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5篇“ 雏番鸭“的相关文章
- 氢溴酸常山酮对雏番鸭的毒副作用研究
- 2023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氢溴酸常山酮对雏番鸭的毒副作用。选取1日龄天露白番公鸭97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4只鸭,研究分别添加0、0.12、2.4mg/kg氢溴酸常山酮对雏番鸭胃肠道发育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2.4mg/kg的氢溴酸常山酮会造成雏番鸭肌胃炎和肠道炎症,影响雏番鸭的生长性能,添加0.12mg/kg氢溴酸常山酮对雏番鸭的肌胃、肠道发育和增重无影响;鸡料和鸭料可共用生产线,但应做好洗仓工作,同时鸡预混料和鸭预混料需单独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 张秀魏师左鑫刘金杨永杰曾凡桂
- 关键词:雏番鸭肌胃
- 一种用于鉴别雏番鸭、骡鸭的筛选装置与鉴别方法
- 本发明涉及禽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别雏番鸭、骡鸭的筛选装置与鉴别方法。筛选装置包括框体,框体上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围栏,围栏为网状结构,框体上铺设有棉布。本发明利用筛选装置将雏番鸭与其他刚出壳时鸭苗(尤其是骡鸭...
- 王家林王家甫
-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弱毒S株在雏番鸭体内的增殖规律
- 2023年
- 【目的】研究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弱毒S株C30在雏番鸭血液中的病毒血症,口咽、泄殖腔的排毒规律及靶器官的带毒时间,了解弱毒S株在雏番鸭体内的增殖规律和致弱机理。【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NDRV核酸的RT-qPCR方法;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弱毒S株第30代(NDRV-S-C30)腿部肌肉注射2日龄雏番鸭,在免疫后1、2、3、4、6、8、10、12、14 d(Days post vaccination,dpv)采集其血液、肝脏、脾脏、泄殖腔分泌液和口咽液,用RT-qPCR方法检测NDRV在血液、口咽、泄殖腔及靶器官的增殖能力及带毒时间。【结果】建立了检测NDRV核酸的特异性RT-qPCR方法,使用该方法检测NDRV弱毒攻毒雏鸭的口咽和泄殖腔排毒时间分别为2~8 d和2~10 d,排毒高峰期为4~6 d;病毒血症时间为1~4 d,其中1~2 d为病毒血症高峰期;弱毒在肝脏的带毒时间为3~6 d,在脾脏的带毒时间为1~8 d。【结论】NDRV-S-C30弱毒株免疫雏番鸭后可通过口腔和泄殖腔向外界排毒,仅能引起较弱的病毒血症反应,且在肝脏中的增殖能力弱,丧失了对易感靶器官造成病理损伤的能力。明确了NDRV弱毒S株的排毒规律及病毒血症时间,为建立弱毒免疫效力评价方法奠定了基础。
- 胥焯然程晓霞郑敏郑敏董慧朱小丽刘鸿威曾显成陈少莺陈仕龙
- 关键词:新型鸭呼肠孤病毒RT-QPCR排毒规律病毒血症
- 雏番鸭鸭3型腺病毒与鸭圆环病毒共感染诊断报告被引量:1
- 2021年
- 2021年5月,福清市渔溪镇郭某番鸭养殖场饲养的14日龄番鸭群发病,患鸭个体大小参差不齐、被毛杂乱,部分患鸭出现静卧蹲伏、腹泻等症状,剖检病死鸭可见肝脏肿大、斑驳样出血,肾脏肿大、出血。无菌采集患鸭肝脏、肾脏等实质性脏器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测。结合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特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诊断为鸭3型腺病毒与鸭圆环病毒共感染。
- 王秀娟
- 关键词:番鸭鸭圆环病毒共感染
-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弱毒株在雏番鸭体内的分布和排毒规律被引量:1
- 2021年
- 为了解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弱毒株感染雏番鸭后在体内的分布和排毒规律,本研究采用传代致弱的NDRV JDm10-150毒株接种1 d龄雏番鸭,对接毒后6 h~35 d雏番鸭的血液、脑、胸腺、心、肝、脾、肺、肾、胰腺、法氏囊、盲肠扁桃体、咽拭子和泄殖腔拭子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病毒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接6 h后,在各组织脏器及血清中可检到NDRV核酸,且肝和脾病毒含量最高。随后,各组织脏器及血清中NDRV核酸含量逐渐减少。接毒后9 d,各组织器官及血液均检测不到NDRV核酸或NDRV核酸检测为阴性(Ct>35)。接毒后第13~35 d,除脑和血清外,大部分的组织脏器中均又检测到NDRV核酸,且NDRV核酸含量基本稳定,其中脾脏和法氏囊组织中NDRV核酸含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对不同时间采集的咽拭子和泄殖腔拭子进行检测,发现雏番鸭在接毒后6 h开始向外界排毒,之后通过泄殖腔排毒,直至攻毒后28 d停止排毒。以上检测结果表明,NDRV JDm10弱毒株感染雏番鸭后快速侵入各组织脏器和血液,脾脏和法氏囊为主要侵染和定殖场所,主要通过泄殖腔分泌物向外界排毒。
- 华炯钢叶伟成刘可姝云涛倪征陈柳朱寅初张存
- 关键词: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弱毒株QRT-PCR排毒规律
- 一起雏番鸭球虫病的诊治报告
- 2020年
