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4篇“ 静脉转流“的相关文章
- 一种静脉转流装置及其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转流装置及其用途。该静脉转流装置包含:静脉转流管,具有静脉转流管第一端、静脉转流管第二端;若干三通阀;静脉转流器,其连接设置在静脉转流管外壁;及,排气件,其设置在静脉转流管上,靠近所述静脉转流管第二端...
- 陈峰
- 腹腔大隐静脉转流术围手术期处理
- 2024年
- 目的探讨顽固性腹水患者的腹腔大隐静脉转流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应用腹腔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及患者对手术的配合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腹围较前明显减少,腹水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及消退,尿量也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患者术侧下肢皮温、色泽正常,双下肢水肿均得到减轻,足背搏动良好,无出血倾向。结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和并发症的护理工作,能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周荣汪际李奕卓
- 关键词:顽固性腹水围手术期护理
- 一种腹水肝静脉转流可控单向阀门防血栓支架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水肝静脉转流可控单向阀门防血栓支架装置,包括转流通道建立穿刺取出套装、主体通道支架和可取出防返流单向瓣膜支架。该装置通过穿刺套装经颈静脉穿刺肝静脉至腹腔建立转流通道,主体通道支架置入转流通道,维持通道的...
- 路慧彬韩新巍任建庄宋芳霞任克伟李宗明张全会吴正阳赵毅
- 肺移植围手术期ECMO动脉-静脉与静脉-静脉转流应用效果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对比观察肺移植围手术期体外膜肺氧合(ECMO)动脉-静脉与静脉-静脉转流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21例肺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ECMO转流方式不同分为动脉-静脉转流147例(VA组)、静脉-静脉转流74例(VV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肺动脉压、心功能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立即撤除ECMO比例、ECMO转流时间以及肺部感染、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肾功能不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二次开胸止血等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组术前平均肺动脉压显著高于VV组(P<0.05)。两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组术后立即撤除ECMO比例显著高于VV组,ECMO转流时间显著低于VV组(P均<0.05)。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二次开胸止血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组术后PGD、肾功能不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例均显著低于VV组(P均<0.05)。结论肺移植围手术期ECMO采取动脉-静脉转流较静脉-静脉转流术后立即撤除更容易,转流时间更短,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 金宽哲胡春晓陈静瑜朱幸沨
- 关键词:肺移植体外膜肺氧合静脉-静脉转流
- 断指再植中血管吻合的一种新方式--端侧式动静脉转流被引量:3
- 2023年
- 断指再植中指固有动脉吻合方式有动脉与动脉端端吻合、血管移植端端吻合、动静脉转流端端吻合(包括动脉与静脉端端吻合、静脉与动脉端端吻合)及动脉与动脉端侧吻合的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1-4])。但在吻合后的静脉壁上开窗,一侧动脉转位与静脉窗口吻合,这种端侧式动静脉转流,动脉供血与静脉回流共存在一条静脉内,在既往未见此种血管吻合方式^([5-8]),为断指再植中血管吻合方式又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 江起庭李智余红李涛
- 关键词:端侧吻合动静脉转流断指再植
- 基于磁悬浮驱动原理的肝移植静脉-静脉转流装置的临床前评价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磁悬浮驱动原理自制的肝移植静脉-静脉转流(VVB)装置的性能。方法实验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实验动物为8头巴马小型猪,在阻断其肝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后,行肝门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的转流,根据应用的转流装置不同将动物分为两组,A组(n=5)使用自制静脉转流装置,B组(n=3)使用进口静脉转流装置。比较两组动物在血管阻断前、血管阻断时、VVB开始后30 min、60 min、90 min和血管开放后30 min共6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动物的血液相容性指标、肠损伤指标、肾损伤指标及内环境指标在各时点的变化情况。两组间非重复测量的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重复测量的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两种装置在转流期间,静脉引流均较充分,主要表现为巴马小型猪的肠管颜色红润、蠕动正常,尿量正常。两组间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损伤指标、肠损伤指标、肾损伤指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及内环境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A组和B组转流结束肝血管开放后30 min各项指标如下:平均动脉压为(71.0±7.7)mmHg(1 mmHg=0.133 kPa)和(74.0±8.7)mmHg,中心静脉压为(7.0±1.4)cmH_(2)O(1 cmH_(2)O=0.098 kPa)和(7.7±0.6)cmH_(2)O,心率为(131±10)次/min和(132±8)次/min;红细胞计数为(6.43±0.89)×10^(12)/L和(6.32±0.58)×10^(12)/L,血红蛋白为(108.4±5.9)g/L和(110.0±3.5)g/L,游离血红蛋白为(78.28±3.96)mg/L和(78.08±4.54)mg/L;肠脂肪酸结合蛋白为(2.27±0.49)μg/L和(2.40±0.78)μg/L;肌酐为(68.30±9.77)μmol/L和(79.90±26.91)μmol/L,尿素氮为(3.94±1.39)mmol/L和(3.45±0.65)mmol/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为(4.02±0.53)μg/L和(3.86±0.23)μg/L;pH值为7.27±0.04和7.23±0.03,乳酸为(6.18±2.62)mmol/L和(4.30±0.50)mmol/L,Na^(+)为(136.3±3.0)mmol/L和(137.6±1.6)mmol/L,
