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73篇“ 陆架“的相关文章
- 一种陆架边缘层序构型的定量分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陆架边缘层序构型的定量分类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区的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确定井震匹配参数;基于经典层序地层学,利用地震终止关系识别出三级层序界面和四级层序界面;划分出各个层序的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
- 葛家旺赵晓明陈玥瑶唐小龙齐昆
-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空间规划研究
- 2024年
-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空间规划是沿海国家发展蓝色经济,有效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实现国家利益的理性选择,具有明确的国际法和国内法依据。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空间规划综合运用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使用许可制度、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海洋保护区制度、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政策评估制度等一揽子制度,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的要求,我国应当借鉴国际社会关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空间规划的制度设计,构建囊括从大尺度的海洋空间布局到小尺度的微观海域空间利用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空间规划体系。
- 王昌森董文静邹玉明
- 关键词: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蓝色经济
- 东西伯利亚陆架炭屑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 2024年
- 炭屑是指示火灾事件的重要指标。全球变暖背景下,环北极地区野火频发,了解炭屑的产生、迁移和埋藏对理解北极气候变化的环境效应及陆源碳源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前人对北极海域的炭屑研究十分匮乏。东西伯利亚陆架是全球最大的陆架区,接收和封存着巨量的陆源碳,也是海冰融化、沿岸侵蚀、周边野火频发最显著的地区,因此成为研究北极炭屑记录的重要区域。本文基于2016年首次中俄北极联合科学考察取得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东西伯利亚陆架区不同粒度炭屑的空间分布特征、输运方式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东西伯利亚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炭屑总浓度为4.4×10^(4)~4.1×10^(6)粒·g^(–1),平均浓度为9.3×10^(5)粒·g^(–1)。沉积物中炭屑呈现近岸粗、远岸细的总体分布特征。由于受到水动力、大气等长距离搬运,研究区炭屑颗粒以超细粒为主(平均占83%)。河口水动力作用、沿岸侵蚀、大气传输、海冰搬运、水平向和垂向上的海流搬运等多重控制因素,可能共同影响炭屑的跨陆架输运过程。
- 俞心婷任健边叶萍李中乔林龙金海燕陈建芳
- 关键词:输运过程
- 北极楚克奇陆架边缘“大西洋水层”钕同位素示踪
- 2024年
- 温暖的“大西洋水层”为北冰洋提供了重要的热量来源,是决定其海冰状况、冰架分布及周边冰盖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M04孔沉积物中稀土元素(REE)的含量及其配分模式和Fe-Mn氧化物组分的钕同位素组成,探讨了晚更新世以来楚克奇陆架边缘REE的富集机制、εNd示踪水团性质的有效性以及“大西洋水层”的强弱变化.结果表明,间冰期Fe-Mn氧化物是溶解态REE沉淀的主要载体,但冰期缺少Fe-Mn氧化物的灰色层中也富集了大量的溶解态REE.同时,Fe-Mn氧化物萃取液中εNd介于—5.50~—8.74之间,呈现出冰期高,间冰期低的特点,有效指示了“大西洋水层”在楚克奇陆架边缘的活动.在间冰期,“大西洋水层”增强,为陆架输入的Fe2+和Mn2+创造了再氧化的条件;而在冰期,“大西洋水层”几乎退出了楚克奇陆架边缘.参照现代冰川溶水的化学组成,导致冰期M04孔Fe-Mn氧化物萃取液中REE富集和εNd显著正偏的环境要素,很可能是东西伯利亚冰盖的扩张及其冰下排水,而不是海冰排盐形成的“卤水”.这些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北冰洋REE的富集机制,论证了εNd示踪“大西洋水层”的有效性,并深化了对“大西洋水层”演变规律的认知.
- 杨映叶黎明倪建宇于晓果原超葛倩宋赛张泳聪
- 关键词:钕同位素稀土元素海洋地质
- 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悬浮重矿物组成与颗粒特征
- 2024年
- 沉积物重矿物矿物组成和颗粒大小对揭示沉积物源和水动力分选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然而,受研究手段的制约,对于长江细粒沉积的重矿物组成和物源、水动力分选之间关系的探究还尚属空白。本研究利用自动定量矿物分析系统(TIMA)对长江口—东海内陆架不同水层悬浮物的重矿物组成和颗粒大小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对细粒级重矿物自动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长江口悬浮物中特征重矿物组合为角闪石—绿帘石—铁质金属矿物,与长江下游沉积物特征重矿物组合一致。长江口悬浮物与长江下游沉积物的重矿物组成具有极好的相关性,指示其来源与长江有关。而长江口外悬浮物中赤/磁铁矿相对富集,可能是强潮作用导致的中等密度重矿物再搬运和扩散的结果。值得关注的是,在舟山群岛附近站位悬浮物样品中发现了铬铁矿的异常富集,推测与海区人类生产活动有关。长江口悬浮重矿物颗粒绝大部分为粗粉砂—极细砂,富集在悬浮物中的较粗粒级(Φ
- 刘梦佳黄湘通连尔刚胡忠亚岳伟王中波杨守业
- 关键词:长江口东海内陆架细粒沉积物重矿物
- 基于非三角洲海侵的大陆架剖面确定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三角洲海侵的大陆架剖面确定方法及装置,基于非三角洲海侵的大陆架剖面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目的工区的河流供给沉积物体量以及海平面上升速率建立大陆架剖面二维模型;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求解所述大陆剖面二维模型...
