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0篇“ 道德意义“的相关文章
阶级的道德意义
《阶级的道德意义》一书分析了人们亲历的阶级不平等的道德层面。阶级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物质财富,而且影响着我们能否获得我们有理由珍视的事物、关系和实践,包括他人对我们的敬重或尊重,从而也包括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它影响着我们会成为...
王绍祥
劳动教育的道德意义及其实现被引量:3
2021年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切教育都必须以道德为前提。道德乃是劳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归宿。劳动教育的道德蕴涵、道德立场和道德力量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道德图景。构建有德性的劳动教育必须紧扣立德树人的时代主旋律,全面挖掘劳动教育的道德蕴意、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道德引领、注重加强劳动主体的道德修养、合理把握劳动教育的道德规范和层层落实全员实践的道德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德性之养成,成就未来劳动者的德性人生。
袁利平陈川南
关键词:劳动教育立德树人德性养成
消极的与积极的:谎言的区分及其道德意义——兼论如何理解康德的谎言禁令被引量:1
2021年
康德谎言禁令认为任何时候都必须诚实,甚至在面对凶犯询问朋友藏身之处时也不能说假话,这引发了激烈争议。谎言的道德价值与说谎者的情境地位有本质关联:主动的、以骗取信任来获取利益的谎言是积极谎言,是谎言禁令所严格禁止的;被动的、避免伤害的谎言是消极谎言。消极谎言可以分为面对灾祸的与面对邪恶的两种情境。面对灾祸的谎言是善意谎言,出自避免伤害的动机;面对邪恶的被迫谎言不属于“蓄意的不真实”,而是严格意义的“被迫的不真实”;这不是为谎言辩护,而是为处于邪恶的逼迫之情境中弱者或受害者的生存权辩护。上述概念与真实的背离,是康德谎言禁令产生道德困惑与理论争议的根本原因。
郁乐
论重大疫情中疾病的道德意义、风险与调控被引量:1
2020年
现代生物医学弱化了疾病与患者个体道德之间的关联性,但并没有弱化疾病与社会政治道德的关联性。人们倾向于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药品滥用等与管理者的错误决策和不道德联系在一起,社会性的疾病可能引发公民对相关政治立场、公共决策、人物的群体性攻击。在传染源不明、治疗手段不成熟的情况下,公众对疫病的风险认知极易处在被放大的状态,容易将其归因于社会的政治道德或某些政治人物的非道德品性和不称职,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风险。须通过一定的社会道德调控手段化解疫情中的各种道德问题,防止因风险放大而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建立起良好信任关系,构建起抗疫的“共同体”力量。
陈默黄小晏
关键词:社会心理道德调控
道德意义与话语价值:国际传播视野中的消除贫困问题被引量:2
2020年
物的丰盈是人类生活走向美好的最基础资源。“贫”而至困的问题,又不仅仅是物质稀缺与丰盈的问题。实际意义上,自古以来,人类的所有族群都在与贫困问题斗争,并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各个族群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不同,解决方式也不同。但这是大家遇到的共同问题,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了共通的期待与经验。
王洪波张毓强章晓英周亭沈斌
关键词:道德意义消除贫困族群丰盈
人类物种完整性的道德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完整性”开始成为生命伦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人们常常通过“完整性受到破坏”这一判断,描述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那种无法借助原有伦理学概念进行充分说明的伤害。物种完整性是“完整性”概念最核心的含义,为理解科学技术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保护人类物种完整性与保护人权共同被视为尊重人的尊严的道德要求。人类物种完整性所具有的规范性可以通过人权理论得到清楚论证。人类物种完整性的道德意义,在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对于新技术可能持有的立场,也决定了我们对于权利、尊严和道德地位等重要概念的理解。我们能否为“所有人类物种成员平等拥有道德地位”这一观念作出成功论证,也取决于人类物种完整性能否得到保护。
李亚明
关键词:完整性权利尊严
《当代英雄》中毕巧林形象的道德意义
2019年
《当代英雄》作为一部心理现实小说对俄国多位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文本情节的回顾来分析主人公形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对毕巧林与作家本身的人生际遇进行共时研究与对比,探索作家道德反思的成因与发展,挖掘作品中厚重的人文精神,重新思考作品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李奕璠
关键词: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
教育新常态:从教育的道德意义说起被引量:2
2017年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中提出“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驱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政府要大力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唐松林
关键词:道德意义教育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发展简政放权
金钱的社会意义道德意义
2017年
2017年6月15日的《洛杉矶书评》网站上,刊载了薇薇亚娜·A·泽利泽尔的文章,题为《是美元的美元,就不是美元:金钱的社会意义道德意义》。
方婉月
关键词:晚期资本主义艺术史家文化逻辑詹明信女性主体
培养学生文明有礼 彰显礼仪道德意义
2017年
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礼仪教育的成效,如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礼仪习惯差等。因此,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将内容细细融进,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应该使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李静
关键词:德育教育文明礼仪

相关作者

雷绍业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小康社会 小康 全面小康社会 道德意义 道德内涵
罗建文
作品数:190被引量:640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民生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GNH关怀
张世英
作品数:110被引量:80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哲学 审美意识 万物一体 主客二分 自我
刘紫婷
作品数:48被引量:289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 犹太人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体育文化
陆传照
作品数:60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执政风险 中国共产党 道德建设 合法性 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