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80篇“ 西方科学哲学“的相关文章
- 西方科学哲学
- 夏基松
- 关键词:哲学学派科学哲学
- 俄(苏)与西方科学哲学比较研究的基础和路径
- 2021年
- 西方科学哲学并不是科学哲学唯一的形式,20世纪俄(苏)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发掘、阐释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贡献,并通过比较来彰显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优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西方与俄(苏)两种相对"异质"的科学哲学进行比较,前提是科学的自在本性与科学哲学的超越性和观念性。科学的自在本性保证了科学哲学研究对象的一致性。科学哲学的超越性是可比较的基础,观念性是差异的根源。科学哲学的比较研究通过三种路径进行,发生学路径凸显两者在历史语境、研究导向上的差异与一致,结构学路径显现出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的分歧与共性,过程学路径从历史角度展示他们各自发展道路的个性与趋同。
- 孙玉忠邹恒
- 关键词:科学哲学
- 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
- 2020年
- 科学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关注科学基础,方法和意义。与广义哲学所研究的问题类似,科学哲学要讨论的就是科学的内涵、科学是否准确描述世界以及科学存在的意义。科学哲学体现的是哲学这一学科与科学研究和探索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表现了哲学和科学两种学科之间的联系,其研究历史从古希腊就拉开了序幕,不过科学哲学真正意义上的出现却要晚了千百年,在20世纪的思想运动中才诞生。西方科学哲学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转变,即从实证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变,由科学知识的逻辑模型到科学理论的历史模型的转变。据此,主要介绍了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和流派演变,并据此研究指出了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研究为科学哲学探索出更加光明的道路。
- 刘梦杰
- 关键词:科学哲学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
-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科学哲学在我国传播的阶段性历史考察
- 2017年
- 西方科学哲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传播,在西方哲学东渐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期间,"自然辩证法"进路下的译介与研究对于我国科学哲学的传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1956—1966时间段将其视为"自然科学哲学"来研究,以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为我国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文革"期间是西方科学哲学在我国传播的一个缓慢与停滞阶段,相关研究依旧在"自然辩证法"的旗号下进行,其研究价值取向也主要是对西方科学哲学进行"批判",表现出较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研究的学术独立性较弱。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西方科学哲学家及其相关著作被译介,几乎涵盖到西方绝大部分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哲学流派。这些翻译和介绍浓缩了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精华,为较长时间封闭的国内科学哲学界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 易显飞
- 关键词:西方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西学东渐
- 科学进步问题研究的逻辑路径与历史路径——俄(苏)与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比较
- 2017年
- 在科学进步问题的研究中,俄(苏)与西方在历史与逻辑两个路径上展开。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主要是逻辑路径,经历了逻辑经验主义无历史存在的逻辑分析,批判理性主义远离历史的逻辑分析到社会历史学派以重建科学史为目的的逻辑分析三个时期。俄(苏)科学哲学的研究采取了历史的路径,其研究的特点是:以综合的社会历史分析为背景,以完整的历史分析为前提,以历史基础上的逻辑分析为目标。60年代,库恩等人尝试寻求逻辑之外的发展,向历史路径靠拢;80年代,俄(苏)学者注意到逻辑分析的长处。俄(苏)与西方的研究互补明显,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研究的统一。
- 孙玉忠
-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科学哲学的中国化:历程、问题与启示被引量:4
- 2016年
- 西方科学哲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传播,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上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基本把握了西方科学哲学的基础理论与前沿动态之后,国内学者试图注入中国特色的元素,实现西方科学哲学的"中国化",它是抽象真理具体化、情境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然产物。要形成中国特色或中国化的科学哲学,国内科学哲学界有必要加强中国哲学史学研究,从中获取思想资源;科学哲学研究主体的科学素养及对中国科学发展的了解需进一步提高;应形成既和西方科学哲学研究具有内在一致性又不同于西方的具有"特殊性"的科学哲学研究方式;摒弃对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简单的"路径依赖"与"等距离追赶",重视哲学研究中比较方法的运用。从研究主体而言,应尽早培育出一批拥有理论自信、具备足够自然科学知识积淀,且长于内在性哲学分析而又敢于"独立门户"的科学哲学研究群体。
- 易显飞
- 关键词:西方科学哲学西学东渐
-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前沿研究——《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中文版序被引量:1
- 2016年
- 一整个20世纪,伴随着一系列科学上的革命性进展,因其而产生的科学哲学也经历着从初期到兴盛再到转型的过程。在刚刚步入21世纪之初,面对科学哲学未来走向的发问,一批科学哲学家以及科学家被召集起来共同完成了这部迄今门类规划最为全面的科学哲学丛书——《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
- 郭贵春殷杰
- 关键词:西方科学哲学版序中文科学哲学家
- 科学知识结构研究的哲学语境与历史语境——俄(苏)与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比较
- 2016年
- 在科学知识结构的研究中,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逻辑,二是历史。逻辑经验主义一贯注重对科学知识的结构给予逻辑分析,取得了极为有价值的成果。以库恩为代表的社会历史学派则从历史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库恩提出了范式,拉卡托斯建立了研究纲领,劳丹确立了研究传统。这些核心概念的作用就是前提性知识,劳丹将其称之为"引导假设"。无独有偶。
- 孙玉忠
- 关键词:科学哲学研究哲学语境西方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社会历史学派研究纲领
- 科学知识结构研究的哲学语境与历史语境——俄(苏)与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比较
- 2016年
- 在科学知识结构的研究中,以库恩为代表的社会历史学派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提出了范式等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而不同研究传统下的俄(苏)科学哲学在20世纪60年代也提出了自己的核心概念——科学世界图景。科学世界图景与范式都具有前提性知识的地位。在方法论层面,它们都作为解释科学革命的核心概念。二者的"同中之异"表现在结构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中,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在发生学的层面,在于概念提出的语境根源。科学世界图景与范式展现出的结构学、动力学和解释功能上的差异,揭示出科学知识结构研究的两种不同的语境——哲学与历史。
- 孙玉忠
- 关键词:语境
- 论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转向的深层基础被引量:3
- 2015年
-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学派的形成,西方科学哲学实现了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向,而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社会历史思维"则为这一转向奠定了深层的基础。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社会历史思维"强调将人的行为或科学理论置于具体的时空环境或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分析和理解,不仅消解了逻辑实证主义的"逻辑思维",而且直接促成了西方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诞生。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独特的"社会历史思维",不仅使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成为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转折的重要环节,也奠定了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 闻凤兰
- 关键词:波普尔西方科学哲学逻辑主义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相关作者
- 郑祥福

- 作品数:108被引量:295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科学实在论 大众文化 反实在论 认识论
- 易显飞

- 作品数:173被引量:608H指数:14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技术创新 技术哲学 女性主义 西学东渐 学习共同体
- 孙玉忠

- 作品数:43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科学哲学 科学史 自然辩证法 逻辑经验主义 哲学研究
- 魏屹东

- 作品数:254被引量:73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适应性 人工智能 语境 科学史 语境论
- 朱荣英

- 作品数:241被引量:30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当代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