫
关键词:地震骨折急救
火车转运玉树地震骨科伤员的护理
2011年
报告了30例玉树地震骨科伤员的途中转运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前期人员与物资的准备、解决语言沟通障碍、途中对伤员的初步排查评估、各种导管和生命体征的常规护理、专科感觉运动的观察和轴位翻身的护理、焦虑和恐惧等的心理护理、防止伤员及医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及与接收医院信息传递等方面。认为对骨科护士加强传统急救知识培训的同时,应加强灾害事件急救培训。
胡靖解萍
关键词:地震转运护理
矫形器在地震后骨科伤员中的应用分析
2010年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骨科伤员使用矫形器的救治经验,为大规模突发灾难事件应用矫形器救治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对本科自2008年5月收治的60例汶川地震转运的骨科伤员术前术后配戴不同部位的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然后对矫形器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共救治骨科病人60例,骨折伤员57例,神经损伤3例;有25例伤员行手术治疗;3例截肢伤员因残端感染严重而行多次残端清创、修整。除截肢伤员外,其余所有伤员均配戴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所有配戴矫形器的伤员未出现并发症,经过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全部伤员康复出院。结论:汶川地震转运骨科伤员的术前术后配戴矫形器,能积极防治相关并发症,具有促进伤员早日康复的作用,对今后灾难救援具有指导意义。
张殿忠马保安张勇郑联合胡薇范清宇
关键词:矫形器地震骨科伤员
四川汶川地震转运骨科伤员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四川汶川地震转运骨科伤员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2008年5月13日至6月10日收治的129例汶川地震转运骨科伤员进行检伤分类,记录内容主要包括:转运人次,伤员的主诉,诊断,损伤部位及类型,是否伴有感染以及接诊后的处理,治疗效果等。结果129例伤员中,骨折伤员9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35例51处,闭合性骨折60例139处;26例(20.2%)39条神经损伤;54例(31.8%)并发感染;110例伤员行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1例院外截肢伤员因残端感染严重多次行残端清创、修整;其余伤员伤口均愈合;无术后切口感染。结论四川汶川地震转运骨科伤员的临床特点明显,必须根据其临床特点予以个体化救治,同时要积极防治相关并发症,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卢旻鹏蒋电明张华权正学黄伟倪卫东江伟
关键词:地震骨科
地震后送骨科伤员开放创面的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地震后送骨科伤员开放创面的治疗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4例地震后送骨科伤员共28处开放创面,分别采用清创、封闭式负压吸引处理伤口,根据不同伤口情况分别采用直接缝合6例9处、游离植皮12例13处、带蒂皮瓣转移加游离植皮4例4处以及游离皮瓣加游离植皮术覆盖创面2例2处。同时选用敏感抗菌素、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结果 24例地震后送骨科伤员28处开放创面全部愈合。结论地震后送骨科伤员开放创面多合并感染,需积极治疗,采用合理的治疗策略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尽早恢复肢体功能。
单乐群马保安周勇张勇郑联合王育才孙嗣国范清宇
关键词:外科皮瓣引流术

相关作者

宋跃明
作品数:975被引量:2,988H指数:2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 手术治疗 经皮内镜 前路 汶川地震
裴福兴
作品数:1,419被引量:7,844H指数:3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 大骨节病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成形术
杨天府
作品数:427被引量:1,526H指数:1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汶川地震 地震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 疗效分析
屠重棋
作品数:762被引量:1,691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骨肿瘤 骨缺损 骨巨细胞瘤 假体 地震
黄富国
作品数:873被引量:2,448H指数:2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研究 生物力学 骨折 韧带 肘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