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6篇“ 过敏煎“的相关文章
- 过敏煎加味冷熏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过敏煎加味冷熏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对比临床疗效,积极探索治疗本病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 廖文璐
-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
- 外用加味过敏煎联合西替利嗪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外用加味过敏煎联合西替利嗪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毕节市中医医院就诊的20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予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口服联合外用加味过敏煎治疗,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口服联合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对患者瘙痒程度、丘疹数目及瘙痒发作频率进行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10 d后、治疗后20 d,治疗组与对照组瘙痒程度和丘疹数目、瘙痒发作频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 d,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瘙痒程度和丘疹数目、瘙痒发作频率评分均低于治疗10 d后,治疗10 d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5%,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0,P=0.036);治疗后20 d,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8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9,P=0.435)。治疗组复发率为23.68%,对照组为2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2,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短期外用加味过敏煎联合西替利嗪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效果优于地奈德乳膏联合西替利嗪的效果,外用加味过敏煎能有效改善丘疹性荨麻疹患者皮肤瘙痒及皮损等情况。
- 龙声志汪洁吴贤波毛微胡森林丽丹陈晨贾敏
- 关键词:加味过敏煎丘疹性荨麻疹中医外治
- 加味过敏煎内服联合鼻保健操按摩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
- 2024年
- 目的:观察加味过敏煎内服联合鼻保健操按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加味过敏煎内服及鼻保健操按摩,结合多元载体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月、3月和12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0%、68.00%和48.00%,均高于对照组66.00%、40.00%和20.00%(P<0.05)。观察组在喷嚏、鼻塞等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过敏煎内服联合鼻保健操按摩结合多元载体延续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楼翠傅江涛应小洁沈玫佳施颖莉应佶身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过敏煎
- 加味过敏煎对Ⅰ型超敏反应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加味过敏煎调控Ⅰ型超敏反应大鼠药效及作用机制,以明确加味过敏煎治疗Ⅰ型超敏反应免疫分子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 通过卵白蛋白(OVA)建立Ⅰ型超敏反应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动物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8.4×10^(-5) g/kg)、加味过敏煎高、中、低剂量组(25.44 g/kg、12.72 g/kg、6.36 g/kg)。另设不造模的空白组。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因子含量;RT-PCR法测定大鼠脾脏中IFN-γ、T细胞中T-box(T-box expressed in T cells, T-bet)、IL-4、GATA结合蛋白3(GATA famil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3, GATA3)、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n-10,IL-10)、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rotein-3, FOXP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过敏煎高、中剂量组明显降低Ⅰ型超敏反应大鼠血清中IgE(P<0.01,P<0.05)、组胺含量(P<0.05),升高IFN-γ水平(P<0.05),并且高剂量组能有效降低血清中IL-4水平(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过敏煎高、中、低剂量组可以上调I型超敏反应大鼠脾组织T-bet(P<0.05,P<0.01)、IL-10(P<0.05)、FOXP3(P<0.05) mRNA表达,高、中剂量组显著促进IFN-γ mRNA表达(P<0.05)。同时加味过敏煎高、中、低剂量组下调IL-17mRNA表达(P<0.05),高剂量组显著抑制IL-4、GATA3 mRNA表达(P<0.05)。结论 加味过敏煎可以通过调节Th1/Th2细胞、Th17/Treg细胞平衡抑制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免疫功能,达到抑制Ⅰ型超敏反应的作用。
- 韦义钟海森黄宝萱张颖琳覃骊兰
- 关键词:加味过敏煎药效研究
- LC-MS/MS法测定重镇过敏煎与过敏煎中的差异代谢物
- 2024年
- 目的分析重镇过敏煎(过敏煎+磁石+龙骨)与过敏煎的差异代谢物,研究重镇过敏煎缓解特应性皮炎瘙痒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非靶向LC-MS代谢组学技术检测重镇过敏煎和过敏煎血清中的化学成分,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筛选血清中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通路分析。结果正负离子两种模式下,两组血清中共检测出684种代谢物,筛选得到差异代谢物165种,主要为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富集得到2条具有生物学意义的通路,分别为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结论重镇过敏煎对特应性皮炎瘙痒的治疗优势可能与苯丙素类、萜类、黄酮类等种类代谢物,以及azukisaponinⅣ、formononetin、6-shogaol、α-hederin等显著差异代谢物相关,以上代谢物通过参与调控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实现。
- 谭冰燕吴贤波韦唯邹灿陈秋言朱禹
-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过敏煎特应性皮炎
- 定喘汤合过敏煎加味治疗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定喘汤合过敏煎加味治疗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将乐县总医院治疗的100例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定喘汤合过敏煎加味治疗,对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指标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试验组为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患者的治疗中定喘汤合过敏煎加味展现出来积极的临床疗效,加速了患者症候的缓解,促进了肺部功能的改善,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由敏伍礼荣黄河清
