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2篇“ 骨形态发生蛋白类“的相关文章
- 慢病毒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钙骨基质修复股骨大段缺损被引量:4
- 2018年
-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表达持续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慢病毒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能否在体内促进骨缺损修复的问题有待探究。目的:观察兔股骨大段缺损中植入慢病毒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后的修复效果,探寻治疗股骨大段缺损的新途径。方法:选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股骨中段截骨钢板内固定法制备兔左侧股骨大段缺损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A,B,C,D组,每组12只。A组无修复材料植入,B,C,D组分别植入脱钙骨基质、脱钙骨基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载体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钙骨基质。造模后2,4,8及12周分别处死每组3只兔子,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生物力学分析,X射线检查评价股骨大段缺损修复的情况。结果与结论:(1)X射线示A,B,C,D组均有不同的骨痂修复形成,且Lane-Sandhu X射线评分A骨(P<0.05);(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组可见少量排列紊乱的骨小梁和大量的纤维组织;B组脱钙骨基质支架已降解,可见部分排列紊乱的骨小梁和大量的纤维组织;C组骨小梁已基本连接成线,开始塑形为皮质骨,髓腔再通不明显;D组已基本形成新的骨皮质,有髓腔再通;(4)结果提示,骨缺损区域植入慢病毒载体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钙骨基质后有大量的骨痂形成,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完整的骨皮质,说明支架促进了骨传导、骨诱导和骨生成,对兔股骨大段缺损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 陶旋李强李诗鹏石正松周桢杰
- 关键词:慢病毒属骨形态发生蛋白类
- 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与慢病毒载体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对比被引量:14
- 2017年
- 背景:腺病毒载体和慢病毒载体均是较好的组织工程基因载体,两者在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差异尚待探究。目的:比较腺病毒和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导效率、持续时间及外源基因表达差异。方法:将第5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3组培养,A组以腺病毒载体介导EGFP/骨形态发生蛋白2(Ad-EGFP/BMP-2)转染细胞,B组以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骨形态发生蛋白2(Lenti-EGFP/BMP-2)转染细胞,C组为未进行转染。转染24 h、48 h、72 h、1周、3周,检测EGFP基因表达;转染72 h后,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转染后72 h、1周、3周,Western blot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转染24 h后,A、B组可见EGFP表达,A组明显强于B组;转染48 h后,A、B组荧光进一步增强;转染72 h后,A组荧光强度近高峰,B组荧光持续增强。转染1周后,A组荧光强度开始下降,B组荧光强度仍然增强。转染3周后,A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甚至消失,B组荧光强度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一定的表达。C组在各时间点均无EGFP表达;(2)A、B组胞浆均呈骨形态发生蛋白2阳性表达,C组呈阴性表达;(3)转染72 h后,A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表达量强于B组;转染1周后,A组表达下降,B组表达增强并强于A组;转染3周后,A组表达微弱,B组持续表达且明显强于A组;(4)结果表明,相对腺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表达持续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 李诗鹏李强石正松蔡伟良宁寅宽陶旋
- 关键词:干细胞腺病毒科慢病毒属骨髓干细胞腺病毒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类
- 神经生长因子增强骨形态蛋白-9诱导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诱导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转染MEFs,分为NGF组、BMP-9组及NGF联合BMP-9组(联合组),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处理为对照组。采用细胞化学染色以及读数检测各组第3,5天碱性磷酸酶(ATP)活性变化,RT—PCR检测第9天骨桥素(OPN)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第9天OPN蛋白表达水平;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第14天钙盐沉积水平。结果BMP-9组ALP活性升高,但NGF组ALP活性无明显变化,联合组ALP活性明显强于NGF组或BMP-9组。对照组、BMP-9组、NGF组及联合组OPN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92±0.03,1.28±0.04,0.94±0.03,1.62±0.04(F=214.60,P〈0.01).与BMP-9组比较,联合组OPN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10.569,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BMP-9组、NGF组及联合组OP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0.604-0.05,0.844-0.03,0.55±0.05,1.274-0.05(F:162.50,P〈0.01),与BMP-9组比较,联合组OP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11.778,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BMP-9组、NGF组及联合组OP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相对密度分别为3.63±0.17,6.27±0.30,3.86±0.18,10.16±0.18(F=602.60,P〈0.01),与BMP-9组比较,联合组OP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22.280,P〈0.05)。联合组钙盐沉积水平明显高于BMP-9组或NGF组。结论NGF能协同增强BMP-9诱导MEFs的成骨分化作用。
