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9篇“ 诗学意义“的相关文章
- 《沧浪诗话》“正法眼”说的诗学意义——兼论“法眼”与“诗眼”
- 2025年
- 在《沧浪诗话》中,“正法眼”及相近表述所蕴含的诗学主张构成了严羽独特的“正法眼”说,它将难以琢磨、言说和触摸的最高诗道以禅喻的方式揭示出来,丰富了中国传统诗学话语体系,提升了古典诗学对于诗歌难言之妙的阐释力,在诗学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通过厘定“正法眼”说相关术语的内涵,阐释“正法眼”说与严羽“诗识观”“妙悟说”等诗学主张有机融合的内在理路,进而提出“正法眼”说是逻辑自洽、内证严密的完整体系。通过“法眼”与“诗眼”的辨析,指出严羽既重视“诗中之眼”的局部锤炼,更重视“诗家之眼”的整体观照,从而彰显“正法眼”说在严羽“以禅喻诗”体系中独特的诗学意义。
- 康光磊
- 关键词:《沧浪诗话》诗学价值法眼诗眼
- 组合与生成:文学机器的谱系及其诗学意义
- 2025年
- 文学机器是指辅助或自动生成文学作品的装置或设备。文学机器在西方诗学中有悠长而隐秘的历史,从中世纪拉蒙·卢尔发明组合机器开始,到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兴盛与最终遭遇作者观的兴起而被边缘化,再到20世纪中期法国文学实验小组乌力波复兴卢尔主义,以及卡尔维诺深入阐释机器与作者的矛盾,最后是人工智能时代对文学机器的媒介物质性的强烈关注。文学机器的生产机制是机器层面的媒介操作驱动符号组合与语义生成,与普通印刷文学根据语义编排符号和选择媒介的建构过程不同。这种由机器驱动的生产机制决定了文学机器的观念通常是一种边缘性话语,但它本身亦是西方以作者为中心的主流诗学在确立自身的过程中滋生出来的自然产物,因此文学机器的观念深植于西方诗学的话语深处。
- 聂春华
- 关键词:诗学
- 才与境相遭:赵翼入都的诗学意义
- 2025年
- 赵翼17年的入都经历对其诗学取向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个人的境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识”和“胆”,最终影响“才”的表现和“力”的形成。赵翼之识扩展于入都后刘统勋、汪由敦的赏识和提携,赵翼之胆却在“无如总做第三人”的科举之途中被削弱,因此他在诗学上也自嘲为“第三人”。这是赵翼在诗学观点和倾向上始终保有“底线意识”,与性灵派诗学总在离合之间的原因,也能解释袁枚对他所评价的“忽奇忽正,忽庄忽徘”的特点。赵翼入都的经历在清代中期诗人当中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 吴蔚
- 关键词:诗学
- 甓湖诗社及其诗学意义考论
- 2024年
- 清代乾隆初年创立于江苏高邮的甓湖诗社具有十分鲜明的诗学特色,也是清代为数不多的诗学研讨性诗社。甓湖诗社的诗学理论有破有立,宏通包容,能够接受各种不同的诗风主张;其诗史观有意凸显儒家诗论,对历代浮靡衰苶的诗风予以诋斥,对继承儒家风雅比兴精神的诗人予以掖扬。对甓湖诗社的诗学理论构建与诗史论进行深入分析,可对清代诗社在诗学方面的特点有所了解,也可借此为拓展清代的诗社研究做一番尝试。
- 郭鹏
- 关键词:诗学理论诗学意义
- 近代中国外来语入诗现象及其诗学意义
- 2024年
-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以外来语入诗的创作现象,古已有之。及至近代,随着中外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不少诗人将英语音译词和日语汉字词植入旧体诗中,并往往采取自注形式加以解释。近代中国外来语入诗现象主要集中于以竹枝词为代表的古体诗,岭南和上海是其最活跃的创作地域。就跨文化视角而言,外来语入诗具有独特的诗学意义,它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新的思想文化,标志着一种新的诗学观念诞生,而且拓展了诗歌题材,具有建构异国形象的功能;同时促进了中国诗歌从旧到新的变化,对新诗创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张振谦
- 关键词:诗界革命竹枝词诗学意义
- 《文赋》“诗缘情而绮靡”的内涵与诗学意义新论
- 2024年
- 历来对《文赋》“诗缘情而绮靡”的阐释,多在抒情言志的诗学语境下进行,未充分注意到“情”字的广泛内涵,及“缘情”与“绮靡”的逻辑关系,因而仍有未惬之处。在“诗缘情而绮靡”的阐释中有两个重要的关键字:一是“情”字,先秦以来“情”作为客观的情状、本质、真实等含义已得到广泛使用,对“缘情”之“情”的客观之义的理解,是准确认识“缘情”诗学内涵的基础;二是“而”字,“缘情”与“绮靡”之间的“而”不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而且”之意,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故而”之意,“诗缘情而绮靡”本质上是对诗歌之体及成体之法的概括。“情”的客观内涵,使“情”由诗歌的本源转变为诗歌表现的客体,这是陆机对抒情诗学的一个重要发展,也是阐释“缘情绮靡”诗学意义的关键。