- 关键词:定喘汤过敏煎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
- 液质联用-网络药理-分子对接技术对加味过敏煎干预特应性皮炎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加味过敏煎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对加味过敏煎冻干粉及含药血清进行分析,获取加味过敏煎入血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加味过敏煎入血成分的靶点,通过检索GeneCards、DisGeNET及OMIM数据库得到AD疾病靶点。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及蛋白质互作网络。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软件对排名前5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获得57个加味过敏煎入血成分,检索到807个入血成分靶点,2 067个AD靶点,287个交集靶点,筛选出31个核心靶点。KEGG分析主要富集在TNF、JAK-STAT、FcεRI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加味过敏煎活性成分可与核心靶点自发结合。结论 加味过敏煎治疗AD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3-甲基丁酸苯甲酯、肠内酯、荜茇酰胺、镰叶芹二醇、诺米林等,这些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STAT3、SRC、PIK3R1、AKT1、MAPK1等靶点和TNF、JAK-STAT、FcεRI信号通路发挥对AD的干预作用。
- 韦唯谭冰燕朱禹万李吴贤波
- 关键词:加味过敏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特应性皮炎
- 过敏煎通过IgE/FcεRⅠ途径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改善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过敏煎改善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methyl sulfoxide,DNCB)反复刺激皮肤建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模型,给予氯雷他定片及过敏煎低、中、高剂量(1.32、2.64、5.28 g/kg)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IL-4、IL-13水平,IHC法测定皮损组织中IL-4、IL-13的表达水平。体外运用anti-DNP-IgE/DNP-HSA诱导RBL-2H3细胞复制脱颗粒模型,MTS法检测过敏煎对RBL-2H3活力,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β-hex酶释放率,Histamine、LTB4、IL-4、IL-13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Histamine、IL-4、IL-13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ERK/ERK、p-JNK/JNK、p-p38/p-38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过敏煎各剂量组显著减轻AD小鼠血清总IgE、IL-4、IL-13水平(P<0.05,P<0.01),减轻AD小鼠皮损组织中IL-4、IL-13表达。明显下调RBL-2H3细胞脱颗粒后β-Hex酶释放率(P<0.05,P<0.01)和Histamine、LTB4、IL-4、IL-13水平(P<0.05,P<0.01),显著减少细胞Histamine、IL-4、IL-13mRNA表达(P<0.01)和p-ERK/ERK、p-JNK/JNK、p-p38/p38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过敏煎通过调控Th2型反应和血清中总IgE水平改善特应性皮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IgE/FcεRⅠ途径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 高娟陈桂芳谭伟张洁饶高雄王睿睿张祎
- 关键词:过敏煎特应性皮炎肥大细胞脱颗粒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过敏煎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探究过敏煎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数据库检索过敏煎中的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整理中药活性成分-疾病有效靶点,获取蛋白-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进一步进行基因本体论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将处理后的活性成分作为小分子配体,蛋白靶点作为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将分子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得到过敏煎54个有效活性成分,137个潜在靶点,157条信号通路。结论:过敏煎中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等有效成分可能通过神经营养的酪氨酸激酶1型受体、淀粉样前体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核心靶点作用于PI3K/Akt,AGE/RAGE、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7等信号通路,形成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特点,从而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
- 段萌萌张葆青
- 关键词:儿童哮喘过敏煎分子对接
- 新安鼻炎方合过敏煎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新安鼻炎方合过敏煎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随机数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新安鼻炎方合过敏煎加减,对照组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口服、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2组患者各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各项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新安鼻炎方合过敏煎加减方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
- 耿慧慧彭姿铭余萍萍高士秀宋若会屠彦红
- 关键词:过敏煎肺脾气虚变应性鼻炎
相关作者
- 覃骊兰

- 作品数:140被引量:71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壮医 中医 失眠 中药 过敏性哮喘
- 蓝毓营

- 作品数:136被引量:48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壮医 壮医学 壮医药 壮药 中医药
- 马淑然

- 作品数:307被引量:1,245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 调养 褪黑素 养生 肺应秋
- 项志凤

- 作品数:25被引量:139H指数:8
- 供职机构:玉田县医院
- 研究主题:治疗新生儿 过敏煎 疗效观察 腹部推拿 小儿迁延性
- 李红涛

- 作品数:10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襄樊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荨麻疹 治疗慢性荨麻疹 加味过敏煎 中医药疗法 过敏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