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32篇“ 问责制度“的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制度的发展脉络与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
- 2024年
- 作为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式,党内问责制度先后经历了初步发展期、曲折发展期、恢复发展期、全面发展期的百年求索之路。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党内问责制度的变迁是宏观环境、政治变量、关键节点和路径依赖相互作用的结果。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党内问责制度的变迁,从严治党的政策理念等政治变量推动着党内问责制度的完善,关键节点决定了党内问责制度的走向,路径依赖使得党内问责制度不断强化。总体而言,党内问责制度的演变呈现出体系化、法治化的鲜明特征,展现了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以抓住“关键少数”为指引、以全覆盖监督为途径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缩影。
- 陈红梅李娟
- 关键词:历史制度主义
- 浅谈学校体育安全问责制度
- 2023年
- 学校体育安全事故问责制度的实施,在产生明显的成效的同时,亦对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诸多隐匿的消极影响。该文从“体育教师心有余悸”、“安全防范顾此失彼”、“领导处理适得其反”、“工作推进孤掌难鸣”四个方面,论述了学校体育安全事故问责制度的实施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 黄宇轩
- 关键词:学校体育问责体育教师
- 监察问责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路径优化
- 监察法明确赋予监察机关问责权,意味着问责被正式赋予新的法定涵义。从功能定位上看,监察问责既是实现监察全覆盖目标的必要路径和匹配党内问责的制度安排,也是恪守监察违法事由前提下的必要延伸。问责建议和问责决定是我国特色监察问责...
- 陈辉
- 问责何以精准有效?——基于中国生产安全事故问责制度的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问责作为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一种制度设计,在强化权力监督、纠正执行偏差以及惩治违纪违法犯罪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调适性问责的分析框架,以中国生产安全事故问责制度为例,从历史脉络和现实运行两个维度揭示我国问责制的变革和发展,认为调适性问责的运行包含了稳定的制度化特征和适应性的情景变量,呈现出一种“结构化的灵活性”特征。正式制度确保了问责建立在普遍的标准之上。与此同时,为兼顾公平价值和效率价值,问责主体可以针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境,通过对问责的方式、力度和范围的灵活组合,满足特定的现实治理需要。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趋势下,问责制的构建与完善需要注重目标与手段相结合,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 倪星王锐
- 关键词:问责制生产安全事故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监察问责制度研究
- 2018年《监察法》颁布,在第六条、第十一条与第四十五条中对“问责”作出了规定,赋予监察机关问责权,构建出全新的监察问责制度。2021年《监察法实施条例》颁布,监察问责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监察问责针对的是履职不力、失职失...
- 吴昊凡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问责对象问责程序
- 中国问责制度的发展路径、演进逻辑与政治功用被引量:1
- 2022年
- 问责制度的演进历程可大致划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其发展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行政问责制度,二是党的问责制度。问责制度的演进呈现出从两轨并行到相互融合趋势,并兼具诱致性和强制性特征。问责制度的政治功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强有力的组织内控机制,二是有效的政治风险控制机制,三是重要的治理绩效提升机制。
- 王冠任建明
- 关键词:问责制度行政问责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制度研究
- 党内问责是指拥有问责权力的党组织要求有关党组织机构和领导干部对其相应的职务履行情况作出解释说明,并追究失职失责的政治责任,是中国新时代党建的核心环节,是进一步完善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执政效率的重要利器。自2003年...
- 施阳
- 关键词:党内问责制法治化问责程序
- 基层清单法问责制度创新的成就与限度——以浙江省Y区“清单法”为例
- 2022年
- 对基层公权力施加有效问责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实现有效领导的重要方式。以规范基层公权力运行为目标的清单法有助于厘清政府、社会与公民的权责边界,为公职人员和普通公民提供双向保护;在不干涉原有行政职能的前提下,为行政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清单法问责制度的设计以“增益性确权”为理念,制度的落实以“谋求共识”为导向,制度的推广则呈现“渐进动员”的特征。然而,基层问责制度创新也应避免落入文牍主义的陷阱;基层政府需要警惕“改而不变”的困境,对创新效果评定方法的适用性也亟待反思。克服问责制度创新的困难,需要调整以短期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方式,以多方合作的形式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方法。
- 杨帆
- 关键词:基层政府地方党委问责制度
-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不端行为预防与问责制度研究
- 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术研究主要依托单位,有义务监督学者的科研行为,对科研不端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美国联邦政府是科研诚信政策的制定者,资助机构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而研究型大学则是政策的主要实施机构。防治科研不端行为是共同关...
- 姜蕾
- 关键词:科研不端行为问责制度
- 新时代党内问责制度的成效与启示
- 2022年
- 新时代以来,党内问责制度取得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党内问责范围更加明确聚焦、党内问责过程趋于具体化、管党治党效能日益凸显,积累了强化顶层设计、抓好“关键少数”、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等宝贵经验。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党内问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应继续强化政治问责、规范和完善问责程序机制、凝聚监督合力、强化责任意识。
- 贾晓倩张小军
相关作者
- 姬璐璐

- 作品数:10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教育出版社
- 研究主题:问责制度 高等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 问责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施雪华

- 作品数:180被引量:1,20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政府 政治发展 中国共产党 和谐社会 民主政治
- 潘佳

-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公众参与 问责制度 石油行业 环境信息公开 问责
- 廖梅杰

-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行政首长 问责制度 行政首长问责制 制度文本 博弈
- 高耀丽

- 作品数:24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研究主题:英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问责制度 问责 问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