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7篇“ 金融文化“的相关文章
- 积极培育与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 2024年
- 当下,党中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适应全球经济金融竞争的需要,更是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将其概括为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 方培雷董希淼
- 关键词:金融竞争特色金融诚实守信
-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2024年
- 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立足实际、紧密结合金融机构特点,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之路,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清廉底色。26年来,随着中国广核集团资产总额逐步突破万亿元,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实力、知名度及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连续八年荣获监管机构最优监管评级,也是近三年来深圳地区唯一一家获得最优监管评级的财务公司,成为行业中的典范企业。
- 马莉
- 关键词:金融机构廉洁文化建设评级
- 推动新时代金融文化建设的探索
- 2024年
-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以下简称厦门市分行)深刻理解把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核心要义,聚焦金融业的行业特性和运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推动金融文化惠民、惠企工程,努力打造可知、可感、可及、可行的金融文化新平台,支持促进金融主业发展。近五年来,厦门市分行逐步深化金融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金融文化日益成为特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 王彦青
- 关键词:主业发展金融文化建设文化惠民特色金融金融业
- 哲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 2024年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作为引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调“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 赵晓舟
- 关键词:现代金融体系特色金融诚实守信哲学视角强国建设
-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思想基础、实践要求和发展方向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统筹“两个大局”为时代背景,内嵌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从思想基础上讲,其根源于“两个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魂,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从内涵上讲,其包括“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五大实践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强调规矩意识和规律意识。当前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应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基础,以金融人才为重要载体,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软实力”支撑。
- 王庆张晓晶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融强国金融人才
-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助力建设现代化金融强国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的思想,将是未来我国建设现代化金融强国的长期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要培养一种融汇古今、涵纳中西的薪新的中国当代金融文化。
- 王曙光
- 关键词:金融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金融马克思主义
-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助推安徽金融业行稳致远
- 2024年
- 推动安徽金融高质量发展,不但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设施等“硬实力”建设,更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促进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的提升,必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安徽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
- 无
- 关键词:经营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硬实力风险观金融业
- 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基于文化主体性的五重向度
- 2024年
-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金融领域的现实要求,必须“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从现有资料看,“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首个冠以“中国特色”的行业类别“文化”。金融系统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将其融入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体实践之中。
- 陈涛
- 关键词:特色金融文化主体性金融领域金融强国
- 以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助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年
- 今年3月末,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论述摘编》为全国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金融工作论述,更好领会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形成历程、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全面系统权威的学习读本。《论述摘编》第十部分“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强调文化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润物细无声”的指引和影响,力求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切实做到诚实守信而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而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而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而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而不胡作非为,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强大支撑。“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这一重要论述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重要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金融软实力认识的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金融新篇,是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国金融文化实践从自发到自觉的飞跃、升华和历史嬉变。为此,本刊重点策划“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栏目,邀请相关专家,深刻分析和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当代意义,对于指导我们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陈旭东宗石彦
- 关键词:现代金融体系特色金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领悟践行中国特色传统金融文化不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年
- 文章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并基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基础道德观、根本价值观、核心经营观、重要发展观和基本原则,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坚定不移做好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践行者,具体应做到:坚持诚实守信,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客户基础;坚持以义取利,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使命;坚持稳健审慎,把牢高质量发展的格局节奏;坚持守正创新,抓好高质量发展的突破重点;坚持依法合规,守好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保障。
- 朱国晓
- 关键词:金融强国
相关作者
- 唐双宁

- 作品数:124被引量:20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光大集团
- 研究主题:金融危机 金融工作 中国金融业 金融 自然科学
- 王曙光

- 作品数:329被引量:2,260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金融 农垦 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机构 普惠金融
- 徐伟川

- 作品数:31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金融 金融文化 股权融资 中小企业 文化视角
- 姜建清

- 作品数:102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工商银行 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银行 金融业
- 石玥

- 作品数:22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红色金融 流通券 伪满 解放前夕 本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