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7篇“ 补液治疗“的相关文章
- 甲氧氯普胺联合静脉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价值分析
- 2024年
- 分析甲氧氯普胺联合静脉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整合2022.01~2023.12本院接收的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回顾性分析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从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本研究设有两组,分别是对照组(n=31,静脉补液治疗)与观察组(n=31,甲氧氯普胺联合静脉补液治疗),采取的分组方法为信封法。在应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两组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将组间观察指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作为临床疗效及临床价值的评估、评价依据,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剧吐缓解时间及发作频次更短、更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尿酮体、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钾及血钠更高(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静脉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工作中,同时予以患者甲氧氯普胺,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对促进症状体征改善的有益影响更大,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靳紫薇
- 关键词:甲氧氯普胺静脉补液妊娠剧吐
- 盐酸甲氧氯普胺联合静脉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盐酸甲氧氯普胺联合静脉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妊娠剧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联合静脉补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VS 10.00%)对比差异不大(x 2=1.383,P=0.240)。结论:盐酸甲氧氯普胺联合静脉补液治疗有效提高妊娠剧吐治疗效果,迅速缓解孕妇的恶心、呕吐症状,促进孕妇尽快康复,改善预后,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 郭守蜜
- 关键词:盐酸甲氧氯普胺静脉补液妊娠剧吐预后
- 胰岛素泵、静脉滴注胰岛素分别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静脉滴注胰岛素分别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研究组予以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联合静脉补液治疗。比较2组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浆pH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浆pH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SOD、GSH-PX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TNF-α、CRP、IL-6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vs. 65.00%, P<0.05)。结论 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相比,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更显著,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血糖、pH值,缩短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并减轻炎症反应。
- 熊晓静张峰杨盼盼王英
- 关键词:胰岛素胰岛素泵静脉滴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静脉补液治疗
- 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治疗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补液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命体征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实验组在被动抬腿试验(PLR)前后使用USCOM进行监测。以△每搏输出量(△SV)≥10%定义为有液体反应性,若△SV≥10%时,需要继续补液治疗,若△SV<10%,则根据实际临床需要尽可能控制补液量或减慢补液速度。比较实验组入院时及补液治疗结束时USCOM的相关参数;比较2组入院24、48、72 h后的液体净入量和血糖;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尿酮体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补液治疗后,SV与心输出量(CO)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患者入院48、72 h后的液体净入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总例数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实验组患者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USCOM可有效指导DKA患者的补液治疗,并实现优化液体管理,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 李豪杰徐炳超陈梦洁韩少琪韩转转陈意飞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液体管理
- 3种常用晶体液用于围术期补液治疗临床综合评价
- 2023年
- 目的为临床围术期晶体液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参照《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等相关指南,围绕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维度,采用德尔菲法,以问卷调查形式邀请医院13位专家构建完整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查阅相关药品说明书、国内外文献及相关官方网站,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成本-效果分析等方法,多维度收集、整合及分析评价证据,由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3份,回收12份,均有效(有效回收率为92.31%)。评价体系最终纳入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8个,评分细则65条。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72.69分)、醋酸钠林格注射液(72.53分)、乳酸钠林格注射液(71.22分)。结论3种晶体液用于围术期补液临床效果相当。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成分齐全,安全性、有效性均较好,价格适中;醋酸钠林格注射液适宜人群广、安全性好,但价格高,并已退出医保;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适用范围窄,安全性、有效性均较低。
- 林航羽徐玥陈奕杰王丽刘梅青李维镇梁月琴
- 关键词: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晶体液围术期补液治疗
- 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超声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
- 李豪杰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
- 大面积烧伤病人补液治疗中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的作用
- 2023年
- 分析脉搏轮廓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补液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2020-0至2022-12本院诊治的7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方法,观察组利用PiCCO监测补液,比较两组整体效果。结果 ①伤后8、16、24、32、40、48、56h,两组心率对比无意义(P>0.05);伤后64、72h,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伤后各时间段,两组液体正平衡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③观察组伤后24、48、72h补液总量较高(P<0.05);④伤后24、48、72、96h,两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PiCCO监测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补液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孙栋程晓萌郝慧江史艳惠焦建强
- 关键词:补液治疗大面积烧伤
- 急诊床旁超声在感染性休克合并高脑钠肽患者补液治疗中评估及价值分析
- 2023年
- 分析急诊床旁超声在感染性休克合并高脑钠肽患者补液治疗中评估及价值。方法 将2019年1月-2022年8月的40例患者作为对象,将治疗前、治疗后形成的资料信息作为两个小组的对比资料,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的高脑钠肽水平、心功能指标和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的高脑钠肽要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除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外,剩余指标均明显降低;临床观察指标中,观察组的乳酸和心肌钙蛋白I指标明显降低,氧合指数明显升高。所有对比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急诊床旁超声,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准确评估病情,持续关注病情变化,为补液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姜闯邹王军
- 关键词:急诊床旁超声感染性休克补液治疗
- 补液治疗对妊娠晚期羊水减少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补液治疗对妊娠晚期羊水减少孕妇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妊娠晚期羊水减少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补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FI、羊水最大深度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孕妇AFI、羊水最大深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5天后,两组孕妇AFI、羊水最大深度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孕妇AFI、羊水最大深度均高于或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剖宫产率、经阴道产率、畸形发生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液治疗可显著提高妊娠晚期羊水减少孕妇AFI、羊水最大深度,改善母婴结局,临床疗效好,可进行推广应用。
- 段宁顾秀兰李美姣
- 关键词:补液妊娠晚期羊水减少
- 黄芪代茶饮配合补液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评价羊水过少以黄芪代茶饮配合补液方式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的74例羊水过少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7例。常规组实施补液输注,观察组采用黄芪代茶饮配合补液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占比较高(P<0.05),母婴不良妊娠结局,观察组良好(P<0.05),羊水过少相关指标,观察组有极大限度改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P<0.05)。结论:治疗羊水过少,黄芪代茶饮配合补液,治疗后羊水量能够明显升高,且治疗具备较高安全性。
- 郄文洁
- 关键词:补液羊水过少
相关作者
- 何志捷

- 作品数:116被引量:58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脓毒症 乌司他丁 脓毒症大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休克大鼠
- 周明根

- 作品数:26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适应性支持通气 机械通气 心肺复苏 补液治疗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
- 杨宗城

- 作品数:552被引量:1,989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烟雾吸入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内皮细胞
- 邹子俊

- 作品数:41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脓毒症 脓毒症大鼠 急性肺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 E-选择素
- 楚敏

- 作品数:2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胃肠道补液 高渗昏迷 静脉补液治疗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