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0篇“ 还原温度“的相关文章
- 直接还原过程中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金属颗粒生长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金属颗粒粒径对直接还原产物金属化率、金属与脉石分离等有重要影响,控制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是控制金属颗粒粒径最基本的两个手段。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了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在直接还原过程中对金属颗粒生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还原温度可以提高金属颗粒的形核和长大速率;延长还原时间可以增大金属原子的扩散距离,促进金属颗粒的迁移聚集。
- 米寰鹏
- 关键词:温度
- 真空碳热还原温度对电炉钢渣自粉化的影响
- 2024年
- 为解决电炉钢渣易磨性差,文章采用理论计算结合真空碳热还原的方法对电炉钢渣进行还原研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电炉钢渣中各组分随还原温度升高时的变化情况,从而设定真空碳热还原实验的还原温度区间。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的不断升高电炉钢渣自粉化效果呈现出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Fe不断被还原出来并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效果有利于后续的分离回收。最佳还原条件为:配碳量16%,碱度R=1,保温60 min,1450℃下电炉钢渣的自粉化率达到93.8%,试样中粒径小于89.2μm颗粒占比高达90%。相较于传统电炉钢渣自粉化研究,在常压空气气氛下,还原温度高达1600℃时,电炉钢渣自粉化率仅达到49.97%,真空碳热还原具有粉化率高还原温度低的明显优势。
- 罗万平雷玉办郑玉龙黄润龙显泽杨明杰顾建超高美琳阎鑫宇
- 关键词:电炉钢渣真空碳热还原热力学粒度
- 还原温度对16吨炉海绵钛生成结构和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在海绵钛生产过程中,温度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尤其是16吨大型还原蒸馏炉生产的海绵钛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仅能够降低致密海绵钛的比重,提升海绵钛质量,还可以改变海绵钛生成结构,提升钛坨表面质量。通过对16吨大型还原蒸馏炉不同还原温度下海绵钛的生成结构、钛坨表面质量及Cl含量的对比分析,探讨还原过程温度对海绵钛生成结构和质量的影响,并提出改善措施。
- 张金宝邱杰王炳肖自江
- 关键词:海绵钛还原温度
- 一种小粒径、低还原温度的Ni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粒径、低还原温度的Ni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a)取镍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酸性溶液;(b)将沉淀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碱液;(c)将碱液滴加到酸性溶液中,搅拌得到镍沉淀混浆;...
- 姚楠樊鑫鑫袁振宇李正甲岑洁
- 还原温度调变Rh/FePO_(4)催化剂喹啉选择加氢性能
- 2024年
- 喹啉选择加氢制1,2,3,4-四氢喹啉在医药、生物碱、农药等精细化学品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调变喹啉分子与催化活性中心的相互作用强度是提高加氢性能的关键。本文以Rh/FePO_(4)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氢气还原温度对喹啉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升高,Rh/FePO_(4)催化剂加氢性能降低,其中,75℃还原催化剂表现出最优性能,喹啉转化率为98.5%,1,2,3,4-四氢喹啉选择性>99%,反应速率为353mol/(mol·h)。XPS、HAADF-STEM、NH3-TPD、XRD等表征表明随着还原温度的提高,催化剂发生磷酸铁-无定型-焦磷酸亚铁的结构转变,同时,催化剂的酸性消失且金属Rh呈现更多金属态。结合实验结果,分析认为高温还原催化剂活性下降归因于过多金属态Rh物种的形成,与喹啉分子之间形成强的相互作用,毒化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而过低温度50℃还原不能形成金属态Rh物种。相比之下,75℃还原Rh/FePO_(4)催化剂具有合适的电子性质和酸性位点,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喹啉在温和条件下的选择加氢。
- 李开瑞高照华刘甜甜李静魏海生
- 关键词:催化剂加氢活性
- 稀释剂比例和钠还原温度对冶金级钽粉物性和氧含量的影响
