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4篇“ 集群行为“的相关文章
网络集群行为中的情感元素分析
2024年
为探寻网络集群行为背后参与个体或群体所表象或内隐的情感元素,进而分析网络集群行为力量释放之源,把控网络集群行为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轨迹,区分“情感唤起、情感激励、情感效力”等三个维度,以相关典型舆情事件为案例,从“情感级别、情感聚焦、情感指向、情感投入、情感转换、情感反应”等要素实证分析集群行为背后网民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过程,并从网民个体情感纾解层面提出网络集群行为的分析视角和调控策略。
姚江龙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情感
社会工作引导青年网络集群行为的路径分析
2024年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集群行为呈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基于网络集群行为的含义、青年集群行为特征,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在网络集群行为的参与比重愈来愈高的青年群体的个人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社会工作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引导青年网络集群行为,改善网络集群行为中影响青年参与者的心理、认知和行为,以及网络环境。
王静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青年社会工作
爱国主义教育视域下浙江高校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偏向与引导研究
2024年
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日益显著,对大学生情感发展带来了影响。在研究中着重考察了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内在情感偏向及特征,总结具体的影响要素,并从“重情”“明理”“铸魂”三个方面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要点。最终认为爱国主义教育视域下要想促进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情感偏向的理性化和主流化,应当从“大学生”“高校”“网络”三个维度着手,即大学生维度:不断提升媒介素养,自觉树立爱国情怀;高校维度:构建应急预警机制,形成长效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网络维度:加强监管,并主动过滤负面信息。
何斌相江苏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
一种基于基因编程的集群行为学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基因编程的集群行为学习方法,利用基因编程方法,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对解空间进行启发式搜索,并最终给出了能很好反映集群真实运动规则的邻居选择机制和行为决策函数,在当前普遍采用正向建模手段的趋势下,另...
彭星光王涛宋保维潘光张福斌高剑张立川张克涵
一种考虑成群性一致性密集性的集群行为量化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成群性一致性密集性的集群行为量化分析方法,使用集群运动过程中每一时刻的最小子群个体数目来表征集群的成群性,对所有时刻的成群性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得到集群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成群性分析结论;使用集群运动过程中每...
彭星光李亚男宋保维潘光张福斌高剑李乐张立川
成果推介——人际互动作用下集群行为的演化逻辑
2024年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通常较为复杂,其复杂性不仅表现在行政概念、政治关系等不易定量描述,还表现在公共管理目标往往不是单一及线性的,而是追求多目标协调的统筹最优效应,同时影响公共管理问题的环境复杂多变,以上原因使建立基于公共管理问题的数学解析模型也难于一般管理学问题,因此在公共管理研究中亟需在方法上进行创新。基于以上事实,《人际互动作用下集群行为的演化逻辑》一书利用社会调查数据,将复杂性科学、社会计算等新理论和方法引入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
何晓晨杜海峰王洋邓崧樊博黄璜康伟汤志伟王建张会平张楠张毅
关键词:集群行为人际互动公共管理研究演化逻辑
基于领航者的无人机集群行为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领航者的无人机集群行为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无人机控制技术领域。通过控制力参数和时变控制参数对领航者无人机进行行为控制,将传统固定参数模型拓展为时变参数模型,通过发送时变控制参数以控制随航者无人机进...
陈洪波王冠珺朱楠楠庄学彬索鸿飞张译月
具有集群行为的捕食者-食饵反应扩散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024年
考虑一类具有集群行为和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的捕食者-食饵反应扩散系统。通过分析系统在正常数平衡解处线性化系统的特征值问题,获得了正常数平衡解的局部渐近稳定性、Turing不稳定性、Hopf分岔和Turing-Hopf分岔的存在性。同时,通过数值模拟对所获得的理论结果进行了适当的数值验证。
郑薇张存华
关键词:集群行为HOPF分岔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野化梅花鹿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研究
2024年
为了研究人工饲养梅花鹿在野外适应的情况,2020年5月—2021年7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河南省济源市圈养野化梅花鹿进行了调查。采用公里网格的形式,安放了20台红外相机,共收获3334有效相机日,获取独立照片9669张。成年梅花鹿雌雄比为1.45。共记录到11种集群模式,单只雌体占总数的36.63%,单只雄性占总数的37.41%;多雌集群的比例达到9.07%;幼体单只占比4.92%。在携有幼体的情况中,以单只或多只雌体携幼为主,拍摄到371张独立有效照片,其余2种情况仅拍摄到69张照片。雌体携幼主要发生在夏季,而雄体携幼主要发生在冬季。梅花鹿的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分别为06:00—08:00和16:00—18:00。冬季的梅花鹿日活动时间段为08:00—16:00,活动峰值在11:00—13:00。春-夏季的重叠系数最大(Δ=0.9350,P<0.01),其次是春-秋季(Δ=0.9134,P<0.01)、冬-春季(Δ=0.8785,P<0.01)和夏-秋季(Δ=0.8760,P<0.01),重叠系数最小的季节是夏-冬季(Δ=0.8214,P<0.01)。该研究基于无人为干扰的野外圈养条件下的调查记录,研究了野化梅花鹿的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为梅花鹿下一步野外放归提供了技术基础。
芦光王贝爻曹林薛攀时集体王晓丽
关键词:梅花鹿日活动节律集群行为
浙江绿葱湖省级湿地公园小麂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研究
2024年
【目的】对浙江绿葱湖湿地公园内人为活动干扰下小麂(Muntiacus reevesi)种群的活动节律和集群模式进行研究,为有蹄类动物的科学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红外相机于2021年2月—2022年1月对该地区小麂种群开展连续监测,基于1896张独立有效照片分析其日活动节律和集群模式。【结果】小麂的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冬季与春季的日活动节律曲线重叠度(Δ)最低(Δ=0.79,P<0.01),小麂在冬季傍晚的活动强度高并且峰值也明显提前。不同海拔梯度的小麂日活动节律也存在差异。其中,海拔[700,900)m与[1100,1300)m的日活动节律曲线重叠度最低(Δ=0.76,P<0.01),海拔[700,900)m的小麂只有傍晚1个活动高峰。本次监测共发现7种集群模式,其中最高的为单只独居,占比达92.95%;其次是母仔群,占比3.47%;再次是1雌1雄群,占比2.37%;其余4种(双雌、双雄、1雄1幼、2雌1幼)少见的集群模式共占比1.21%。【结论】在浙江绿葱湖省级湿地公园内,小麂是以晨昏活动为主的昼行性动物,主要营独居生活。其日活动节律在不同季节、不同海拔梯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可能主要受温度、食物资源、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
张文旭林晓越毛岭峰伊理孝李垚应建平唐超和
关键词:小麂有蹄类日活动节律集群模式红外相机

相关作者

杜海峰
作品数:144被引量:1,725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工 社会网络 克隆选择 复杂网络 社群结构
赵杨
作品数:27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研究主题:集群行为 情景 网购 网购行为 舆情传播
时勘
作品数:463被引量:10,468H指数:4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研究主题:胜任特征模型 变革型领导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倦怠 心理健康
王林
作品数:67被引量:37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情景 网购 集群行为 关键词 网购行为
王二平
作品数:137被引量:1,62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团队 群体性事件 安全文化 集群行为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