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9篇“ 附属器“的相关文章
-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被引量:1
- 2024年
-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MALT)淋巴瘤是发生在眼附属器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肿瘤组织侵犯眼附属器局部,容易导致眼部外观和功能的异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尚无统一的规范化诊疗指南,为了进一步提高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影像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学会和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联合编写了首个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影像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王亮马建民李鑫姚娜郭健钟秋子高麟芮周生余刘红刚史季桐罗莎
- 关键词:眼附属器
- 眼附属器淋巴瘤临床病理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眼附属器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不具有特异性,因此疾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精确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和细胞遗传学。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该肿瘤的临床预后呈现出高复发特征。该文主要综述眼附属器淋巴瘤高复发率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
- 齐智依王兴华苏子璇杜雅丽叶青姜发纲
- 关键词:眼附属器淋巴瘤组织病理分子遗传
- 眼附属器及支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
- 高麟芮
- 眼及眼附属器肿瘤
- 眼和眼附属器肿瘤是眼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随着现代临床医学、影像学、病理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眼和眼附属器肿瘤的认识不断深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了很多改进和提升。本书是眼肿瘤相关参考书,系统...
- 林锦镛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显像在眼附属器淋巴瘤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眼附属器淋巴瘤是发生于成人眼附属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复杂,临床特征多样,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可对眼附属器淋巴瘤初始分期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亦可用于评估其疗效及预后。本文中笔者就PET-CT在眼附属器淋巴瘤临床中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 张璇柳睿李静马建民
- 关键词:淋巴瘤眼附属器
- 眼附属器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术前临床诊断血清学标记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附属器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术前临床诊断血清学标记物,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血清IgM浓度的试剂在制备眼附属器结外边缘区淋巴瘤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检测血清IgM浓度的试剂在制备眼附属器...
- 周一雄范先群石嘉豪周闽周晓雯
- 腋窝淋巴结异位皮肤附属器伴毛源性肿瘤1例报道
- 2023年
- 目的总结腋下淋巴结异位皮肤附属器伴毛源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区普外科收治的1例腋下淋巴结异位皮肤附属器伴毛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患者为一63岁女性,因“扪及左侧腋下肿块且逐渐增大1+个月”就诊。术前穿刺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提示:皮肤附属器伴毛源性分化肿瘤可能。采用手术完整切除肿块,术后石蜡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淋巴组织内增生的鳞状上皮伴多发小囊肿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上皮样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34βE12(+),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10%+)。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内异位皮肤附属器组织伴毛源性肿瘤形成。术后恢复顺利,近期无复发。结论腋窝淋巴结异位腺体少见,异位皮肤附属器伴毛源性肿瘤更罕见,此需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副乳腺癌、纤维腺瘤等鉴别,完整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 刘骅贺亚敏廖夏瑜金俊硕
-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
- 一种皮肤附属器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附属器的制备方法,涉及细胞3维培养技术领域,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用生理盐水洗涤脐带或羊膜并剪成段,去除小动脉和小静脉等小血管,撕取华通胶剪碎后分散至具有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的培养瓶中静置培养,得到脐...
- 程锦雁
- 双眼原发性眼附属器套细胞淋巴瘤眼内浸润1例被引量:1
- 2023年
- 患者男性, 因左眼进行性视物不清伴视物变形1个月就诊眼科。影像学表现为典型眼内淋巴瘤浸润, 头颅MRI和正电子发射CT未见全身其他部位肿物。追诉病史, 患者院外就诊时, 首先表现为泪腺肿大、眼球突出和眼外肌水肿等眼外的体征, 眼底无异常改变。结合病史, 确诊为双眼原发性眼附属器套细胞淋巴瘤眼内浸润。患者全身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泽布替尼治疗9个月后双眼视力明显提高, 眼内外表现消失。
- 魏苗陈辉王君慧帅捷季敏
- 关键词:淋巴瘤膜细胞眶肿瘤眼肿瘤肿瘤浸润
- 眼附属器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滤泡性淋巴瘤(OAF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199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的10例OAF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史、发病部位、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及分子检测等资料。其中7例进行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小编码RNA(EBER)及B细胞淋巴瘤蛋白2(BCL-2)/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易位基因检测。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进行随访。结果10例(10只眼)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为58(43,68)岁。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睑肿胀,结膜增厚呈粉红色,泪腺区、眶内或泪囊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病变位于泪腺4例,眶内肌锥外2例,结膜2例,泪囊1例,泪囊和结膜1例。其中原发性8例,继发性2例。Ann Arbor分期Ⅰ~ⅡE期8例,ⅢE期2例。病理分级1~2级6例,3A级3例;另外1例分别为泪囊区3B级和结膜1~2级。滤泡为主型4例,弥漫型3例,混合型2例;另外1例泪囊区和结膜均为混合型。所有患者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CD)20、CD21和CD23;9例阳性表达CD10,1例部分细胞阳性表达CD10;所有患者阳性表达B细胞淋巴瘤蛋白6(BCL-6);9例阳性表达BCL-2;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蛋白1(MUM-1)均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10%~90%。共7例患者进行分子检测,EBER原位杂交未见阳性患者,其中5例存在BCL2与/IgH基因融合。获得随访的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7(6,34)个月,其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结论OAFL是滤泡中心B细胞发生的肿瘤,肿瘤性滤泡阳性表达BCL-2、CD10和BCL-6,可累及泪腺、眶内、泪囊及结膜,患者预后普遍较好。
- 李静王玉川林锦镛
- 关键词:眼肿瘤淋巴瘤滤泡性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相关作者
- 付小兵

- 作品数:1,076被引量:5,804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表皮干细胞 创面愈合 创伤 创面 创伤修复
- 林锦镛

- 作品数:162被引量:335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 研究主题:眼肿瘤 临床病理学分析 眼眶 临床病理学特点 病理学
- 王玉川

- 作品数:85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 研究主题:家系 基因突变 眼肿瘤 突变 眶肿瘤
- 黄沙

- 作品数:63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汗腺 皮肤附属器 墨水 器官 打印墨水
- 马列

- 作品数:108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胶原 多孔支架 壳聚糖 皮肤再生 纤维蛋白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