- 皮昌军邹翔张然熙吴念何百成邓忠良陈亮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类骨生成间充质干细胞
- 注射型纳米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体诱导牙周组织的再生被引量:4
- 2015年
- 背景:壳聚糖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抗菌性等特点,具有促进组织愈合和成骨诱导的作用,作为支架材料载负生长因子可保证外源生长因子的缓慢高效释放。目的:观察可注射性纳米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体促进大鼠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建立第二磨牙慢性牙周炎模型,建模成功后,实验组于第二磨牙牙周内植入可注射性纳米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体,对照组于第二磨牙牙周内植入可注射性纳米壳聚糖凝胶,空白组牙周内不植入任何药物。术后3,6,9周,进行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松动度、X射线片及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术后9周的探诊深度、松动度均低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术后9周,实验组牙槽骨高度修复再生至根分叉处,骨小梁致密,分布均匀,可见大量牙骨质样结构、牙周韧带生成,新生牙槽骨致密且均匀分布在骨缺损区域,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表明可注射性纳米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体具有抗炎和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作用。
- 巴格那陈华荣李婷谢富强鱼灵会
- 关键词:凝胶类骨形态发生蛋白类可注射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牙周组织再生
- BMP与其他TGF-β超家族成员在肿瘤中的作用
- 2015年
- 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在肿瘤中的作用的文献多围绕TGF-β本身进行描述。然而,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其他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尤其是骨形态发生蛋白通路)在肿瘤的发展以及转移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把这些信号通路作为治疗的靶点。这些信号通路不仅作用肿瘤本身,而且对肿瘤的微环境也有一定的作用。
- 王艺蓁祖旭宇谭莉周茜
- 关键词:肿瘤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类
- 磷酸三钙填充骨缺损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目前治疗骨缺损以植骨为主,其中磷酸三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骨材料,但对于磷酸三钙的植骨效果仍有争议,其治疗骨缺损的机制尚无详细报道。目的:观察磷酸三钙植骨填充于骨缺损区后,局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变化及骨愈合情况。方法:取C57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切除右侧股骨干中部2 mm长的骨干和骨膜制作单侧股骨缺损模型,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磷酸三钙,对照组不植入任何物质。术后1-4周拍摄X射线片观察骨愈合情况,随后处死动物,植骨区取材,通过Elisa法测定样本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结果与结论:X射线显示,实验组术后2周时骨折大部分愈合,小部分骨皮质未完全愈合,3周时骨折基本愈合,仍有少量磷酸三钙残留,4周时骨折完全愈合,周围骨痂生长明显,磷酸三钙基本吸收;对照组术后一二周时仍可见骨折线,第3周时可见骨折线模糊,第4周时骨折部分愈合,部分骨皮质未愈合。实验组不同时间点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磷酸三钙植骨治疗可通过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骨愈合。
- 徐俊殷潇凡谷辉杰秦强
- 关键词:磷酸钙类骨形态发生蛋白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筛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比格犬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差异表达的miRNAs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利川实时荧光定镣聚合酶链反应(Q—PCR)疗法筛选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比格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miRNAs,探讨过表达miRNAs对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4只比格犬分离BMSCs原代,取培养至第3代BMSCs分为2组:对照组(用基础培养基培养)和实验组(在基础培养基中打11人rhBMP-2培养7d,诱导细胞成骨分化)。