- 范顺利史源张赛王昊孔德俊任家书周云辉李将宏王政禄郑虹
- 关键词:肝移植临床前试验
- 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5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8例行CTA,7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腘动脉管腔部分闭塞6例,腘动脉管腔全部闭塞9例。所有患者均一期行腘动脉探查并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跨膝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二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侧肢体踝肱指数、皮肤温度、膝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一期腘动脉探查修复联合跨膝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术中探查见腘动脉断裂3例,腘动脉内膜损伤4例,腘动脉全层损伤8例。自体大隐静脉-腘动脉端端吻合术3例,自体大隐静脉-腘动脉旁路转流术12例。手术时间180~299 min,平均(243.53±33.72)min。术后患肢远端血液循环均稳定,术后即刻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肢体远端动脉血流通畅,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均随访6个月,随访期内自体大隐静脉桥均未出现狭窄或闭塞。术后第1、6个月患肢踝肱指数及皮肤温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第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后第1个月明显改善(P<0.01)。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应及早明确诊断并行一期修复治疗;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腘动脉损伤效果较好。
- 刘伟涛孙岩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大隐静脉转流术
- 端侧式动静脉转流再植撕脱性示指离断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患者女,33岁,因机器绞轧致右示指离断1 h于2022年4月入住南京江北医院。查体:右示指自近指间关节开始向示指远端方向撕脱性完全离断;中节指骨裸露,指深、浅屈肌腱及指伸肌腱均自止点向示指远端方向撕脱;示指两侧指掌侧固有神经远端大部分抽出,近端自近指间关节掌侧面抽出,尺、桡侧指固有神经抽出长度分别约2.5、3.0 cm;尺、桡侧指固有动脉均自示指近端大部分抽出合并多重扭转缠绕,抽出距离分别约2.5、2.0 cm;示指近端皮肤软组织自中节掌侧面劈开(图1A),示指远端中、远节背侧皮肤软组织撕脱至甲根处(图1B)。示指正位X线片显示,断指自指间关节处分离(图1C)。离断指体被植物油浸泡污染,患者及家属断指再植意愿强烈,急诊行右示指清创再植术。
- 江起庭孟丛鹏李智张锦飙方威王志钢李涛刘瑞
- 关键词:再植术
- 左生殖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合并精索静脉曲张一例被引量:2
- 2022年
- 胡桃夹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受损及生殖静脉曲张等系列症状。传统开放手术方式首选左肾静脉转位术,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报道1例胡桃夹综合征合并左精索静脉曲张的男性青年患者,采用左生殖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并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该手术方式为胡桃夹综合征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值得临床借鉴。
- 黄梦菊狄潇徐维锋王萱陈跃鑫郑月宏
- 关键词:胡桃夹综合征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高位结扎
-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结合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的体会
- 2022年
-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结合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病例18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结合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18例精索静脉曲张均治愈;复查血尿均消失,12例尿微量蛋白恢复正常.17例术后肾门扩张段左肾静脉直径较术前变小.结论显微精索静脉结扎联合精索静脉下腹静脉旁路术.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显著,相对安全,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疗效好,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卓红兵杨增士黄坚成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胡桃夹征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
相关作者
- 陈秉学

- 作品数:218被引量:2,098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麻醉 镇痛 硬膜外麻醉 曲马多
- 黄文起

- 作品数:397被引量:3,825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 肝移植 围术期 再灌注损伤 肠缺血再灌注
- 严律南

- 作品数:872被引量:4,506H指数:2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活体肝移植 肝癌 胰腺炎 肝移植术后
- 董家鸿

- 作品数:1,095被引量:7,288H指数:3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切除术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肝细胞
- 黑子清

- 作品数:361被引量:1,857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围术期 肝移植围术期 原位肝移植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