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72篇“ 集群创新“的相关文章
- 数字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 2024年
- 数字产业集群是数字产业演进的高级形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数字产业集群形成于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实践,以及有为政府与数字化企业的内外推动。政策环境激励、集群内行为主体对数字资源禀赋的高度依赖与共享,组织内自我驱动式创新、多元主体与头雁企业的互动,以及组织内的非平衡性与内在随机性动力构成了数字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机制。数字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可以分为传统要素驱动模式、创新效率驱动模式、新型要素驱动模式这三类模式。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需要深化链群互动与全局规划的战略协同,加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高度配合,优化数字产业与实体产业的良性互动,以全球化视野谋划推动集群科技创新,从而充分发掘集群网络优势,放大数据规模优势,最大程度地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
- 夏杰长刘睿仪
- 关键词:创新网络产业集聚
- 基于动态能力演化的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协作机制研究
- 2024年
- 中国制造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但目前集群创新网络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着低端锁定、科技创新能力弱等问题,阻碍了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转型升级。基于此,首先梳理已有相关文献,从连带关系角度分析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协作的形成过程及协作关系的形成条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动态能力演进,并分别从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伙伴选择、数字化技术、资源集成化配置、流程协同和适用性知识5个方面探索驱动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协作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构建互联畅通的协作模式是提升制造业集群网络专业化程度、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向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关键,而具有较强互补性、兼容性和高度信任力的合作伙伴可以促进集群内的知识技术共享和资源要素合理分配,为集群创新网络协同创新注入动能,但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结合网络所处阶段以及集群的独特性进行合理分析,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优化。其中,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在演化中期呈现出明显增长态势,且协同要素在这一时期对于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益最明显。具体而言,集群内部的知识重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内部资源挖潜,而集群外部的资源利用的影响最为显著,外部知识内化同样产生较大影响。最后,从为集群创新协同能力提升注入新活力、加快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协作数字化生态系统,以及建立并完善网络资源集成配置机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 左小明彭佳雨
- 关键词:制造业集群集群创新网络系统动力学中国制造业
- 生命周期视角下多维邻近性对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
- 2024年
- 多维邻近性从地理、组织、认知等维度对产业集群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以新疆农业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多维邻近理论分析不同生命周期下地理邻近、组织邻近及认知邻近对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年以来,新疆农业产业集群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10年为形成期,2011-2020年为成长期。(2)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期,地理邻近、组织邻近与认知邻近对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在农业产业集群成长期,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对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组织邻近对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
- 李志翠陈幼锋
- 关键词:生命周期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创新
- 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研究——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
- 2024年
-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农业产业集群不再局限于地理位置的邻近,突破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时间和空间约束,逐渐形成虚拟空间的集合状态,实现了传统农业产业集群向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的演化升级。通过阐释农业产业集群概念和创新网络理论,总结出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具有“本地创新网络—跨区域创新网络—全球创新网络”三级演化路径。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分析其创新网络具体演化路径及网络特征,提出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培养乡村数字人才队伍、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管理水平、实施现代化管理、持续开展国际农业合作等相关建议,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园建设提供学理性和实践性参考。
- 张慧泽
-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虚拟产业集群设施农业
- 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以集群创新网络驱动的视角
- 2024年
- 当前,我国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座与基石。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实现制造强国、构建全球竞争力新优势的重要战略工具,可以为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型产业组织范式。深入把握“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原则,从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驱动的视角,分析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促进机理,结合无锡市物联网集群的创新发展实践经验,提出先进制造业集群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 张淑贤
- 关键词:集群创新网络
- 全球科技集群创新论坛:打造全球创新合作枢纽
- 2024年
- 4月26日,以“集聚科技力量引领城市发展”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科技集群创新论坛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国际组织和顶级科技集群代表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谋科技集群创新发展的未来之路。本场平行论坛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发展集团承办。
- 勒川
- 关键词:集群创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 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水平有所下降,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且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较多省(区、市)处于纯技术有效规模无效的DEA弱有效状态,存在投入产出不匹配问题.考察期内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整体呈“N”型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共同起了阻碍作用.区域间及区域内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东部地区增长最快;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东北相对落后.从空间分布看,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表现出由南北向内陆逐步递减的分布格局,创新效率较高的省(区、市)成片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地区,空间非均衡性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
- 张伟肖钧馨
-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BCC模型MALMQUIST指数
- 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思路及建议
- 2024年
- 培育壮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形成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次发展体系,不仅对产业稳链强链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直接效应,对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霍正元齐景丽詹宇鹏
- 关键词:制造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
- 基于数实融合的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基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产业集群的创新理论和演化规律,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之路,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数实融合与数字产业集群两者互促共进,数实深度融合对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数字产业集群则通过产生的协同效应和网络效应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数字产业集群的培育形成和创新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当前,亟待构建与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搭建支持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
- 夏杰长
- 集群创新驱动职教领域双元协同育人路径研究——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2024年
- 双元协同育人旨在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职业适配度和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创新则是驱动双元协同育人的关键要素。本文围绕职业教育双元主体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企业主体地位缺失、学校适应产业能力不足、人才链产业链不匹配等问题,探索集群创新驱动职教领域双元协同育人路径,从团队集群、数据集群、平台集群、机制集群等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 齐盛
- 关键词:集群创新人才链产业链
相关作者
- 张永安

- 作品数:200被引量:2,129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创新绩效 集群创新网络 集群创新 科技创新政策 影响因素
- 邵云飞

- 作品数:301被引量:3,013H指数:28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创新绩效 联盟组合 技术创新 协同创新 创新网络
- 冯朝军

- 作品数:61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集群创新 高职院校 中小企业 混合所有制 高职教育
- 魏江

- 作品数:393被引量:9,207H指数:5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 产业集群 技术能力 技术创新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 孟韬

- 作品数:112被引量:1,00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 研究主题:产业集群 集群创新 企业 中外合作办学 资源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