- 蔡彦峰魏小利
- 关键词:缘情客体诗学意义
- 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文论思想的阐释与诗学意义
- 2024年
- 魏晋时期是一个政局动荡、文学自觉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更多是基于作者个人情感的阐发,不再过多关注社会现实,而是转向对诗歌体裁本身性质的探讨和研究。基于这一创作风气,陆机将“情”从广义的“志”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具有开创性的“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思想,主张诗歌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强调诗歌文体的审美特质,以追求诗歌美本身为目标,打破了传统以政治教化功能为主的创作文论。这一文论思想紧紧围绕“诗缘情”和“绮靡”展开论述,并在不断地阐释中得以完善。与此同时,由于“诗缘情而绮靡”文论思想自身的抒情性特征与审美价值,对整个诗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杜瑶瑶
- 关键词:陆机诗缘情而绮靡诗学意义
- “黄鹤楼诗案”诗学意义新论
- 2024年
- “黄鹤楼诗案”指李白试图与崔颢《黄鹤楼》“较胜负”的传闻。根据李白诗文、正史等材料和这一传闻,相关诗歌的诠释形成“寄托”和“争胜”二说:“寄托说”依托强力的诗学传统,主要依靠阅读李白诗歌的直接载体李白集而流传;“争胜说”先借助诗话、选本等文献在特定文化圈层相递传播,通过调和前者不断扩大影响。文献的集部地位与知识塑成能力未必对等,因此以“争胜说”为核心的“黄鹤楼诗案”作为诗歌本事的地位得以逐渐抬升。“黄鹤楼诗案”具有呼应近世诗学中诗法、诗体、诗史等技术与知识论题的能力,它成为公共知识的进程牵涉中古文学经典化的多种作用力。
- 魏珞宁
- 关键词:比兴寄托
- 控制论与文学机器:赛博文本理论及其诗学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将赛博文本视为计算机或网络文本是不准确的,赛博文本是控制论意义上的互动文本,即需要通过实质性的互动操作来生产和消费符号的文本。赛博文本理论对建立在印刷文学基础上的“以解释性实践为主导”的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受控制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它致力于探讨文本的媒介组合可能,从而把20世纪形式主义文论对语言符号的形式关注推进到了对符号生产的物质基础的研究。它提出了媒介功能理论,实现了由传统文学理论所侧重的对文本语义功能的研究向文本媒介功能研究的转变。它对文本媒介的物质性和功能等问题的重视也改变了文本语义研究的模式,即从文本语义的本质主义探寻走向了对其生成机制的探索。赛博文本理论有其独特的术语、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其研究范式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值得持续观察。
- 聂春华
- 关键词:诗学
- 从日常化中突围——《红楼梦》诗歌的写作策略与诗学意义
- 2024年
- 清代诗坛在整体上面临着日常化的写作困境。作为一部以表现日常生活为主的小说,《红楼梦》中的诗学活动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曹雪芹代笔的红楼诗人群体,为摆脱这一困境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在内容上,通过将日常生活情境化、人生经验虚拟化的方式,革新写作对象;在形式上众体兼备,通过限韵、限题等方式来提高写作难度。通过这些写作策略,《红楼梦》中的诗歌实现了对日常化的“突围”,具有独立的认识价值与诗学上的范式意义。
- 张豪奇
- 关键词:《红楼梦》日常化写作策略诗学
相关作者
- 张德明

- 作品数:170被引量:72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诗歌 新世纪诗歌 中国新诗 诗歌创作 叙事策略
- 于广杰

- 作品数:74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桐城派 诗意画 词学 学派 校本
- 李瑞卿

- 作品数:1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易道 求真 诗学意义 日常语言 语言观念
- 刘运好

- 作品数:120被引量:176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经学 陆机 考论 魏晋 思想论
- 杨四平

- 作品数:99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新诗 中国新诗 现代汉诗 现代中国文学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