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篇“ 迁飞规律“的相关文章
- 李光博院士在中国黏虫越冬迁飞规律与行为机制研究中的贡献——纪念李光博院士诞辰100周年被引量:1
- 2022年
- 迁飞害虫因其突发性、暴发性和异地虫源等特点常造成农作物损失。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上10种(类)害虫中就有8种(类)是迁飞性害虫。本文回顾了李光博院士在我国黏虫越冬迁飞规律与行为机制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包括:带领全国越冬调查协作组,首次提出我国黏虫越冬区划;首创黏虫大规模“标记-释放-回收”试验,揭示了季节性远距离南北往返迁飞规律;开启黏虫迁飞行为机制研究先河,发现黏虫迁飞与生殖生活史适应特征。李先生对黏虫越冬迁飞规律与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引领国内外其他迁飞害虫研究与治理,为迁飞害虫的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李光博院士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现阶段我国主要迁飞害虫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 江幸福张蕾罗礼智
- 关键词:黏虫
- 长江三角洲地区草地贪夜蛾迁飞规律
-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源于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入侵性迁飞害虫。2019年1月该虫在我国云南省江城县首次发现后,迅速蔓延至我国东部大部分省区,形成了南北往返的季节性迁飞格局,并且在我国...
- 黄乐
- 关键词:长三角
- 我国及毗邻国家重要蝗虫迁飞规律被引量:8
- 2022年
- 蝗虫灾害是国际性的自然生物灾害,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发生时对全球经济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该文列举出中国及毗邻国家对我国产生影响的主要迁飞蝗虫种类,分析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L.)、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Bey-Bienko)、意大利星翅蝗Calliptamus italicus(L.)和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共6种重要蝗虫种群的迁飞动态,重点介绍境外蝗虫入境的迁飞路线,揭示蝗虫主要借助低空气流进行迁飞,发现群居型蝗虫迁飞现象普遍存在,迁飞是导致其猖獗为害、暴发成灾的重要因子,并就如何开展迁飞蝗虫监测和防治工作提出建议。
- 涂雄兵杜桂林柴守权朱景全张泽华
- 关键词:蝗虫蝗灾迁飞监测预警害虫综合防治
- 灰鹤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迁飞规律的监测与分析
- 2022年
- 灰鹤(Grus grus)是鹤形目(Gruiformes)鹤科(Gruidae)的大型涉禽,全身大都灰色,尾羽末端近黑色,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河滩、旷野、湖泊以及农田地带。其主要食物包括昆虫、收获后遗落的农作物以及各类果实等。灰鹤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鹤类中数量较多、分布最广的一种,是中国常见候鸟。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是部分灰鹤春、秋两季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歇驿站。
- 杨丽红谢发兵
- 关键词:鹤形目灰鹤鹤科鹤类国家湿地公园
- 基于天气雷达的夜间蛾类迁飞规律初探
- 近年来迁飞性害虫的发生和规模日益加剧,这当中又以夜间迁飞的蛾类昆虫为主,因此针对其发生进行大范围的监测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天气雷达作为自动化监测的大气探测工具,广泛的布局覆盖了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区域,多年积累的雷达数...
- 林培炯
- 关键词:蛾类害虫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 农业害虫跨越渤海的迁飞规律与控制策略被引量:17
- 2020年
- 迁飞是农业害虫适应环境变化、保障种群繁衍的季节性转移为害策略。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农业害虫在中国迁飞致灾问题十分严重。我们自2003年起,在农业昆虫自华北及其以南地区迁入东北地区的必经之地,位于渤海中间的山东省长岛县北隍城岛(38°24′N;120°55′E),系统监测研究了迁飞昆虫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种群动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季节性迁飞规律。研究表明,跨越渤海迁飞的昆虫种类有9目36科120余种,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粘虫Mythimna separate(Walker)等鳞翅目害虫为优势种类。多数种类呈现迁飞性昆虫的生理生化特征,春季和夏初种群多数个体卵巢发育成熟、交配基本完成,显示迁飞末期的生殖特征,夏末和秋季种群卵巢尚未发育、交配率低,显示迁飞初期的生殖特点。对迁飞路径的分析表明,迁飞类型可分为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nubilalis(Hübner)和绿盲蝽Apolyguslucorum(Meyer-Dür)为代表的单个夜晚为主的近距离迁飞,其迁移距离多在200 km以内;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为代表的1-2个夜晚为主的中距离迁飞,其迁移距离多在500km以内;以及以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Rottemberg)和粘虫Mythimna separate(Walker)为代表的多个夜晚的远距离迁飞,其迁移距离多远于500 km。文中基于这些害虫的迁飞生物学特征和迁飞规律,提出了以"阻断成虫迁飞过程"为核心的防控策略。
- 周燕张浩文吴孔明
- 关键词:农业害虫群落结构
- 鄱阳湖白额雁迁飞规律与家域范围研究
- 白额雁是长途迁徙候鸟,整个迁徙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为了解鄱阳湖越冬白额雁的迁徙规律、活动规律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以鄱阳湖越冬白额雁为对象,利用卫星追踪设备对12只白额雁个体进行卫星追踪,并进一步对白额雁迁飞规律与家...
- 王松
- 关键词:迁徙规律繁殖地
- 文献传递
- 亚洲小车蝗起飞行为与迁飞规律初探
- 亚洲小车蝗(Oedaleusdecorusasiaticus)是北方草原及农牧交错区重大迁飞害虫,近年来,随气候变化其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威胁我国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亚洲小车蝗具备远距离迁飞能力,掌握其迁飞时间、...
- 王赟萍
- 关键词:亚洲小车蝗虫源地种群动态
- 文献传递
- 龙游县褐飞虱迁飞规律研究
- 2018年
- 本文以2007—2016年浙江省龙游县站点褐飞虱灯诱数据为依据,借助NOAA的HYSPLIT平台做迁飞轨迹分析,旨在明确龙游县褐飞虱迁入可能的虫源地,了解迁入过程对田间褐飞虱种群的影响,以期为该地褐飞虱迁入的预报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 方延山
- 关键词:褐飞虱迁飞规律虫源地
- 山西省粘虫区域性演变、田间发生特点及省内迁飞规律研究
- 粘虫对山西省玉米、小麦、高梁、谷子等作物生产安全有重大威胁。该虫具有迁飞性,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迁飞路线,但在山西省内未深入开展过相关研究。本文以系统调查数据为依据:一是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自2012年开始粘虫在山西省发生...
- 郑卫锋
- 关键词:粘虫迁飞规律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李光博

- 作品数:30被引量:35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粘虫 小麦 迁飞 飞翔 草地螟
- 张蕾

- 作品数:150被引量:1,12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草地螟 粘虫 黏虫 迁飞 飞行
- 罗礼智

- 作品数:181被引量:1,645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草地螟 粘虫 甜菜夜蛾 迁飞 飞行
- 江幸福

- 作品数:165被引量:1,484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草地螟 甜菜夜蛾 粘虫 飞行 黏虫
- 党志浩

- 作品数:11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昆虫 光照控制 小气候 气室 配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