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玫瑰痤疮患者采用低能量Pixel调Q像束激光与米诺环素联合治疗后红斑情况及面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2020年3月-2023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接受治疗的玫瑰痤疮患者110例,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55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片,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能量Pixel调Q像束激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6周后),玫瑰痤疮情况、整体病情、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通路蛋白、生活质量、红斑情况、面部功能、炎性因子(治疗前、治疗6周后),不良反应(治疗期间)。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6.36%vs.54.55%,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6周后的玫瑰痤疮医师全球评分(Patient's global assessment,PGA)、整体病情评估(Investigator global assessment,IGA)、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红斑评估量表(Clinician′s erythema assessment,CEA)评分、皮损区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经皮水分丢失(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皮肤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pH)值、炎性因子及p38MAPK通路蛋白相关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玫瑰痤疮患者经低能量Pixel调Q像束激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后,其相关临床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得以减轻,并可调节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可促进患者红斑情况及面部功能的改善,进而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得以提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目的:探究调Q1064 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对黄褐斑患者皮肤颜色评分和皮肤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采用调Q1064 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皮肤美学效果[皮肤黑素指数(Melanin index,MI)、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皮肤颜色分级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黄褐斑面积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皮肤屏障功能(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值)。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ASI、MI及EI指数、皮肤颜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Q1064 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黄褐斑情况,提亮患者肤色,美学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