- 王俊辉武藤铁司鲜本忠高丽明
- 新近纪以来华北东部古地貌演化数值模拟及陆架海沉降控制被引量:1
- 2024年
- 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区经历了华北古高原垮塌形成渤海湾盆地的地貌巨变过程。针对中生代的华北古高原和古近纪期间的渤海湾盆地裂陷过程已有大量研究,但新近纪以来,由于受太行山隆起、黄河沉积物输运、黄河贯通及海侵等地质事件影响,现今华北东部沿海地区及海域的地貌演化过程及地貌格局的定型时间还存在争议。使用Badlands数值模拟软件,定量化分析了地幔对流、构造事件、古气候、侵蚀和沉积等地球深浅部多种因素对于地形地貌的贡献,动态重建了华北东部晚新生代(25 Ma)以来的地貌演化过程;并通过与区域构造格架和沉积相展布的对比,检验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华北东部的地貌格局在中新世期间已定型并趋于稳定演化;陆架海沉降是该时期华北东部地貌演化的一级控制因素。此外,该时期华北东部可能存在一条环山东半岛的古河流——华东河,这条古河流的形成时间不晚于中新世,可能在全新世期间消亡。本研究的古地貌模拟结果也有助于系统理解华北洋陆过渡带的多圈层相互作用。
- 韩续索艳慧李三忠李三忠宋双双田子晗付新建
- 关键词:古地貌
- 美国单方面确定本国扩展大陆架外部界限所涉国际法问题研究
- 2024年
- 2023年12月19日,美国发布关于本国扩展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声明和执行摘要,单方面确定了其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外部界限。美国并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方,它有权依据《公约》第76条第1款所反映的习惯国际法主张扩展大陆架权利,但其空间范围须受第76条第2-7款所反映的习惯国际法的限制。美国无权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扩展大陆架划界案,其单方面确定的扩展大陆架外部界限不具有《公约》第76条意义上的确定性和拘束力,它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将取决于第三国的反应。美国应加入《公约》,并严格按照《公约》规定的相关规则、标准和程序来确定本国扩展大陆架的外部界限。
- 孔令杰陈龙
-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 2024年
-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过程,目前已发现多个含油气构造,但仍未取得大规模商业油气发现,油气勘探未能突破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其构造演化特征认识不清。基于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通过断裂特征的精细刻画、平衡剖面恢复、已钻井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方法,对丽水-椒江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丽水-椒江凹陷主要发育3套断裂系统,包括深部断裂系统、浅部断裂系统和贯穿断裂系统,控制了凹陷整体东断西超,内部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构造格局;凹陷演化共经历4个阶段,包括晚白垩世—古新世断陷期、始新世初期坳陷期、始新世末期—渐新世抬升剥蚀期以及新近纪—第四纪沉降期,不同断裂系统形成于不同演化阶段,并对凹陷结构具有差异控制作用;断陷期发育的灵峰组厚层泥岩阻挡了油气的垂向运移,且深部断裂与浅部断裂在纵向上各自独立,互不连通,油气垂向运移不畅,限制了油气在烃源岩及邻近层位成藏,确定了丽水-椒江凹陷“近源下洼”的油气勘探方向。研究成果可为丽水-椒江凹陷的油气勘探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 郭刚吴斌张晓庆廖计华
- 关键词:油气成藏东海陆架盆地
- 南海琼东南盆地西区晚更新世陆架边缘层序结构及差异机制
- 2024年
- 层序地层学前期研究注重顺物源方向的二维剖面解释,垂直物源方向的层序结构差异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南海琼东南盆地西区晚更新世(0.125 Ma至今)陆架边缘地层序列为例,通过典型地层终止关系、地层叠置样式和陆架边缘迁移轨迹方法,识别了体系域单元内部结构和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下降体系域。其中下降体系域内部分界面可将下降体系域分为早、晚两期,该界面对应陆架边缘迁移轨迹角由正到负和地层叠置样式由进积到降积的转换面。琼东南盆地西区上更新统发育稳定型和滑塌型两类陆架边缘层序结构,随着相对海平面的变化,稳定型陆架边缘主要发育多期次陆架边缘前积体和深水扇沉积,滑塌型陆架边缘则主要发育大规模峡谷和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响应于“快速海侵而缓慢下降”的不对称海平面升降特征,晚更新世陆架边缘层序表现为较薄或者不发育的低位—海侵体系域,厚的强制海退楔单元,而外陆架区活动性断裂增加了高位体系域组分在层序中的占比。先存的坡折地形、断裂活动及非对称海平面升降旋回差异共同导致了研究区层序结构多样性体系,高频层序地层驱动机制的定量化探索是更新世层序地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实践和侧向层序结构差异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葛家旺唐小龙赵晓明朱筱敏齐昆
- 关键词:层序结构晚更新世陆架边缘琼东南盆地
相关作者
- 李安春

- 作品数:187被引量:1,508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东海内陆架 冲绳海槽 表层沉积物 粒度 沉积物
- 徐方建

- 作品数:56被引量:533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东海内陆架 粒度 沉积物 末次冰消期 泥质沉积物
- 王中波

- 作品数:120被引量:609H指数:16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沉积物 表层沉积物 沉积环境 南黄海 物源示踪
- 郭兴伟

- 作品数:126被引量:692H指数:17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南黄海 P- 南黄海盆地 大陆架 新生代
- 张训华

- 作品数:308被引量:1,275H指数:20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南黄海 南黄海盆地 冲绳海槽 大陆架 中国东部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