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篇“ 除碳脱氮“的相关文章
- 前反硝化除碳脱氮技术在治理煤矿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 2024年
-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煤矿生活污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源,其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有效解决煤矿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前反硝化除碳脱氮技术应运而生,其通过利用特定菌群将有机物和氮磷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前反硝化除碳脱氮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问题的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应用措施,旨在为煤矿生活污水的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连斌王宇超
- 关键词:煤矿生活污水有机物氮磷
- 基于电化学的序批式渗滤液一体化除碳脱氮装置及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的序批式渗滤液一体化除碳脱氮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均能随转动轴在竖直方向上同步旋转的第一碳材料电极、第二碳材料电极、第一金属氧化物电极和第二金属氧化物电极,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内腔底...
- 吴东雷陈旭王晶丽张舒迟谈梦宇董家裕
- 高铁列车集便器废水的同步除碳脱氮处理研究
- 2024年
- 随着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集便器废水处理成为近来相关部门比较关注的问题。为探究集便器废水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研究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多级AO+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IFAS)工艺处理实际的高铁集便器废水,评价其同步除碳脱氮的效果,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通过控制曝气池内的DO控制硝化反应进行至NO2--N阶段,然后在厌氧阶段将NO2--N转化为N2,实现脱氮。反应器NH4^(+)-N、TN、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0%和70%,TN负荷达到0.64 kg·N/m^(3)·d^(-1)。出水COD浓度低于400 mg/L,出水NH4^(+)-N浓度低于50 mg/L,TN浓度低于70 mg/L,达到了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短程硝化池中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短程硝化优势菌为Nitrosomonas,在悬浮污泥和填料架占比分别为3.73%和5.88%。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节省了25%的曝气能耗和45%的碳源消耗,多级AO的设计让脱碳除氮更加完全,提高出水水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大大增加微生物的量,加快反应速率,可以节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占地面积。从经济以及脱氮效率方面,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有望成为集便器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相比于传统混凝土构筑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更适合集便器废水。
- 辛思远戚伟康肖长杰
- 关键词: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膜工艺微生物群落
- 一种除碳脱氮除磷反应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碳脱氮除磷反应装置,涉及除碳脱氮除磷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一级反应装置,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一级反应装置下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的表面...
- 刘玉强
- 一种含盐有机废水一体化除碳脱氮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盐有机废水一体化除碳脱氮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反应器和配套设备;所述反应器为含盐有机废水提供除碳脱氮反应场所;所述配套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进水水质检测仪器、低压直流电源、第一控制系统和第...
- 刘自成赵选英杨峰张洋阳王文文
- 一种含盐有机废水一体化除碳脱氮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盐有机废水一体化除碳脱氮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反应器和配套设备;所述反应器为含盐有机废水提供除碳脱氮反应场所;所述配套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进水水质检测仪器、低压直流电源、第一控制系统和第...
- 刘自成赵选英杨峰张洋阳王文文
- 微氧耦合电化学强化污水厌氧消化的除碳脱氮
- 2023年
- 传统污水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同步除碳脱氮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微氧耦合铁碳微生物电解池强化污水厌氧处理的技术。结果表明,在外加电压为0.6 V作用下,DO质量浓度为0.84 mg/L的微氧介入可明显提高反应器的厌氧消化甲烷化效能,且在低有机负荷运行下可同时提高除碳脱氮性能。其中,微氧介入的铁碳微生物电解池耦合厌氧反应器的平均甲烷产量最大提高至91.85 mL/d,是空白组的4.5倍,总氮去除率较空白组提高18.1%。16S rRNA高通量测序表明,微氧耦合铁电极可有效提高Petrimonas、Methanosarcina等微生物丰度,提升除碳脱氮功能菌丰度。
- 卢艳张鹏帅张景新何义亮
- 关键词:微氧厌氧消化脱氮沼气
- 用于中晚期垃圾渗滤液除碳脱氮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用于中晚期垃圾渗滤液除碳脱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原水水箱、UASB反应器、调节水箱、复合式一体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及沉淀池;原水水箱与UASB反应器相连;UASB反应器与调节水箱相连;复合式一体化厌氧氨氧...
- 郑冰玉杨岸明张树军马淑勍张帅田宇
- 微塑料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除碳脱氮及N_(2)O释放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微塑料是污水中常被检测到的新型污染物,然而微塑料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同步脱氮及N_(2)O释放特征的探究较少。本工作以实际市政废水为探究对象,建立中试规模的SBBR,考察了不同微塑料浓度(0、0.2、2.0和10.0mg/L)对SBBR长期运行除碳脱氮效率及N_(2)O释放规律的影响,并揭示了相关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微塑料对SBBR除碳脱氮效率及N_(2)O释放规律影响不明显,但当进水微塑料浓度超过2.0 mg/L,碳脱氮效率呈现下降趋势,N_(2)O产率增加。当微塑料浓度为10.0 mg/L时,稳定时期出水COD维持在35.3~37.9 mg/L,COD和NH_(4)^(+)-N去除效率分别下降至82.4%~83.5%和80.2%~82.3%,低于工况I,此外,N_(2)O产率高达10.2%~10.8%。内聚物分析表明高浓度微塑料降低了PHA和糖原质的净合成,进而导致内碳源消耗脱氮动力不足。比耗氧速率(SOUR)分析表明高浓度微塑料降低了全部微生物代谢活性。
- 杨雪梅苏永祥
- 关键词:比耗氧速率
- pH对Anammox-DAMO同步除碳脱氮系统N_(2)O产消影响及模型研究
- 2023年
- 以Anammox-DAMO为研究对象,通过批次试验探究了不同pH(5.5、6.5、7.0、7.5、8.5)条件下系统的脱氮性能和N_(2)O的产消.结果表明:NH4+降解速率在pH为7.0时达到最大值,NO_(3)-降解速率在pH为6.5~7.5时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表明,N_(2)O峰值浓度与NO_(3)-降解速率呈负相关关系(r=-0.994,p=0.001<0.01),在pH 6.5~7.5时,N_(2)O峰值浓度最小,且N_(2)O在此pH范围下最快达到峰值.选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对该过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能较好体现N_(2)O变化趋势,在pH为6.5~7.5时,N_(2)O还原酶的最大比合成/活化速率(V_(max))达到最大,相反,酶诱导的半饱和常数(KE,i)在此pH范围下达到最小.在不同pH下,NO_(3)-和NH4+还原酶的最大比合成/活化速率(V_(max,1))与N_(2)O还原酶的最大比合成/活化速率(V_(max),2)的比值大于1.00,说明氧化亚氮还原酶的合成具有滞后性.
- 徐帆丁祥中吕娇金昊楼菊青
- 关键词:PH
相关作者
- 梁大为

- 作品数:22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产氢 阴极 多溴联苯醚 离子 除碳脱氮
- 谢冰

- 作品数:220被引量:1,29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渗滤液 活性污泥 抗生素抗性基因 微生物群落 垃圾渗滤液
- 徐谦

- 作品数:10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
- 研究主题:电子转移 电子转移过程 电流变化 脱氮过程 生物强化
- 刘秀红

- 作品数:124被引量:54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短程硝化 污水处理 厌氧氨氧化 再生水 生活污水
- 杨庆

- 作品数:186被引量:92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短程硝化 SBR法 深度脱氮 SBR 厌氧氨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