- 2024年
- 液液钠还原法生产冶金级钽粉主要工艺方法,采用不同氟钽酸钾和稀释剂的比例在相同的工艺温度条件下进行钠还原,得到3种钽粉按照相同的除杂工艺处理后,测试钽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表明改变还原原料的比例可降低钠还原钽粉氧的含量,平均粒径和松装密度增大;采用相同氟钽酸钾和稀释剂的比例在不同的工艺温度条件下进行钠还原,得到3种钽粉按照相同的除杂工艺处理后,测试钽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相同还原原料的比例在一定的温度下更有效降低钠还原钽粉氧的含量(O<900PPM),使钽粉平均粒径和松装密度不断增大。
- 梅伟文
- 关键词:低氧
- 还原温度对熔盐修饰Ni/MgO双功能材料CO_(2)吸附-甲烷化一体化性能的影响机制
- 2023年
- CO_(2)捕集-转化一体化是实现烟气CO_(2)减排和洁净能源高效存储的重要策略,也是加速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负碳排放技术,而兼具高CO_(2)吸附容量和催化活性的双功能材料构筑是关键。基于碱金属熔盐修饰Ni/MgO双功能材料CO_(2)吸附-甲烷化的技术路径备受关注。碱金属熔盐的稳定性和Ni活性组分的还原是提升熔盐修饰Ni/MgO双功能材料CO_(2)吸附-甲烷化性能的关键。构筑了NaNO3修饰Ni/MgO一体化双功能材料,考察了还原温度对其CO_(2)吸附-甲烷化一体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功能材料中的碱金属熔盐在低温条件下(~300℃)可促进CO_(2)和MgO溶解扩散,提升CO_(2)吸附性能,而较高的温度(>340℃)导致CO_(2)和MgO溶解扩散受阻,熔盐组分迁移覆盖活性位点,致使材料攒聚烧结和熔盐分解,造成其吸附性能衰减。还原温度提高有利于NiO还原,可提高CH4产量、CO_(2)转化率和CH4选择性。10NaNO3-Ni/MgO双功能材料(NaNO3负载量为10%(质量分数))在450℃还原后,CO_(2)吸附容量和转化率分别为6.46 mmol/g和79.37%,CH4产量和选择性分别为0.85 mmol/g和96.27%。综合考虑还原温度对CO_(2)吸附和甲烷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高浓度H2低温还原的补偿策略,在维持碱金属熔盐稳定和CO_(2)吸附性能的条件下提升双功能材料的甲烷化性能。
- 宋菁郭本帅郭亚飞赵传文
- 关键词:还原温度
- 还原温度对BN负载Pd粒子落位的影响
- 2023年
- Pd/BN催化剂可以有效催化顺酐加氢制备丁二酸酐反应,催化剂的预还原温度显著影响其催化性能。除了移除残氯和影响Pd粒子长大,本文证实了还原温度同时极大地影响Pd粒子的落位,落位于配位不饱和的BN片层边缘的Pd粒子催化活性更高。
- 夏文俊王剑典李炳杰黎洁怡陈湘如孙长勇
- 关键词:顺酐加氢还原温度
- 一种可补偿测量偏量及还原温度偏离的体征测量方法
- 本发明为电子测量体征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补偿测量偏量及还原温度偏离的体征测量方法,近来体征健康测量渐渐风行,不需血压计、温度计及血糖仪,只要通过红外等方法。就可得到心率、血压、体温、血氧值及血糖值,但缺点是测试误差较大,全...
- 周波吕相飞项明诚
- 还原温度及原料对钴粉晶型的影响
- 2022年
- 分别以CoCO_(3)、CoC_(2)O_(4)·2H_(2)O、Co_(3)O_(4)(T)和Co_(3)O_(4)(C)_(4)种钴化合物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氢还原法制备钴粉实验,通过XRD进行物相分析,探究还原温度及原料对钴粉晶型的影响。研究表明:上述4种原料在相同温度下进行氢还原实验,所得还原钴粉的晶型组成明显不同;通过控制还原温度和原料,存在定向制备指定晶型组成钴粉的可能;氢还原制备钴粉时,往往是多项反应共同影响产物晶型组成,CoCO_(3)可进行“直接还原反应”和“分解-还原反应”,CoC_(2)O_(4)·2H_(2)O存在“直接还原反应”、“脱水-分解反应”和“脱水分解反应”,Co_(3)O_(4)(T)和Co_(3)O_(4)(C)仅有“直接还原反应”,但亦可细分为“CoO还原反应”和“Co2O_(3)还原反应”。
- 朱治军王朝安曲鹏
- 关键词:钴粉氢还原晶型
相关作者
- 吕顺丰

- 作品数:6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脱氧剂 脱氧 烯烃 还原温度 锰源
- 黄柱成

- 作品数:525被引量:81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造块 还原焙烧 焙烧 铁矿烧结 造球
- 倪向前

- 作品数:80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载氧体 化学链 费托合成催化剂 氧 钙钛矿结构
- 姜涛

- 作品数:1,132被引量:2,201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造块 还原焙烧 铁矿烧结 焙烧 球团
- 郭宇峰

- 作品数:725被引量:74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造块 还原焙烧 球团 造球 铁矿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