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7篇“ 鞘氨醇激酶“的相关文章
- 大成散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通路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大成散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FF-1)增殖及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SPHK/S1P)通路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成散药液,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大成散药液对HFF-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干预时间与浓度进行后续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成散药液对HFF-1细胞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SPHK1、SPHK2、S1P蛋白表达的影响,qRT-PCR法检测大成散药液对HFF-1细胞TGF-β1、SPHK1、SPHK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5×10^(-2)g/L的大成散干预48h可促进HFF-1细胞的增殖,提高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大成散可以增加HFF-1细胞中TGF-β1、SPHK1、SPHK2、S1P蛋白表达水平(P<0.05),提高HFF-1细胞中TGF-β1、SPHK1、SPHK2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大成散可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上调TGF-β1表达,激活SPHK1/S1P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发挥抗炎效应,或通过激活SPHK2,催化产生S1P,启动缺氧预处理机制,从而保护皮肤成纤维细胞,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加速创面愈合。
- 陈慧玲江莉官美龄陈艺玲翁慧兰黄宁
- 关键词:创面愈合成纤维细胞中药复方
- 鞘氨醇激酶2调控肝脏VLDL分泌功能的机制研究
- 背景随着全球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增加,NAFLD的患病率急剧上升。该疾病包括肝脂肪变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后者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癌(HCC)。肝脂肪变性的标志是肝脏脂质的蓄积,肝...
- 张双双
- 关键词:极低密度脂蛋白SNARESMTOR
- 玉米鞘氨醇激酶ZmSphK1基因的克隆及在盐胁迫中的应用
- 本发明专利属于玉米基因克隆领域,是对玉米鞘氨醇激酶ZmSphK1基因的克隆及在盐胁迫中的应用的研究。具体涉及玉米叶片总RNA提取、反转录成cDNA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基因克隆,表达方法包括原核表达载体p...
- 赵美爱王可欣宋希云李军刘新郭新梅裴玉贺
- 鞘氨醇激酶和1-磷酸鞘氨醇及其受体信号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鞘氨醇激酶(SphK)、1-磷酸鞘氨醇(S1P)及其受体(S1PR)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等生物学过程,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者日益关注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肿瘤微环境具有遗传稳定性并且能够被诱导为抗肿瘤表型,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研究显示,SphK/S1P/S1PR能够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多个方面。本文从肿瘤免疫微环境、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缺氧微环境4个角度对SphK和S1P/S1PR信号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进行综述,并简要概述相关药物研究情况,旨在阐明SphK/S1P/S1PR在癌症中的作用及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韦曦华王泽群陈靖京潘燕
-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抗肿瘤药物
- 鞘氨醇激酶1(Sphk1)抑制剂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 2023年
-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抑制剂在不同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30只)、HFE组(给予高脂乳剂,45只)、CCl_(4)组(CCl_(4)诱导,45只)、CCl_(4)+HFE组(HFE联合CCl_(4),50只),经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SphK1抑制剂PF-543,同组别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在第1、7、14天取肝组织进行Masson染色,比较肝纤维化面积占比、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Real-time PCR检测肝纤维化及自噬相关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组(0.57±0.13)相比,CCl_(4)组(6.93±5.81)和HFE+CCl_(4)组(10.89±2.67)肝纤维化面积占比均升高(P值均<0.01)。PF-543干预第7天可显著降低CCl_(4)组及HFE+CCl_(4)组纤维化病变面积(P值均<0.01)。与正常组相比,HFE组、CCl_(4)组和HFE+CCl_(4)组的SphK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1),HFE+CCl_(4)组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1),干预后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Atg5、Atg12、Becn1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面积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5、-0.640、-0.632,P值均<0.01);SphK1的表达水平与Atg5、Atg12、Becn1、Map1lc3a的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3、0.561、0.510、0.498,P值均<0.01)。电镜示:CCl_(4)组肝组织轻微水肿,细胞器丰富,轻度肿胀,以粗面内质网扩张为主。该视野可见9个自噬溶酶体结构。在PF-543干预第7天后,未见典型自噬结构。HFE+CCl_(4)组肝组织轻度水肿,结构不清晰,粗面内质网数量丰富,明显扩张,表面附着核糖体颗粒较少。该视野可见6个自噬溶酶体结构。在PF-543干预第7天后,该视野未见典型自噬结构。结论PF-543对自噬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同时伴有纤维化面积的减少。提�
