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3篇“ 褐天牛“的相关文章
- 一种松褐天牛羽化期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褐天牛羽化期监测装置,包括网状支架,所述网状支架内设有诱集木,所述网状支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螺纹口,多个所述螺纹口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多个所述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尖刺,所述网状支架的...
- 田太安侯祥文田宇杨伟
- 松褐天牛飞防作业监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褐天牛飞防作业监理方法,该方案包括飞防设计监理、飞防准备监理、飞防实施监理、飞防效果监理、形成飞防监理报告五个阶段,作业过程中,利用BIGEMAP和今日水印相机快速准确记录飞防监理区域位点数据和图像数据...
- 马磊郑军钱为梅刚梅爱华王秋月郑律波黄佳黄倩方德波周冬生王密丹
- 松褐天牛幼虫二维空间格局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二维空间分布格局,为松褐天牛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生境疫点小班内枯死马尾松树上松褐天牛幼虫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4种聚集度指标法探析了不同胸径、高度树体中和不同海拔、坡向生境中松褐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结果】(1)胸径越大、树体越高,聚集的松褐天牛幼虫虫口数量越多。(2)不同胸径和高度的枯死松树中,松褐天牛均趋向于聚集分布,聚集区域随胸径和树体高度的增加呈上移趋势。(3)5 cm以下伐桩中未见松褐天牛幼虫虫体。(4)不同海拔高度枯死松树树体中松褐天牛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坡向中枯死松树树体中松褐天牛数量呈现变化趋势,南坡>西坡>西南坡>东南坡>东坡>西北坡>东北坡>北坡,不同海拔和坡向中松褐天牛幼虫均呈现聚集分布。【结论】松褐天牛幼虫在枯死松树上的二维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到树体胸径、高度的影响。对于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而言,应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重点关注胸径较大、树体较高以及位于有利坡向的枯死松树,以提高防治效果。
- 胡蔚周志强李密喻锦秀何振邓奕忠刘佳荣
- 关键词:松褐天牛幼虫聚集度指标
- 遂昌县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监测
- 2024年
-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对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可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为加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于2021—2022年在浙江省遂昌县开展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9月遂昌县松褐天牛危害较为严重,10月以后松褐天牛危害程度下降,因此4—9月是松褐天牛重点防控期;妙高街道妙高山公园、王村口镇雨山头村等地松褐天牛数量较多,应设为重点防治区域。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松褐天牛防治策略。
- 巫建军罗艳朱明坤叶文晶陈旭华张旭君李永先
- 关键词:松褐天牛成虫动态监测
- 一种松褐天牛肠道固氮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 本发明属于病虫害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松褐天牛肠道固氮菌的分离、鉴定方法。本发明公开了如下步骤:步骤1)收集虫体原料、步骤2)取虫体肠道、步骤3)制备松褐天牛肠液、步骤4)肠道固氮菌分离与纯化、步骤5)菌种生理生化测试、...
- 金明霞邹兵涂业苟陶晨辰万静严员英刘晓华王洋王文辉
- 松褐天牛中脊茧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松褐天牛中脊茧蜂Cyanopterus ninghais作为一种未被开发利用的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中老龄幼虫寄生蜂,为有效挖掘该寄生蜂的生防潜能,更好地开发利用于松褐天牛生物防治,开展了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成蜂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通过室内传代饲养,观察和记录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成蜂的羽化节律、交配行为和寄生过程,根据雌蜂在不同交配状态下的寄生率、所产子代数量及性比,判断雌蜂交配与否对寄生的影响以及该寄生蜂的生殖方式,通过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试验测定该寄生蜂雌成蜂对不同龄期寄主松褐天牛幼虫和蛹的寄生选择,此外,还测定了不同营养条件(无喂食、喂食纯水和喂食20%蜂蜜水)下的成蜂寿命。【结果】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成蜂集中在上午6:00-12:00羽化,羽化成蜂数占总羽化成蜂数的61%。