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篇“ 长江黄河源区“的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下长江黄河水循环变化及生态效应被引量:3
2024年
长江黄河对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域发展有重要影响。当下该域正在经历气候变化,受其影响的关键水循环要素也发生改变。气候变化和水循环要素变化下的生态出现了何种变化、水土涵养现状如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总结梳理了气候变化下长江黄河关键水循环要素的基本变化情况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长江黄河气温升高显著,降水变化趋势存在域差异;冰川积雪消融增加,冻土消融加剧;不同域径流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沼泽草甸湿地和高寒泥炭湿地出现退化,而湖泊数量增多,面积增加显著;在多因子的综合作用下,河流输沙量平稳或是下降,水土涵养状况稳定或有所改善。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对生态的压力仍然存在,植被和湿地有退化风险;反映水土涵养状况的河流输沙系统驱动机制还不够明晰,相关研究还较少,与之相关的研究亟待进一步展开。
姚名泽尹军刘思敏蒋青青袁喆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效应长江黄河源区
长江黄河湖泊群面积波动规律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
长江黄河共同构成了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它们不仅分别滋养了中华文明的两大母亲河,更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指示与调节的关键角色。湖泊作为这些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对周边乃至更广泛域的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鉴...
姚姣姣
关键词:黄河源区湖泊面积古气候
长江黄河水土资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度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长江黄河水土资发展和可持续利用问题,该文基于水土资生态足迹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长江黄河2010—2021年水土资的匹配状况,评估了水土资可持续发展状态及水土资承载力耦合协调状态。结果表明:2010—2021年研究的水土资匹配状态极差,基尼系数虽然逐渐减小,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水资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生态足迹呈现下降趋势,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土地资则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均呈现下降趋势;水土资耦合协调状态极差,由于土地资承载力发展滞后水土资承载力发展处于失调状态。总体上,长江黄河的水土资状态较差,可持续利用形势严峻,提高水土资的生态承载力,实现水土资可持续发展,对维护水安全、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龙明伟赵娜娜赵娜娜宋建新孙文洁
关键词:生态足迹耦合协调度
Response of vegetation phenology to climate factor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被引量:1
2024年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factors on vegetation phenology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climate–vegetation interactions as well as carbon and water cycles in ecosystem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In this article,we extracted the vegetation phenology data from 2002 to 2021 based on the dynamic threshold method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Trend and correlation analys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phenology and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their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s showed that:(i)From 2002 to 2021,the multi-year average start of growing season(SOS),end of growing season(EOS)and length of growing season(LOS)for plants were concentrated in May,October and 4–6 months,with a trend of 4.9 days(earlier),1.5 days(later),6.3 days/10 a(longer),respectively.(ii)For every 100 m increase in elevation,SOS,EOS and LOS were correspondingly delayed by 1.8 days,advanced by 0.8 days and shortened by 2.6 days,respectively.(iii)The impact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vegetation phenology vari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vegetation growth.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ring phenology experienced a shift from temperature to precipitation,while autumn phenology experienced precipitation followed by temperature.(iv)The climate factors in the previous period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vegetation phenology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was obvious.Specifically,the temperature in April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spring phenology and precipitation in August widely affected the autumn phenology.
