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0 篇“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的相关文章
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并发持续低血压的护理干预2024年 目的将综合护理运用到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患者,观察其对术 后并发持续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颈动脉 狭窄行支架 置入术 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经计算机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持续低血压发生率、低血压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35.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压持续时间>48 h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颈动脉 狭窄行支架 置入术 患者围术 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持续低血压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姗姗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低血压 综合护理 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2024年 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依然因其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位于疾病首位。颈动脉 为大脑主要供血动脉 ,供应大脑半球前3/5区域,其狭窄病变后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目前血管内治疗技术 已趋于成熟,成为中–重度颈动脉 狭窄主要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术 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却居高不下,为患者术 后康复带来困扰。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颈动脉 支架 术 后低血压与多种因素相关,故在此对可导致血压降低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郭甜甜 王敏娟 张楚楚 邢丽媛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低血压 血管内超声在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是一种基于导管的超声装置,能清晰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准确测量管腔数据,其衍生的虚拟组织学(virtual histology, VH)技术 可以识别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并进行组织学分型。传统的依靠狭窄程度评价病变的技术 在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中存在局限性,而IVUS可以优化支架 的选择和评估置入 效果,从而改善治疗结果。IVUS在CAS术 后并发症的预测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IVUS辅助CAS的研究进行回顾,综合分析IVUS在CAS中的应用。 袁杰宏关键词:血管内超声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治疗症状型颈动脉 狭窄患者的疗效分析2024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治疗症状型颈动脉 狭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症状型颈动脉 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分为传统组、支架 组,各43例。传统组行颈动脉 内膜切除术 ,支架 组行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比较两组认知功能、临床指标、血管不良事件、手术 并发症。结果术 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均高于术 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 后,两组间MMSE、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架 组手术 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8.51±14.23)min、(8.95±2.04)d,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0、10.430,P均<0.00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引发的安全事件少,能达到和颈动脉 内膜切除相当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恢复周期短,可根据症状型颈动脉 狭窄患者的需求选择。 冯昌仲 王晓旭 张道节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脑高灌注综合征患者1例的护理2024年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等特点,其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1]。颈动脉 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其中25%~30%颈动脉 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2]。颈动脉 支架 成形术 (CAS)是治疗颈动脉 狭窄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3]。 林其昌 曹拂晓 李张妮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高灌注综合征 护理 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再灌注损伤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2024年 目的 分析颈动脉 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构建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再灌注损伤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 2016年12月—2021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治颈动脉 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310例,均行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术 后发生再灌注损伤36例为再灌注损伤组,未发生再灌注损伤274例为非再灌注损伤组。比较2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颈动脉 狭窄部位、狭窄程度、侧支循环情况及入院时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4.0“rms”包构建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列线图模型,采用C指数、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性能,采用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净收益。结果 (1)再灌注损伤组高血压(83.33%)、冠心病(27.78%)、侧支循环不良(47.22%)、颈动脉 重度狭窄(25.00%)比率及血清S-100β[(88.36±4.52)ng/L]、NSE[(10.80±1.36)μg/L]水平均高于非再灌注损伤组[65.33%、6.93%、17.15%、5.11%、(82.90±4.08)ng/L、(9.55±1.06)μg/L](P<0.05),性别比例、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颈动脉 狭窄部位及血清TC、TG、LDL-C、HDL-C水平与非再灌注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OR=8.033,95%CI:4.326~25.663,P<0.001)、侧支循环不良(OR=3.686,95%CI:1.121~12.118,P=0.032)、颈动脉 重度狭窄(OR=7.087,95%CI:1.636~30.697,P=0.009)、S-100β≥84.9 ng/L(OR=15.448,95%CI:3.976~60.016,P<0.001)是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素。(3)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C指数为0.766(95%CI:0.719~0.786),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接� 程曼 张雪芳 秦慧兵 刘红钊 陈晓静 宋彦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再灌注损伤 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发生支架 内再狭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 支架 置入 (CAS)术 后发生支架 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搜索CAS术 后发生ISR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月1日,采用Rev 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3篇队列研究,19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外周动脉 疾病、闭环支架 、残余狭窄均是CAS术 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P﹤0.05),症状性颈动脉 狭窄、开环支架 均是CAS术 后发生ISR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可参照上述因素对接受CAS的患者进行排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马丹风 孙岩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META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颈动脉 狭窄患者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颈动脉 狭窄患者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0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的颈动脉 狭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颈动脉 狭窄患者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李菊红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与动脉 内膜切除术 治疗颈动脉 狭窄的疗效比较2024年 目的比较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CAS)与颈动脉 内膜切除术 (CEA)治疗颈动脉 狭窄(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CS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 方式不同分成CAS组(n=40)和CEA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定]、炎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术 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结果术 后1周,CAS组NHISS评分、血清IL-6、TNF-α及MDA水平均低于术 前及同期CEA组(P<0.05);术 后1周,CAS组血清SOD水平高于术 前及同期CEA组(P<0.05);两组患者术 后6月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6个月,CAS组MOCA评分高于术 前及同期CEA组(P<0.05)。结论CAS和CEA均能降低CS患者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但和CEA相比,CAS对患者炎症、氧化应激状况的改善效果更佳,更有利于提高神经及认知功能。 王廉 于建博 许高权 钱宝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狭窄 神经功能 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后发生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ABCD的构建与验证2024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 支架 置入术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术 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CAS的颈动脉 狭窄患者313例。根据CAS术 后复查时间的先后顺序以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235例和验证组78例,建模组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182例和并发症组53例。比较建模组与验证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逻辑评分法构建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验证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抗血小板药物未遵医嘱服用、体质量指数异常、吸烟史、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AS术 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65.656,95%CI:12.052~357.683,P=0.000;OR=2.298,95%CI:1.023~5.163,P=0.044;OR=5.965,95%CI:2.527~14.079,P=0.000;OR=6.290,95%CI:1.828~21.645,P=0.004)。建模组AUC为0.827,验证组AUC为0.806。结论 抗血小板药物未遵医嘱服用、体质量指数异常、吸烟史、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AS术 后1年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ABCD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可为临床早期识别和预防CAS术 后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卢婷 王建红 薛朝杨 范羽 温贤秀 杨杰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卒中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相关作者
焦力群 作品数:278 被引量:2,765 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成形术 椎动脉 颈动脉疾病 徐格林 作品数:382 被引量:2,163 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 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病 刘新峰 作品数:558 被引量:3,619 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卒中 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 脑缺血 殷勤 作品数:85 被引量:451 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卒中 支架成形术 吴凌峰 作品数:107 被引量:199 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DSA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烟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