- 甘肃某鸭场的雏番鸭发生了以生长发育迟缓、虚弱、血痢、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经现场调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球虫感染。该场随后用复方磺胺六甲氧嘧啶钠和润达球痢康等药物进行治疗,再定期消毒鸭舍、清除垫料和保温除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诊疗情况汇报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 聂福旭唐文雅
- 关键词:雏番鸭球虫病诊治报告
- 一起雏番鸭感染鸭1型甲肝病毒的诊治
- 2020年
- 2019年10月,福建省三明市某鸭场饲养的8日龄雏番鸭群发病,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疑似感染鸭病毒性肝炎。后经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序列测定及跟踪治疗情况分析,确定其病原为鸭1型甲肝病毒。
- 张瑞岳稳刘荣昌黄瑜
- 关键词:番鸭鸭病毒性肝炎诊治
- 一例雏番鸭大肠杆菌和呼肠孤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被引量:3
- 2020年
- 为找出某养鸭场雏番鸭发病死亡的原因,从病鸭无菌采集肝脏组织,涂擦接种于胰大豆蛋白胨琼脂平板,37℃培养18h后共分离到1种疑似病原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培养特性观察,鉴定为大肠杆菌。药敏结果表明该大肠杆菌菌株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阿莫西林均高敏。另采集病鸭坏死脾脏,用RT-PCR检测呼肠孤病毒基因片段,结果呼肠孤病毒基因片段呈阳性。对全群鸭用恩诺沙星注射液、头孢噻呋钠、黄芪多糖注射液、干扰素混合颈部皮下注射,剂量按使用说明,1次/d,连用2d;扶正解毒散水煮10mi n,冷却后和阿莫西林混合上午饮水,牧乐维1号下午饮水,剂量按使用说明,连用4d。4d后除了个别病重鸭外,其余鸭已恢复正常。
- 爨淑楠徐海军范潇会张圣尧蒋平佘德勇王书明
- 关键词:番鸭肝坏死呼肠孤病毒大肠杆菌
- 一株番鸭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雏番鸭的致病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某番鸭养殖场2周龄肉鸭发生以腹泻、呼吸困难及软脚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鸭群整体精神沉郁,耗料量下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变化等初步诊断为番鸭细小病毒(MDPV)感染。为进一步探明病因,本研究将采集的死亡鸭肝脏和胰脏组织处理后,用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等8种番鸭常见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PCR/RT-PCR检测,结果仅番鸭细小病毒为阳性。用鸭胚从阳性样品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MDPV-GD201901株。为了解分离毒株的致病性,用分离株病毒对1、7日龄健康雏番鸭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MDPV-GD201901株对雏番鸭具有致病性,可引发鸭只死亡和生长发育缓慢,1日龄攻毒组有20%的鸭只死亡,7日龄攻毒组有30%鸭只表现为发育迟缓。本研究为番鸭细小病毒的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 曾凡桂王占新严专强覃健萍周庆丰申翰钦鲁俊鹏
- 关键词:番鸭细小病毒雏番鸭
- 一起雏番鸭曲霉菌感染的诊疗体会
- 2019年
- 甘肃某鸭场雏番鸭发生以张口呼吸、腹泻、肺脏和气囊壁形成大小不一的霉菌结节以及腹膜炎为特征的疾病。经现场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曲霉菌感染。采取制霉菌素、蓝矾等药物治疗,定期消毒、更换霉败垫料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疗情况汇报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 唐文雅聂福旭
- 关键词:雏番鸭曲霉菌诊疗
相关作者
- 程晓霞

- 作品数:264被引量:664H指数:1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番鸭 番鸭呼肠孤病毒 鹅细小病毒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呼肠孤病毒
- 陈少莺

- 作品数:334被引量:1,026H指数:21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番鸭 番鸭呼肠孤病毒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呼肠孤病毒 鹅细小病毒
- 程由铨

- 作品数:84被引量:575H指数:18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番鸭 单克隆抗体 番鸭呼肠孤病毒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 呼肠孤病毒
- 吴异健

- 作品数:102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番鸭呼肠孤病毒 番鸭 呼肠孤病毒感染 呼肠孤病毒 雏番鸭
- 胡奇林

- 作品数:234被引量:816H指数:18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番鸭呼肠孤病毒 番鸭 绵羊肺炎支原体 引物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