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6篇“ 钩突“的相关文章
- 颈椎钩突相关夹角增龄变化的特征与意义被引量:2
- 2024年
- 背景:钩椎关节作为颈椎所特有的结构,其发生、发展和发育直接影响着颈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也与颈椎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深入了解钩椎关节的发育特点对颈椎病的发病类型、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的:利用影像学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不同年龄段的颈椎钩突相关夹角进行大样本测量和观察,旨在揭示其随年龄和椎骨增长变化的特点,以及与颈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设计,将收集到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447例完整颈椎节段CT影像学资料的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软件进行后处理,并进行钩突夹角、钩突矢状位角测量,按照性别、年龄、侧别分组。结果与结论:①钩突夹角随椎序的增加呈V字形增长,其最低峰值位于C5处;总体随年龄的增长呈尖峰状,其峰值多介于30-39岁年龄范围内;②钩突矢状位角随椎序的增加呈鱼钩样增长、总体随年龄的递增也呈尖峰状,其峰值多介于20-29岁年龄范围内;钩突夹角与钩突矢状位角在侧别和性别间仅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提示钩突夹角随椎序递增呈V字形增长;钩突矢状位角随椎序递增鱼钩样增长,而2个夹角随年龄的增长总体呈尖峰状,钩突夹角在131°左右,可能与颈椎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钩突矢状位角在14°左右,可能对限制颈椎过度旋转有一定作用。
- 张德洲王超群史君李琨张少杰马渊侯二飞赵丹阳郝韵腾王思敏李筱贺王海燕李志军王星
- 关键词:钩突增龄变化颈椎稳定性
- 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椎间盘的有限元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建立C_(0)~T_(1)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特点,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例全颈椎进行CT扫描后建立正常颈椎三维模型,同时设计切除左侧50%、100%的钩突和切除双侧100%的钩突模型,加载相同力矩后比较4种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等6种工况下的受力变化(应力、位移)。结果随着钩突不同范围的切除,椎间盘应力和位移值集中位于C_(5/6)处,随后渐呈递减趋势。椎间盘在切除左侧C_(5)钩突50%后其应力值仅在C_(5)处存在侧别间差异,但在左侧或双侧切除100%C_(5)钩突后其应力值出现了侧别间差异。结论切除不同范围钩突(50%、100%)后可影响颈椎稳定性,且切除范围越大越影响颈椎稳定性。临床在该区手术切除时应尽可能选择最优原则,以最少切除而达到治疗效果为最佳。
- 杨洋史君李琨马渊张少杰侯二飞王超群陈杰王星李志军
- 关键词:钩突椎间盘钩椎关节颈椎解剖学
- 机器人辅助胰腺钩突部肿瘤局部切除术16例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胰腺钩突部肿瘤局部切除术的经验和手术技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收治的接受机器人辅助胰腺钩突部肿瘤局部切除术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M(IQR)]56(21)岁(范围:28~77岁);体重指数22.4(2.3)kg/m^(2)(范围:19.8~25.6 kg/m^(2))。术后3个月首次随访,之后6~12个月门诊随访一次,门诊随访延迟者通过电话随访。结果11例行钩突部肿瘤剜除术,5例行钩突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0(60)min(范围:40~165 min),术中出血量30(13)ml(范围:10~80 ml)。术后胰瘘发生率为5/16。术后住院时间8(6)d(范围:5~33 d)。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胰岛素瘤2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5例,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假性囊肿1例。随访截至2024年3月12日,术后随访时间16(12)个月(范围:3~41个月)。所有患者无新发糖尿病,无消化不良。结论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可用于胰腺钩突部肿瘤局部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可。
- 金巍巍路回正陈景涛朱启聪鲁超王元宇牟一平
- 关键词:胰腺肿瘤外科手术胰腺钩突肿瘤局部切除术
- 多支架置入后3D腹腔镜下胰腺钩突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经验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支架置入后3D腹腔镜下胰腺钩突肿瘤局部切除治疗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8例多支架置入后3D腹腔镜下胰腺钩突肿瘤局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于术前1 d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放置胆胰管或胰管支架,全部成功实施完全腹腔镜下钩突肿瘤局部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切除肿瘤边界完整。平均术中出血量(112.5±44.3)mL,手术时间(248.0±36.8)min,术后住院时间(12.2±3.4)d。术后发生胰瘘4例,其中生化漏2例,B级胰瘘2例,未发生C级胰瘘,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浆液性囊腺瘤1例,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IPMN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G1)2例。结论对于胰腺钩突部位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多支架置入后行3D腹腔镜下肿瘤局部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术式。
- 胡伟建葛佳皓周海华李仓厉学民俞世安吴晓康
- 关键词:局部切除术胰瘘
- 颈椎钩突-椎动脉(V2段)安全空间解剖学测量研究
- 张翼楠