采川碱性磷酸酶染色法验证细胞成骨分化情况,采用Q—PCR法筛选成骨分化细胞对照组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s;随机选择其中-种低表达miRNA(miR-125b),采用Lipofe(qamine2000进行转染,其中实验组1转染miR-125bmimic·s以过表达miR—125b,其阴性对照实验组2转染mimics—NC,验证过表达miR-125b7cl后对rhBMP-2诱导的比格犬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比格犬BMSCs培养方法.rhBMP-2诱导比格犬BMSCs成骨分化7d后,进行Q—PCR筛选,获得表达差异相对于埘照组达到2倍以上的miRNAs41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13个,表达下调的有28个;实验组l相对于实验组2,细胞中miR-125b表达上调4.13倍(P〈0.05)。转染7d后,ALP染色结果湿示:实验组1细胞质中深蓝色柑大颗粒明显少于实验组2。结论采用Q—PCR方法筛选比格犬BMSCs成骨分化的miRNAs系统高效、准确。筛选扶得的miRNAs中,miR.125b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比格犬BMSCs的成骨分化。
- 胡稷杰刘亚伟何敏毅金丹赵辉余斌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骨形态发生蛋白类
-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骨化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人体中轴骨关节系统,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肌腱和韧带的骨附着点炎及炎症后骨化,多见于青壮年,部分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等其他病变。最严重的后果是脊柱强直,故重视As骨化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近年来,随着对As病理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一些与骨化相关的蛋白因子参与了As软组织骨化病理改变的过程,使得对其疾病演变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AS在炎症性关节炎中占第二位,以异位骨形成导致骨硬化为特征,即肌腱端炎。
- 许红飞初同伟
-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骨形态发生蛋白类转化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
-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36.8岁。骨不连部位:肱骨6例,尺骨4例,桡骨3例,股骨10例,胫骨13例。伤后距治疗时间8~24个月,平均13.7个月。增生性骨不连22例,萎缩性骨不连14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骨折部位负重时疼痛,肢体肿胀。X线片提示骨折线清晰伴骨缺损。术后通过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植骨区及骨髓穿刺区反应、骨折愈合、邻近的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现过敏和免疫排斥反应。骨髓穿刺区无感染及血肿形成。3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6.2个月。无骨髓穿刺区慢性疼痛、植骨区骨质感染、切口周围皮肤红肿或窦道形成。骨不连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2个月,无畸形愈合。骨不连愈合后骨折部位负重时疼痛消失、肢体肿胀消退。5例患者遗留邻近关节功能部分受限,其余患者均完全恢复。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中具有来源广泛、安全可靠、加速骨愈合等优点,是其理想的植骨材料之一。
- 李刚刘智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类骨髓移植骨折不愈合四肢骨折
- rhBMP-2/壳聚糖/硫酸葡聚糖复合微球制备及生物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壳聚糖/硫酸葡聚糖(CS/DS/rhBMP-2)复合微球,评估其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CS/DS/rhBMP-2复合微球及CS/DS空白微球,电镜观察CS/DS/rhBMP-2复合微球的形态。采用MTT法检测CS/DS/rhBMP-2微球组、CS/DS空白微球组、rhBMP-2组、对照组各组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成功制备CS/DS/rhBMP-2复合微球,电镜检查结果示微球成球满意,分散度好。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复合微球与L929细胞共培养1、3、5、7 d,其光密度(O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DS/rhBMP-2微球组、CS/DS空白微球组、rhBMP-2组、对照组浸提液对L929细胞作用2 d后的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分别为102.41%、102.85%、99.34%、100%,毒性分级分别为0、0、1、0级。结论成功制备的CS/DS/rhBMP-2复合微球体外生物相容性好,无细胞毒性,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夏远军章莹李丽华尹庆水黄显华谢会斌夏虹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类壳聚糖硫酸葡聚糖迟效制剂
相关作者
- 胡蕴玉

- 作品数:592被引量:3,656H指数:2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髓基质细胞 骨缺损 RHBMP-2
- 刘淼

- 作品数:136被引量:804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磷酸钙骨水泥 骨基质明胶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骨移植
- 刘忠堂

- 作品数:35被引量:176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骨嵴 撕脱骨折 关节镜 微创治疗技术 脱钙骨基质
- 李也白

- 作品数:21被引量:237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骨缺损 脱钙骨基质 骨折 疗效
- 温宏

- 作品数:129被引量:305H指数:9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关节镜 下肢 骨嵴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