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8篇“ 课程类型“的相关文章
课程类型被引量:1
1988年
一结构与范型包括学科在内的学校教育内容的组织形态,自然是随教育目的或教育哲学观的不同而不同的。从历史上看,可以从教育观或学习观的本质差异,即在人的形成过程中,是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来加以判断。注重客体方面的,即把着重点放在文化遗产和系统的客观知识的授受上的,谓之"传统教育"或"注入式学科主义";注重主体方面的,即注重儿童的经验和自发需要、兴趣,把儿童的主体活动的组织与创造视为教育活动的本质的,谓之"新教育"或"儿童中心主义"。历史上出现的课程形态和构成方法,无非就是以这些课程编制原理为基础的。这就是说。
钟启泉
关键词:课程类型课程编制经验课程学科课程课程形态儿童中心主义
文舞相融、知行合一:舞蹈师范专业课程类型探究
2024年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课程类型是教学组织的环节。好的课程类型既反映教学组织中各要素的内容和特点,又映射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和实施成效。目前,课程类型的划分存在差异,在分类概念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两分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判定。依据课程内容,划分成注重知识的学科课程以及侧重经验的活动课程;依据课程呈现形式,划分成官方公开的显性课程以及潜在间接的隐性课程;依据课程计划,划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依据课程任务,划分成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而对于注重实践应用的舞蹈师范专业来说,开设的课程可以按照课程性质划分为理论类型和实践类型
胡伟
关键词:师范专业课程任务显性课程课程类型拓展课程知行合一
韩国国立高校体育教育学科课程类型研究——基于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改革视角
2023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实地调查法,对部分韩国国立高校的体育教育学科课程进行详细解读、分析,旨在找出韩国国立高校体育教育学科课程的共同特点,归纳其主要课程类型。研究发现,韩国国立高校体育教育学科从课程类型上可划分为教养科目、专业科目、教职科目和一般选修科目四种类型,其中,专业科目的学分占比最大,超过50%。
张令杨彤彤刘子玉杨煜林
关键词:课程类型
台湾地区道德教育:课程类型与实践方式
2022年
台湾地区道德教育课程自2006年恢复以来,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确立了“启发生命潜能,陶冶生活知能,促进生涯发展,涵育公民责任”的目标,通过具有认识性、实践性和校本化特色的课程呈现出来,再通过台湾地区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各市县和各学校所提出的具体策略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张革华张飞凤
关键词:道德教育课程
西点军校写作与表达课的课程类型、教育理念及教学特点被引量:1
2021年
西点军校的写作与表达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提升性写作项目、芒格写作中心、语言与写作俱乐部等多种类型。各学院、各专业打破教学壁垒,形成了跨专业、跨学科、跨校际、跨单位的教学育人模式。通过设置形式多样的作业训练,采用强针对性教学反馈以及用电子档案全过程记录写作练习的方式训练学员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了学员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以西点军校教学经验作为参考,结合当下我军事院校写作与交流课程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军事院校应促进、加强多学科融合,形成跨专业、跨学科的写作教学模式;强化资源保障力度,为写作与表达能力有效培养保驾护航;帮助学员建立批判性思维,藉由写作与表达的训练提升思维能力。
雷奕秦文佳
关键词:西点军校写作课程跨学科
课程类型化的内在逻辑、价值取向及实践路径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课程分科的弊端愈发显著,教育界对课程类型化整合的呼吁愈加强烈。然则,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定位及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但课程类型化整合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课程类型化整合存在的实践误区,探析课程类型化整合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取向,可明确路径选择的主要方向。课程类型整合须从制度、环境及师资力量等维度实现课程类型化重构,充分发挥学校与教师在课程类型化构建中的主体作用,打造出以学科为重点、以学校为平台、以社会需求为向导的类型化育人课程体系。
胡蓉杨伟
关键词:内在逻辑
浅析中职建筑专业融合课程类型及方法被引量:1
2020年
归纳中职建筑学科与其他基础课程融合的类型,可分为互补型、促进型和拓展型融合。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和路径可通过组建"专业+基础"跨学科教研团队;根据"学生、学徒、(准)员工"三阶段要求进行课程设置;以及通过"三度""两效果、一认同、一提升""三师"的要求,分别从课程、学生、教师三个层面进行融合效果评价。
周文骐
基于课程类型的可定制批量化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2019年
研究网络课程的建设思路和方法,探析批量化网络课程建设和管理的业务需求,准确定位网络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运用系统开发的先进技术,提出适用、易于遵循的建设模式,并开发出基于课程类型的通用而又易用的网络课程建设平台,探索建设批量化网络课程推动现代远程教育海量资源需求的方法。
张洋
关键词:网络课程远程教育
美国K-12阶段STEM课程标准和课程类型研究——以印第安纳州为例
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竞争、提升科技实力,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K-12阶段STEM课程,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旨在培养美国学生的STEM素养,为美国提供具备STEM能力的科技人才。随着美国STEM课程的影响力...
叶倩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师队伍
文献传递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型解析被引量:3
2018年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型课程结构形态,其本质上有别于阅读、写作等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语文课外活动,它是面向校园、社会、职业等广阔生活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涉及语文应用各个领域,培养目标涵盖语文素质各个方面。只有形成体系健全、标向科学的课程类型,才能发展为成熟的课程生态。阐述了遵循"大纲"依据、文体依据、主体依据和多元混合取向,建构知识拓展型、文学冶情型、思想碰撞型、问题探究型和语言应用型等课程类型主体模态的具体过程。
戴林东王栋栋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类型综合实践活动

相关作者

任云霞
作品数:17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商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课堂互动 流动儿童 社会排斥 自我效能感
汤池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课程体系 信息素质教育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 课程类型
常德胜
作品数:36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体育部
研究主题: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体质健康 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
陈楚文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课程类型 自学考试 法律手段 国际竞争力 技术创新
刘倩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课程内容 课程类型 课程结构 文化学 文化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