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06篇“ 调Q“的相关文章
一种1.5-1.6μm波段被动Q脉冲激光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1.5‑1.6μm波段被动Q脉冲激光器,属于激光器件技术领域。本申请的被动Q脉冲激光器采用兼具高热导率、长激光上能级荧光寿命和高Yb<SUP>3+</SUP>→Er<SUP>3+</SUP>能量传递效...
陈雨金黄艺东林炎富黄建华龚兴红
强脉冲光联合Q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究强脉冲光联合Q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皮肤生理参数及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强脉冲光组(强脉冲光治疗)、Q激光组(Q激光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各31例。治疗结束后比较色素沉着程度积分、皮肤生理参数、美学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强脉冲光组患者美学效果有效率为74.19%,Q激光组有效率为77.42%,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3.5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强脉冲光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色素沉着评分、经皮水分流失速率(TEWL)、皮脂分泌率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均下降,皮肤含水量、pH值均上升(P<0.05),且联合治疗组变化更大(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Q激光对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具有较高的美学效果其能减轻患者色素沉着情况,同时改善患者皮肤状况和生活质量。
朱琪逄凤陈洋
关键词:强脉冲光色素沉着痤疮美学效果调Q激光
积雪苷霜软膏联合Q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积雪苷霜软膏联合Q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皮肤科收治的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为软膏组、激光组、联合组,各42例,其中软膏组采用积雪苷霜软膏单独治疗,激光组采用Q1064 nm激光单独治疗,联合组采用Q1064 nm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黄褐斑面积严重指数(MASI)、黑素指数、黄褐斑颜色、毛细血管扩张评分]、皮肤菌群(微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水平、疾病相关激素水平[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黑激素(M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皮肤生理参数[经皮水分丢失(TEWL)、表皮油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相关指标、皮肤菌群(微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疾病相关激素水平(FSH、E2、MSH、LPO)均显著低于软膏组及激光组(P<0.05);SOD水平显著高于软膏组及激光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三组患者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数量、皮肤生理参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进行随访时发现,联合组复发率为33.22%(13/39)低于软膏组复发率42.11%(16/38)、激光组复发率为47.37%(18/38),但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雪苷霜软膏联合Q1064 nm激光对黄褐斑患者皮肤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机体相关激素水平,节皮肤微环境,维持皮肤屏障正常功能,具有较高安全性。
杨皓月普雄明杨丽娟
关键词:积雪苷霜软膏黄褐斑皮肤菌群
低能量PixelQ像束激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5年
目的:探讨玫瑰痤疮患者采用低能量PixelQ像束激光与米诺环素联合治疗后红斑情况及面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2020年3月-2023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接受治疗的玫瑰痤疮患者110例,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55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片,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能量PixelQ像束激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6周后),玫瑰痤疮情况、整体病情、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通路蛋白、生活质量、红斑情况、面部功能、炎性因子(治疗前、治疗6周后),不良反应(治疗期间)。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6.36%vs.54.55%,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6周后的玫瑰痤疮医师全球评分(Patient's global assessment,PGA)、整体病情评估(Investigator global assessment,IGA)、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红斑评估量表(Clinician′s erythema assessment,CEA)评分、皮损区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经皮水分丢失(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皮肤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pH)值、炎性因子及p38MAPK通路蛋白相关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玫瑰痤疮患者经低能量PixelQ像束激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后,其相关临床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得以减轻,并可节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可促进患者红斑情况及面部功能的改善,进而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得以提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付明婧赵思成张哲赵玥吴亭妍
关键词:玫瑰痤疮
纳米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Q激光治疗黄褐斑对患者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纳米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Q激光对面部黄褐斑患者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笔者医院114例面部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Q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纳米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Q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皮肤生理参数、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8.95%,高于对照组的61.40%(P<0.05);观察组治疗后M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黑素指数、经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表皮油脂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指标斑点、紫外线斑、棕色斑、红色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纳米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Q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效果显著,可有效去除色斑,降低皮肤黑素指数,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安全性较高。
白雪马涛王静刘波
关键词:黄褐斑调Q激光美学效果氨甲环酸
强脉冲光联合532 nmQ激光治疗雀斑临床效果及对皮肤整体美观度改善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强脉冲光联合532 nmQ激光对雀斑患者色素沉着及面部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来笔者医院就诊的120例雀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532 nmQ激光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皮肤稳定性(pH值、角质层含水量),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色素沉着程度(色素沉着程度积分、促黑素含量)、红斑程度、面部美观度[皮肤特征评分(色素斑评分、紫质评分、纹理评分、毛孔评分、皱纹评分)、雀斑严重程度与累及范围评分(PSI)]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色素沉着程度、红斑程度、皮肤特征及PS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pH值、角质层含水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532 nmQ激光能够有效治疗雀斑,并减少治疗后皮肤色素沉着,改善皮肤状况,治疗后美学效果明显,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冯珺张学良刘兵
关键词:强脉冲光雀斑色素沉着
Q1 064 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究Q1064 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对黄褐斑患者皮肤颜色评分和皮肤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采用Q1064 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皮肤美学效果[皮肤黑素指数(Melanin index,MI)、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皮肤颜色分级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黄褐斑面积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皮肤屏障功能(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值)。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ASI、MI及EI指数、皮肤颜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1064 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黄褐斑情况,提亮患者肤色,美学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闫丽萍李增锋徐丽丽宁宇
关键词:强脉冲光黄褐斑肤色美学效果
一种Q晶体的光路系统和激光器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Q晶体的光路系统与激光器,基于Q晶体的光路系统包括:泵浦源、工作晶体、Q晶体、输出膜和全反镜,输出膜贴附于Q晶体远离泵浦源的一侧,全反镜和输出膜之间形成谐振腔,工作晶体和Q晶体均位于谐振腔内,...
陈俊王朝军黄英伟于波
一种针对Q脉冲激光雷达的回波信号波形分解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对Q脉冲激光雷达的回波信号波形分解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波形分解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滤波降噪算法对Q脉冲激光雷达的原始回波信号进行滤波降噪,得到脉冲波形;采用分段函数描绘所述脉冲波形,得到分...
陈思颖马扬程陈和郭磐
基于Bi<SUB>2</SUB>Te<SUB>3</SUB>/Sb<SUB>2</SUB>Te<SUB>3</SUB>的可饱和吸收体及全固态被动Q锁模脉冲激光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Bi<SUB>2</SUB>Te<SUB>3</SUB>/Sb<SUB>2</SUB>Te<SUB>3</SUB>的可饱和吸收体及全固态被动Q锁模脉冲激光器。该基于Bi<SUB>2</SUB>Te<S...
高书芳潘越扬张超

相关作者

董渊
作品数:162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激光器 激光 输出镜 双波长 调Q
陈有明
作品数:23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研究主题:调Q 固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 侧面泵浦 激光器
周复正
作品数:42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研究主题:固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 调Q 激光器 LD泵浦
徐至展
作品数:1,100被引量:1,53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研究主题:激光 等离子体 全息图 高次谐波 飞秒
吴春婷
作品数:90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激光器 输出镜 双波长 激光 双波长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