- 新辅助化疗后LPD钩突切除中先动脉后静脉原则的安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钩突切除中先动脉后静脉原则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完成NAC后行LPD的13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钩突切除中入路原则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74例,采用先动脉后静脉原则)和对照组(n=62例,采用先静脉后动脉的原则)。数据应用软件SPSS 22.0处理。围手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钩突离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淋巴结清扫数目及R0切除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6%vs.2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累积无病生存率(77.0%vs.67.7%)和累积总生存率(79.7%vs.7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后LPD钩突切除中先动脉后静脉原则是安全、有效的,此原则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同时,不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损伤、提高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和R0切除率,还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孟宇李金超刘金来刘晨王振勇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新辅助化疗
- 颈椎钩突的增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3年
- 背景:钩椎关节作为颈椎所特有的结构,其发生、发育、发展与颈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密切相关,也与颈椎病的发病密切关联,了解钩椎关节的发育特点对颈椎病的发病类型、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颈椎钩椎关节中钩突相关径线的测量,以发现其随年龄增长、椎序递增的变化规律。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不同年龄的颈椎影像学资料1447例,根据年龄分为:<10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组,对钩椎关节中钩突长、高、宽、钩-横间距、钩突间距、钩突前脚间距和钩突后脚间距进行测量。结果与结论:(1)测量结果发现钩突相关结构部分存在着男女性别和左右侧别间的差异,钩突的长、高、宽随椎序的递增和年龄的增长总体呈缓慢递增趋势;钩突间距、钩突前脚间距、钩突后脚间距随椎序递增呈缓慢递增趋势,但在年龄增长中该三者间距变化不很显著;钩-横间距随椎序递增呈缓慢递增,但增龄变化不显著。(2)结果说明,颈椎钩椎关节中钩突相关结构存在着性别和侧别差异,并且随年龄增长和椎序增加整体呈缓慢递增趋势,掌握钩椎关节增龄特点和发育规律,可以为相关颈椎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王星阿格茹吉热格乐根张弛赵磊张媛媛卜佳琪科尔沁赵学婷杨媛惠子王超群李琨张少杰史君李志军
- 关键词:钩突钩椎关节形态学增龄变化颈椎
- 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关节突的有限元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钩突增生常导致颈椎病发生,无需内固定的钩椎关节切除术具有重要意义,但尚存诸多问题。目的:建立全颈椎(C_(0)-T_(1))三维有限元模型,切除钩突不同范围后,探究颈椎关节突的应力变化特点和规律,为临床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岁男性正常成人志愿者进行全颈椎螺旋CT轴位薄层扫描来获得原始数据,应用Mimics、GeomagicStudio、Hypermesh、Abaqus等软件技术建立C_(0)-T_(1)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在C_(5)椎体上构建单侧钩突切除50%、100%和双侧钩突切除100%的3种模型组,然后加载相同力矩赋予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6种工况,以观测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关节突关节在不同状态下的应力与位移变化。结果与结论:①通过构建全颈椎正常与切除钩突不同范围后的有限元模型,加载相同力矩后发现颈椎关节突的受力集中区由正常组的C_(6)处上移至切除不同范围钩突组的C_(5)处,得出关节突的受力随椎序增加呈现递增趋势;②应力集中区位于C_(5)和C_(6)处,整体呈尖峰状,不同程度的钩突切除会降低颈椎的稳定性,降低程度随切除范围增大而增大。
- 郝韵腾史君刘宇航李琨李琨张少杰王超群张少杰张志峰郑雷刚张志峰李志军
- 关键词:钩突生物力学钩椎关节关节突
- 颈椎钩突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颈椎病的相关性探讨
- 2023年
- 颈椎钩突是颈椎中较为特殊的结构,与关节突等结构有所不同,颈椎钩突只存在于第3-7颈椎的椎体上面的侧缘,是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毗邻结构众多。相较于胸椎,颈椎的活动度较为广泛,而钩椎关节可以在维持颈椎活动度的同时限制椎体向侧方移动、防止椎间盘的髓核向侧方脱出,增加椎体间的稳固性。若颈椎钩突发生病变或形态改变,一方面会直接影响钩椎关节的功能,另一方面,会相应的引起其与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改变,从而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或椎动脉型颈椎病。借助影像学的测量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颈椎病患者和健康人的颈椎钩突形态进行观察和数据的比对,总结钩突的解剖形态和发生发展规律,寻找不同人群钩突的差异和相同之处,探究其与颈椎病的直接性关联,为临床颈椎病的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后续的治疗提供真实有效的理论依据。
- 刘昱莹李建国
- 关键词:颈椎钩突钩椎关节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
- 钩突结构对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影响研究
- 目的:探讨钩突结构对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影响。 方法: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针对患有慢性泪囊炎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定在我院眼科门诊内就诊的患者。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碘海醇造影剂...
- 耿强
-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 张罗

- 作品数:771被引量:5,883H指数:3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鼻息肉 鼻窦炎 常年性 过敏性鼻炎
- 许庚

- 作品数:355被引量:5,659H指数:4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鼻窦炎 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 经鼻内镜
- 王振常

- 作品数:965被引量:3,833H指数:2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颞骨
- 王星

- 作品数:145被引量:345H指数:9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青少年 颈椎 数字化 人体解剖学
- 张少杰

- 作品数:129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颈椎 数字化 青少年 椎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