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3篇“ 阪神地震“的相关文章
阪神地震中大开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破坏差异成因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在日本阪神地震中遭受地震破坏的地铁地下结构中,仅大开车站中标准段一处区域发生了完全塌毁,其它地铁车站、隧道的震害程度均相对其要轻微。利用能够合理模拟地下框架结构损伤破坏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大开车站标准段、中央大厅段以及区间隧道结构的地震破坏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断面宽度以及埋深导致大开车站标准段、中央大厅段以及区间隧道结构所受的上覆土压不同,使三者立柱在地震作用中处于不同的轴压比状态下工作,并使得三者不同刚度的结构框架在地震作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与刚度退化,继而导致三者立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平相对变形。最终大开站标准段立柱由于较高的轴压比下受到过量的水平相对变形而发生破坏,从而导致整体框架结构的严重破坏;其余二者则由于立柱处于较低的轴压比下,所受水平相对变形处于立柱变形能力范围内,而未发生立柱破坏,进而使得整体框架保持了承载能力。
李洋许成顺杜修力
关键词:阪神地震区间隧道轴压比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大开地铁车站震害原因及成灾机理分析研究进展被引量:131
2018年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大开、长田、三宫、上泽和新长田等地铁车站以及区间隧道发生了程度不同的震害,特别是大开地铁车站震害极为严重,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首次记录到的几乎完全塌毁的大型地下结构震害事例,引起了人们对地下结构抗震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围绕大开地铁震害事例,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数值和试验研究工作,对震害机理和破坏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解析,深化了对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理解,但由于研究者们各自侧重的角度不同,资料的掌握和分析模型与方法上的差异,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歧义,迄今并未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共识。本文较为系统地从研究者们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及获得的相应结论等角度,回顾了围绕大开车站震害事例开展的研究工作,总结了地震动、场地特性及结构构造因素等对大开车站震害影响的分析成果,并对进一步深入分析大开车站震害现象以及地下结构抗震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议。
杜修力李洋许成顺路德春许紫刚金浏
关键词:阪神地震震害机理破坏模式
企业参与灾害管理能力发展:从阪神地震到3·11地震的日本探索被引量:1
2017年
经历阪神地震的冲击之后,日本企业开始在加强自身灾害管理的基础上参与国家灾害管理。基于灾害管理全过程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从阪神地震到3·11地震日本企业参与灾害管理的考察发现,日本企业在防灾参与能力、备灾参与能力、应急参与能力和参与重建能力上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由阪神地震时停留在灾后捐款捐物的低水平向基于灾害管理全过程专业化方向发展。尽管如此,无论从企业自身还是国家相关政策上看,其参与灾害管理能力建设都还存在明显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是,日本政府需要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完善灾害管理体系中的企业参与制度设计,建立政府、企业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灾害治理体制机制;日本企业则应以"3·11"地震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基于战略优势的参与灾害管理能力建设,使参与灾害管理常态化、专业化、战略化。
杨安华杨安华
关键词:企业灾害管理阪神大地震
日本阪神地震中大开地铁车站地震破坏机理分析被引量:56
2016年
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日本神户大开地铁车站在阪神地震中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能合理反映剪胀及应变软化特性的统一硬化本构模型来模拟土体的力学行为,同时应用塑性损伤模型描述了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建立了大开地铁车站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首先研究并对比了水平地震动单独作用,以及水平与竖向地震动共同作用下大开车站结构与围岩土体的地震反应,进而探讨了浅埋地下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数值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浅埋结构的上覆土体首先剪切破坏,进而丧失抗剪能力;上覆土体丧失抗剪能力后,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其惯性力作用于车站结构顶板,该惯性力与侧壁土体引起剪切荷载的耦合作用使车站结构的中柱压剪破坏,继而结构顶板折断,最后结构整体倒塌。
杜修力王刚路德春
关键词:浅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惯性力
1995年阪神地震中大开车站破坏机理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神户市地铁车站的破坏被认为是首例直接受地震动破坏的地下结构。对大开车站破坏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采用粘弹性动力人工边界,等效荷载的地震波输入方法。土体和结构分别采用4节点平面应变减缩积分单元和梁单元,分别建立了仅考虑水平地震动作用和同时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动作用的土-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大开地铁车站结构的破坏机理。计算结果表明:竖向地震动的存在,会增大结构中柱的轴力,但对中柱的剪力和弯矩,以及结构其他位置的内力影响不大;大开车站的中柱主要是由于竖向振动引起柱子底端混凝土压碎破坏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
蒋录珍陈隽李杰
关键词:地铁车站竖向振动ABAQUS
中国与日本公共突发事件应对举措平议——以四川和阪神地震为参照被引量:1
2011年
在汶川与阪神的大地震中,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勇气和智慧。回顾这两段难忘的岁月,比较两国抗震救灾的悲壮过程,不难看出日本国民在法制化、科技化抗灾和民众自救方面的长足进步,也能体会到中国政府和民众在集约化抗震与突击性救助以及各民族亲和共渡难关的动人举措。痛定思痛的平议,有助于中日两国在应对大震方法方面取长补短,为建设行之有效的防震抗震体系而取精用弘。
雷晓敏
关键词:平议
日本阪神地震建筑损坏特点与震后抗震对策
2010年
傅克诚春燕
关键词:抗震对策阪神地震建筑抗地震
汶川地震遗址申报世界遗产须重视的几个问题——以日本阪神地震遗址止步“世遗”为鉴被引量:4
2010年
发生于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举世震惊,伤亡惨重,同时也留下了美妙绝伦的自然景观,可惜该遗址却一直没有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作为同样震惊全球的汶川大地震,要想借此申报"世界遗产"则必须借鉴日本阪神地震遗址憾别世界遗产的失败经验,并且高度重视申报主体、合理界定保护范围、科学规划、保护生态原真性和做好公共教育等问题。
杜玲莉杨小川
关键词:地震遗址世界遗产
日本社会公益组织与自然灾害治理——基于阪神地震之后的考察
社会公益组织是自然灾害治理的重要主体。阪神地震为社会公益组织介入自然灾害治理提供了契机、条件、空间与展示平台。阪神地震之后,日本政府也从法律、财政等层面加大对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培育力度,力图建构一套有效的社会公益组织介...
康晓强
关键词:社会公益组织灾害介入
文献传递
阪神地震看日本防灾模式被引量:3
2008年
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位于日本国关西兵库县南部的淡路岛发生里氏7.2级的地震。截至当年2月4日,这次阪神地震波及日本14个府县,造成6437人死亡,43792人受伤,25万栋建筑物遭破坏。1995年大地震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人员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政府、社会、民众开始真正思考起地震等大规模灾害的严重危害性。人们深感:单靠政府进行救灾是力不从心的。
姚远
关键词:地震波防灾人员伤亡灾害救灾

相关作者

罗奇峰
作品数:135被引量:953H指数:1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动 汶川地震 反应谱 地震 有限元
杜修力
作品数:1,536被引量:8,178H指数:42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尺寸效应 混凝土 地下结构 自复位 抗震性能
许成顺
作品数:304被引量:1,382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与重大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地下结构 地铁车站 砂土 饱和砂土 地震响应
杨春田
作品数:11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竖向地震 震害 竖向地震作用 震害分析 日本阪神地震
田一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地震 灾害管理 阪神地震 企业 日本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