- 王燕马丽肖雄雷冬梅赵奉茹郭力源王晓忠
- 关键词:肝纤维化自噬
- 真武汤调节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信号通路抗阿霉素肾病大鼠肾损伤的作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真武汤对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thy,AN)模型大鼠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信号分子的影响,探讨真武汤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机制。方法:常规检测各试验组动物血脂、血浆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含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肾组织中SphK1基因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SphK1蛋白表达;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SphK1、S1P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脂水平、24小时尿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脏SphK1酶活性、蛋白表达及S1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血脂水平、24小时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脏SphK1酶活性、基因和蛋白表达及S1P含量明显下降(P<0.05),各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真武汤可减少AN模型大鼠肾组织的SphK1酶活性、蛋白表达及S1P含量,改善其蛋白尿、血脂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其作用可能与抑制SphK1、S1P信号分子的表达有关。
- 黄娟黄宇珊李斯毅林伟平吴勇曾金萍刘滢钟伟强唐凤英
- 关键词:真武汤阿霉素肾病大鼠
- 亚砷酸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信号轴的影响
- 2023年
-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是砷毒作用的关键靶点,砷致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亚砷酸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SPHK1/S1P)信号轴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暴露于含0,5,10,15,20,25μmol/L亚砷酸钠的培养液24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荧光探针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内1-磷酸鞘氨醇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受体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0μmol/L亚砷酸钠)相比,随着亚砷酸钠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细胞融合率逐渐降低,细胞间隙逐渐增宽,脱落漂浮的细胞逐渐增多;细胞内活性氧含量逐渐升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细胞内1-磷酸鞘氨醇含量逐渐升高;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鞘氨醇激酶1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1-磷酸鞘氨醇受体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②结果提示,亚砷酸钠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可能与SPHK1/S1P信号轴激活、1-磷酸鞘氨醇受体1下调有关。SPHK1/S1P信号轴可能成为砷致心血管损伤的新靶点。
- 方兴艳田侦丽赵哲仪文平谢婷婷
- 关键词:亚砷酸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全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率不断增加, 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 开发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鞘氨醇激酶(SphK)/1-磷酸鞘氨醇(S1P)信号轴是鞘脂代谢途径中重要的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SphK/S1P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中起着关键作用。该文就SphK/S1P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为其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 李捷陈影尹明洁房辉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
- 一种鞘氨醇激酶激动剂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鞘氨醇激酶激动剂K6PC‑5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所述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以辛酰氯(化合物II)为原料,在三乙胺作用下,在二氯甲烷中反应得到中间体III;(2)中间体III与丝氨醇反应...
- 马新波林周
- 鞘氨醇激酶1多重抑制作用化合物的设计
- 癌症发病率每年居高不下导致全球数百万人死亡,因此发现有效治疗癌症的药物是医药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癌症治疗经历了放疗和化疗阶段、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三个阶段发展。靶向治疗通过药物作用于关键靶点,从而干扰癌细胞生长、分裂和扩散...
- 刘锦
- 关键词: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
相关作者
- 王立生

- 作品数:183被引量:63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肝细胞生长因子 鞘氨醇激酶 白血病 基因治疗 造血干细胞
- 黄杰安

- 作品数:181被引量:56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结肠癌 结肠癌细胞 结直肠癌 鞘氨醇激酶 胃癌
- 刘诗权

- 作品数:116被引量:45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卵巢肿瘤 鞘氨醇激酶 卵巢癌 顺铂
- 李庆芳

- 作品数:29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鞘氨醇激酶 细胞凋亡 多发性骨髓瘤 间皮细胞 生物学特性
- 覃蒙斌

- 作品数:80被引量:252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急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GHRELIN 鞘氨醇激酶 鞘氨醇激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