交配过程分为求偶、交配前期、交尾与交配后期4个阶段,交配高峰期为17:00-21:00,雌成蜂一生只交配1次,雄成蜂可多次交配并存在交配竞争现象。寄生过程可划分为寄主搜寻、寄主检查、产卵与结束后梳理4个步骤。雌蜂未交配所产子代均为雄性,交配后所产子代雌雄性比近1∶1。松褐天牛中脊茧蜂可寄生松褐天牛2-5龄幼虫,对松褐天牛3龄幼虫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补充营养可显著延长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成蜂寿命,雌雄成蜂均在20%蜂蜜水条件下存活时间最长,分别为(35.50±3.31)和(20.80±2.00)d。【结论】松褐天牛中脊茧蜂属抑性外寄生蜂,营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成蜂羽化与交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偏好寄生3龄松褐天牛幼虫,提供蜂蜜水可显著延长成蜂寿命。本研究结果表明该蜂有望进一步开发应用于松褐天牛生物防治。
- 王少博韩孟娇魏可王小艺杨忠岐
- 关键词:松褐天牛寄生交配
- 不同杀虫剂对松树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
- 2024年
- 为探索松褐天牛有效防治药剂,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5个杀虫剂处理,分别为3%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40%噻虫嗪悬浮剂、6%联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25%氟氰·噻虫胺微囊悬浮剂、15%吡虫啉微囊悬浮剂,研究了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对松褐天牛均有防治效果,但不同药剂间防效存在差异,其中以25%氟氰·噻虫胺微囊悬浮剂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最高,可在林业防治中推广应用。
- 马甫林
- 关键词:松褐天牛杀虫剂
- 松褐天牛肿腿蜂对东亚伪花天牛的寄生性
- 2024年
- 为明确松褐天牛肿腿蜂Sclerodermus alternatusi对东亚伪花天牛Anastrangalia dissimilis的寄生性,以东亚伪花天牛老熟幼虫和蛹为替代寄主,在人工气候箱内研究松褐天牛肿腿蜂能否成功寄生,及寄生后其子代的发育情况等。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肿腿蜂可寄生东亚伪花天牛老熟幼虫和蛹,且其对2种虫态的寄生率和子代羽化率差异显著;雌蜂产卵前期分别为6.15 d和6.29 d,子代卵期分别为3.71 d和3.90 d,幼虫期分别为7.13 d和7.22 d,蛹期分别为17.92 d和17.78 d,卵―蛹历期分别为28.76 d和29.00 d,均无显著差异;子代雌蜂数量分别为32.00头/管和19.28头/管,子代蜂总数分别为33.68头/管和20.56头/管,差异均显著;子代雄蜂数量分别为1.68头/管和1.28头/管,差异不显著;子代雄性比分别为5.08%和6.28%,差异显著。利用东亚伪花天牛老熟幼虫繁育松褐天牛肿腿蜂,其子代羽化率更高,获得的子代雌蜂数量和子代蜂总数量更多,老熟幼虫的繁蜂效果优于蛹。该结果可为松褐天牛肿腿蜂的人工繁育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 佘蕾王丽娜唐艳龙康奎王小艺魏可
- 关键词:替代寄主发育历期
- 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松褐天牛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采用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诱捕器监测松褐天牛数量,防治区松褐天牛数量平均下降56.1%;对比松树病死数量,防治区病死松树数量平均下降42.2%;设置标准株调查天牛蛀孔数量,防治区天牛蛀孔数量下降了34.6%,通过防治效果评价为松褐天牛的防治提供参考。
- 庾国平
- 关键词: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病
-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松褐天牛监测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松褐天牛监测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多个第一图像;采用YOLO‑v8目标检测算法,对每个第一图像中的松褐天牛进行第一次识别,并对第一次识别结果采用检测框标记;将检测框中的第二图...
- 韩哲哲姜浩然钱泽文贺诗羽包永强
相关作者
- 杨忠岐

- 作品数:289被引量:1,877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生物防治 花绒寄甲 松褐天牛 膜翅目 栗山天牛
- 王小艺

- 作品数:184被引量:1,127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生物防治 白蜡窄吉丁 花绒寄甲 松褐天牛 栗山天牛
- 涂业苟

- 作品数:94被引量:282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松褐天牛 油茶 自然保护区 生物学特性 天牛
- 王健

- 作品数:95被引量:258H指数:9
- 供职机构: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松褐天牛 花绒寄甲 云斑天牛 核桃 松材线虫病
- 陈元生

- 作品数:124被引量:59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松褐天牛 花绒寄甲 桉树枝瘿姬小蜂 松材线虫 棉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