Qingqing JiangZhe YuanJun YinMingze YaoTianling QinXizhi LüGuangdong Wu
关键词:TERRAIN
长江黄河不同径流组分变化及成因分析
2023年
长江黄河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其域内不同径流组分受到气候变化的强烈影响,径流组分的变化尤其是高流量的变化可能会对流域生态和人类生产活动造成一系列的影响。为探究长江黄河不同径流组分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在长江黄河多年径流和气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流量历时曲线Flow Duration Curve(FDC)、Mann-Kendall(M-K)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高流量(Q_(10)~Q_(30))、中流量(Q_(40)~Q_(60))和低流量(Q_(70)~Q_(90))在1964-2021年期间分别以4.68、2.18和0.38 m^(3)/(s·a)的速率增加;黄河高流量与总流量在1962-2021年期间变化趋势一致,分别以1.99和0.16 m^(3)/(s·a)的速率减小,但其中流量和低流量分别以0.12和0.68 m^(3)/(s·a)的速率增加。(2)在1979-2018年期间,降水增加是导致长江高流量和中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对高流量和中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2.93%和71.17%;气温上升则是导致长江低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对低流量变化的贡献率达77.72%。(3)在1979-2018年期间,气温上升是导致黄河高流量和中流量减小的主要原因,其对高流量和中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8.79%和-53.98%;降水增加是导致黄河低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对低流量的贡献率为67.11%。研究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黄河水资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叶思露叶虎林赵静毅邹海明郭林茂宋春林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
川西北长江黄河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被引量:6
2023年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出发点,聚焦生态环境脆弱、地灾频发的川西北地,实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生态安全网络构建及优化。选取高程、坡度、土地覆被、植被覆盖度、地质灾害易发性、距水系距离、距建设用地距离为阻力面因子,加权叠加构建综合阻力面,基于电路理论、利用Linkage Mapper工具,构建阿坝州生态廊道,识别生态节点,进而优化阿坝州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识别18处生态地,面积为28553.83 km^(2),呈现南部和北部集中分布、东西部零星式分布格局;构建生态廊道39条,识别生态节点61个,其中夹点35个,障碍点26个,呈现中西部域廊道长、东部廊道短的空间格局;规划核心生态地8处、中枢生态地4处、一般生态地6处,一级生态廊道9条、二级生态廊道22条、三级生态廊道8条,一级生态节点17个、二级生态节点44个,实现生态地和生态廊道科学分级;提出“两、两带、三廊”的格局优化体系,发展高质量旅游业、改善物种迁徙通道、连通河流廊道等措施可有效维护川西北黄河的生态安全格局。
刘斯媛罗勇于慧王晓李梓涵董维
关键词:电路理论生态廊道
近57a长江黄河径流量变化异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1956~2012年长江黄河内2个水文站点逐月流量数据,分析了近57a两江径流的长期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周期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长江径流量月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在7月;黄河则表现为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9月。近57a来,长江各季节及年平均径流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黄河表现为年平均、春季和秋季平均流量呈下降趋势,而夏季和冬季则表现为上升趋势的特征。长江1960年和1968年前后的突变点比较可靠,在1998年前后可能也存在一次突变;而对于黄河,则在1960年和1968年前后的突变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长江年径流量主要存在9~10a和准22a的变化周期,而黄河年径流主要存在4a、7~8a和准16a的变化周期。
伍云华秦宁生彭晓滨
关键词:长江黄河径流
近17年长江黄河ET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响应关系研究
长江黄河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具有独特的自然生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地表蒸散发(ET)作为水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水循环研究和水资管理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对域气候调节和生态系统水涵养与保护...
叶红
关键词:长江黄河源区
文献传递
近45年长江黄河高寒草地退化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62
2015年
根据1969年航片数据、1986,2000,2007年以及2013年TM数据建立的长江黄河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空间数据集,结合该地近50年的气候资料以及人类活动状况,分析了长江黄河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45年长江黄河高寒草地呈现以覆盖度降低、破碎化与干旱化加剧为主的退化趋势,长江黄河高寒草地退化的速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呈迅速增加趋势,2000年后退化速率逐渐降低;气温升高引起的域的暖干化是导致长江黄河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过度放牧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是导致长江黄河高寒草地退化加剧的重要因素。
杜际增王根绪李元寿
关键词:高寒草地长江黄河源区
长江黄河湿地分布的时空变化及成因被引量:28
2015年
通过整理解译1969年航片、1986年、2000年、2007年以及2013年TM影像数据,对长江黄河的高寒湿地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和人类活动状况,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法定量分析造成高寒湿地退化的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贡献,并揭示了高寒湿地退化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969年—2013年间,江河的高寒湿地面积减少了19.16%,各湿地类型的斑块分离度不断增大;空间上,高寒湿地的退化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东北部以及黄河的北部地,与该域冻土的退化有显著的一致性;1969年以来,江河的气候呈气温显著上升、相对湿度降低以及降水量微弱增加的暖干化趋势,湿地的退化与气候变化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同步性,其中气温升高是形成湿地退化格局的主要原因,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对湿地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河流和湖泊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载畜量的变化是影响湿地变化最重要的人为因素。
杜际增王根绪杨燕张涛毛天旭
关键词:高寒湿地

相关作者

丁永建
作品数:244被引量:5,213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冰川 青藏高原 水资源 冰冻圈
王根绪
作品数:296被引量:6,832H指数:5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多年冻土区 黑河流域 气候变化
杨建平
作品数:57被引量:1,65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长江黄河源区 气候变化 脆弱性 生态环境 降水量
陈仁升
作品数:123被引量:2,582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降水 黑河流域 冰川 长江黄河源区 气温
刘时银
作品数:184被引量:3,355H指数:43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冰川 冰川变化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